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提升路径

2021-01-02沈奕伶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院校时代

沈奕伶

(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职院校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支持,提升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已经成为其开展意识形态教育工作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时代提升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感的必要性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模式,而且对其思想态度和价值取向产生了较大影响。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势在必行。

(一)培育高职学生正确“三观”的基本前提

面对新媒体时代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和社会现象,高职学生唯有在正确认识党和国家的性质、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才能在新媒体的时代洪流中把握正确的方向和立场,不被不良思想行为所诱惑误导。而提升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有利于高职学生坚定地拥护党的领导,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

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始终是中国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之所在。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与国家利益和国际政治深度融合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各国“软实力”较量的主战场,特别是通过网络空间争夺青年、赢得青年已经成为各国网络安全的核心内容[1]。在我国,包括高职学生在内的青年是新媒体最大的用户群体。青年学生作为新媒体的深度使用者,提升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是我们化解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关键,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举措。

二、新媒体对高职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双重影响

新媒体对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它为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教育资源、教育方式、场域空间等方面的机遇;另一方面,又因碎片化信息、多元化思潮、个性化舆论而使其面临较大的风险挑战。

(一)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正向影响

第一,丰富了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资源。新媒体时代,知识来源渠道愈加多元化,为高职院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学习强国APP 开设了“学习新思想”“习近平文汇”等多个板块,打造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资源库。高职院校通过借助优秀的新媒体平台,充分挖掘其中关于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经典案例,能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真谛。

第二,改进了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教育方式。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单向度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方式,师生之间形成双向度的教育模式。在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过程中,高职院校师生可以通过微信、QQ 等新媒体平台随时保持良好的沟通。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内心困惑,教师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使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更具针对性。

第三,拓展了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场域空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20年4 月28 日发布的第45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 年3 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8.97 亿。”这意味着新媒体打破了空间限制,高职院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场域空间由课堂延伸至虚拟世界。目前,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抖音账号,打造校园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网络阵地,以此加强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二)新媒体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负向影响

第一,碎片化信息削弱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知认同。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创造者。新媒体虽然打破了传统的由少数人或者机构垄断信息的局面,但同时也导致信息碎片化。面对碎片化信息,不少高职学生逐渐养成了泛阅读的习惯。这种阅读方式虽然能让高职学生了解即时性信息,但无法让其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不能满足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对学生系统理论认知的要求,削弱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第二,多元化思潮削弱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新媒体的开放性、兼容性带来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各式各样的信息进入高职学生的视野中,其中不乏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利用新媒体进行有意识的包装,散布不实言论,企图破坏主流意识形态。而信息辨识能力相对欠缺的高职学生易受这些迷惑性错误思潮的影响,从而模糊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认同。

第三,个性化舆论削弱了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权威认同。在新媒体平台上,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但个人言论能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往往是一些“大V”。在这些“大V”队伍中,人员组成复杂。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士通过信息加工,发表个性化舆论,用自己的观点影响网友对事件的看法,左右网络舆论导向,导致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权威性受到影响。

三、新媒体时代高职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提升路径

新媒体背景下,提升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强调价值引领,又要注重方法转变和队伍塑造。

(一)价值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高职院校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内容。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在新媒体平台上大肆宣扬的“普世价值”“历史虚无主义”等政治思潮,我们必须坚持价值主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一方面,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宣传力度。新媒体时代,开展意识形态工作必须主动出击,大力建设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平台。例如,新浪微博建立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超话,阅读量高达1.2 亿。这些网络平台结合“00 后”高职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特点,生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变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解,增强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另一方面,坚持同各种错误价值观作斗争。在新媒体平台上,面对良莠不齐的信息,部分高职学生会走入认知误区。对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判断标准,揭露错误思潮的危害本质,让高职学生去感知、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转变方法:创新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方式

新媒体时代,要使主流意识形态在高职院校学生群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同,必须利用新媒体优势,创新网络宣传方式,不断提升宣传实效。

一方面,实现宣传方式从单一向多元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随着形势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要推动融合发展,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2]目前,高职学生以“00 后”为主,他们作为网络原住民,对新媒体新技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所以,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的优势,借助数字报刊、H5、VR 等新型媒介载体和技术,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的信息服务,切实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实现宣传话语从学理化向通俗化的转变。新媒体时代,“后浪”“奥力给”等接地气的网络话语已成为“00 后”高职学生网络交往中必不可少的元素。相较于学理化语言,用通俗的网络语言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更能获得“00 后”高职学生的认同。因此,我们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色的网络语系,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学生认同之间架起桥梁。

(三)队伍塑造:打造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队伍

打造一支主流意识形态网络宣传队伍是高职院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强化教师媒介素养,提高教师意识形态工作能力。作为高职院校开展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教师的意识形态工作能力直接关系到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所以,高职教师应强化自身的媒介素养,加深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对新媒体技术的掌握程度,不断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新媒体平台中的正确价值导向。另一方面,发挥同辈群体效应,培养青年意见领袖。同辈群体,是指由地位、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大体相同或相近的人组成的关系亲密的非正式群体[3]。由于年龄相仿、经历相似,高职学生更容易接受同辈群体的意见表达。因此,可以充分挖掘高职学生群体中的网络活跃分子,培养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的青年意见领袖。同时,引导其在新媒体平台上发出理智的声音,积极宣传主流意识形态,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

结语

提升高职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直接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们应借助新媒体优势,让高职学生自觉接受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价值观院校时代
我的价值观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