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教育中落实心理育人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思考

2021-01-02邓如涛万冬华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邓如涛 万冬华 周 哲

(永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永州 425100)

2017 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高校要充分发挥心理育人功能,切实构建“心理育人质量提升体系”。根据纲要要求,将心理育人工作有效落实到高校教育中,成为近年来高校教育的新动向。我国高校心理教育工作开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经过30 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然而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相比,我国高校心理育人体系仍然较为滞后,无法有效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健康需求[1]。因此,高校要进一步加强对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视,始终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结合,强化对高校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的规范化发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为满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切实推进心理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一、高校心理育人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信息爆炸和价值观多元化是当今时代的重要特征,繁杂的理论观点和价值观念充斥在网络世界,其中包含大量错误的知识和腐朽的价值观,会对大学生的认知观念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而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他们尚不具备良好的知识评判和选择能力,在面对海量信息资源时,极易被博眼球的内容所吸引,从而被错误的信息所引导,导致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高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开展心理育人工作,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有利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

(二)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

正确的认知观念是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础,它能让学生客观地看待周围事物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当学生具备正确的认知观念后,情感培养则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情感有着积极和消极之分,满足人的主观需要的事物往往能让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高校通过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有利于学生把消极的体验转化为积极的体验,促使学生摆脱消极情感的束缚,从而形成更多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开展心理育人工作,有利于促进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要素,一个具有坚强意志的人,其精神力量是强大的。当代大学生身上肩负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使命,完成这一重要使命需要他们具备坚强的意志品质。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5后或者00后,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受到父母无微不至的爱护,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格外重要。

(四)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大学生正处在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阶段,如果缺乏正确的引导,他们可能会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而产生扭曲的人格,从而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这对其健康成长极为不利。高校通过心理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为他们以后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高校教育中有效落实心理育人工作的策略

(一)构建全面立体的心理安全防护网,强化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干预

1.健全相关制度,完善心理危机预警干预体系

高校可以构建集学校、学院、班级、宿舍、个人及家庭于一体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和规范各级职责,强化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完善应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衔接运行机制,努力做到危机尽早发现、及时干预与有效控制,并注重心理危机预防;加强对重点学生群体的关注,针对经济困难、学业警示、就业困难、考研失利的学生,把解决其思想问题、心理问题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切实做好教育引导、心理疏导与人文关怀工作;建立全员参与、高效协作的心理育人工作格局和系统科学的工作体系,增强预防干预的实效性,促进高校心理育人工作有序、有效运行与开展[2]。

2.医校合作共建,畅通心理问题学生医校转介通道

高校可以联合医院、专业精神卫生机构共同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快速干预机制,进一步完善心理危机学生转介诊疗机制;同时,聘请专业医师作为高校心理工作督导顾问,努力为大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共建医校结合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构建多元心理教育教学体系,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1.学科建设与课程创新并重,构建新型教学体系

高校要牢牢把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学生价值引领中的地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优化课程设置,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形成核心课、公修课与选修课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全面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并将其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模块,不断深化课程体系研究,逐步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全面覆盖的心理教育课程体系。

2.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全面普及心理知识教育

高校要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形式,构建“理论+体验+实践”的多元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质量标准、课程教学管理规定,编写专门教材,制作公共课件,完善题库,倡导集体备课、听课与评课制度;在体验教学中,通过翻转课堂、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心理测验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在实践教学中,通过体验活动、行为训练、心理情景剧等互动形式,健全特色心理实践活动体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

(三)增强吸引力和号召力,创新开展心理育人宣传活动

1.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遵循“人在环境”的方法论理念,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积极开展心理知识宣传活动,举办大学生心理科普知识竞赛、心理微电影展览、心理情景剧大赛、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学生心理帮扶团队活动展览等实践活动,实现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创新心理育人形式,积极开发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新阵地,依托网络和新媒体资源,打造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新平台,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2.育人育心,打造特色心理助人平台

高校应树立“助人自助,心有所属”的心理育人理念,打造特色心理助人平台,提升学生心理素养。第一,打造骨干培育平台,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朋辈助人力量,大力培训心理骨干和优秀班级心理委员,在各班级和宿舍设立心理委员和心理联络员,增强学生自助与互助的能力;第二,打造项目实践平台,开展各种主题的心理健康主题周/月活动;第三,打造能力展示平台,高校可以开展心理漫画、心理小故事、心理散文、心理剧等能力提升活动,实现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化,培养大学生心理助人智慧;第四,打造知识共享平台,通过编写《班级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学生成长指导案例手册》等,满足学生对心理知识的探索需求,帮学生打通专业疏解通道。

(四)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提升咨询服务实效

1.构建专业服务体系,夯实心理咨询服务效果

高校要优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以六大功能室(咨询室、团辅室、沙盘室、宣泄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咨询室)为依托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完善工作流程、标准与规定。在工作方法上,开拓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微信公众号留言以及危机干预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心理咨询模式;在预约途径上,学生可通过“大学生网络心理咨询预约管理系统”、现场预约、热线电话和班级心理委员转介等多种途径预约咨询;在咨询技术上,心理健康中心教师可以运用访谈咨询法、箱庭疗法以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多种方法,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精准的心理咨询方案[3]。

2.精益求精,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为了完善心理育人工作保障,推动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文明校园创建重点工作,每年划拨专项工作经费,不断加强软硬件建设,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和技术手段[4]。

猜你喜欢

育人心理健康心理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小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