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研究

2021-01-02邱俊娥

科学咨询 2021年13期
关键词:德育教材语文

邱俊娥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江埔街联星小学 广东广州 510925)

“十年育树,百年育人”,德育是一个长久的历程。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肩负起更大的对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责任。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立足课本教材,以需定学,深挖其中德育点;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因势利导,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要重视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深化学生的德育行为,以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性

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与体育、美育、智育相互渗透,相互联系,是帮助学生健康积极成长的必要途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着重指出:培养学生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当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学工作中[1]。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育的必要要求,是不容忽视的。另外,小学这一阶段正是学生树立自身思想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行为,这对学生将来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

二、教学对策

(一)深挖教材,激发学生的德育意识

小学语文教材是编纂者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成长需要呕心沥血进行编辑的,其中不乏德育的内容。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有意识地深挖教材中的德育渗透点,并点明其中所蕴含的德育道理,要做到德育与教学完美融合,以极大地发挥教育的价值。例如,三年级语文下册《守株待兔》这篇寓言故事体现了做事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只有努力才是获得成功的途径。《燕子》这篇短文体现了我们要爱护动物,爱护大自然的观念。四年级语文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文章体现了热爱大自然,细心观察自然事物的观念等。总之,语文教材就是施行德育的良好载体,老师要细心研究课本内容,要发挥教材的价值性和导向性,以便使学生们做到“德智齐飞”。

(二)因势利导,加深学生的德育理解

人都是以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老师就要懂得因势利导,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以情引人,以情动人,以情感人,引导学生不断思考,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触[2]。例如,学习五年级语文上册《将相和》这篇文章时,老师可以先参考教学大纲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问题,采用“问题情境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如:《将相和》讲的是哪两个人的故事?你觉得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说说这两个人的性格特点。说说你更喜欢这两者中的哪个人并说明原因。推己及人,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道理?然后,老师可以给学生20分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阅读和思考。时间一到,老师再随机抽取几名同学回答上述问题,其余同学和老师要在一旁做补充和纠正。然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授课和讲解。最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并从中选出几篇感情真挚、观点深刻、字迹清楚的文章张贴在班级的光荣榜上,供其他学生参考和借鉴。通过这样的方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还能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对文章进行探索,加深学生对其中的德育的理解,一举多得。

(三)潜移默化,深化学生的德育思想

德育讲究“润物细无声”,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榜样的作用,要发挥“榜样”的积极性。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要以身作则,要“严于律己”,要用自身的行为来不断地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另外,学生之间的相处时间最长,正所谓“近朱者赤”,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的日常语文课堂表现情况、德行情况、纪律遵守情况等,选出“语文标兵”,以便引导和影响其他同学不断进步,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新课改的落实,对小学语文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要积极接受教育改革,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德育教导,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教材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