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中多元性评价的实施策略分析
2021-01-02刘必海
刘必海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射阳 224300)
中职院校是在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的新时代背景之下演化而来的教育单位,其承担着复兴中华民族、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伟大使命,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强调技术、学识、道德等素质的多策并举,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在全新的教学要求下,以单元化为主要核心的评价机制已经无法为学生的成长提供服务,强调教学评价活动的多元化特点,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同配合,才能使中职院校的相关教学取得新的进展。
一、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教育特点分析
(一)教学目标复杂,呈现多元化
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 对语文教学的未来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划,其强调,中职语文教学必须保留语文教育的基本特点,结合课内、课外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从而逐步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良好素质,使其形成自觉、灵活运用语文知识的良好习惯,为素质的提升、职业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从这一要求中不难发现,中职语文教学保留着工具性、文化性的基本特点,但其正在与学生的未来成长、职业生涯建立互动,促使学生在人文情感、文化意识等角度接受语文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其需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完成基础积累、文化鉴赏、自主学习、创作作品等任务,学习目标较为复杂,涵盖学生中职学习生涯的各个过程。在这种以“学”“用”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下,中职语文教学的多元性特点正在逐步表现出来。
(二)切合学生发展,强调实用性
工业化、现代化生产环境的大力建设进一步打开了人才缺口,仅具备劳动素质或文化素质的相关人才在市场竞争活动中正在逐步失去优势,强调人才的综合性发展,在根源上提高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与外在能力,才能使其在未来的从业竞争活动中占得一席之地。纵观当前部分单位的用人需求,其对于道德素质的要求远高于对于能力的要求:吃苦耐劳、细致耐心、语言交际能力出色、具备基本的书面表达能力。这一系列用人要求的提出使得学生面临着新的挑战。但这些挑战其实与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不谋而合:在教学活动中,相关课程便是围绕学生的语言素质、书面表达能力、交际能力展开的。随着个体的不断成长与发展,其越来越意识到“语文”在自身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语文就是教育的根基,更是学习的基础。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性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一)更好地适应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要求
新课改的浪潮覆盖了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的各个教育指导层次,教育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改革浪潮此起彼伏。面对全新的教育教学指导要求,以开发能力、积累经验、提高主观能动性为核心的教育评价模式正在稳定落地。传统的教育评价指导机制注重对学生某一素质的锻炼,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其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教师只能关注到学生某一素质、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趋势缺乏认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记忆能力等外在素质虽然得到了提升,但语文修养与文化品位依旧在原地踏步。在这种落后的教学指导模式下,学生将语文教学活动视为“拿高分”的手段,并不注重教育改革对于语文教学活动未来发展的价值。
建立多元性评价机制,能够从源头上解决评价不合理、课程无法发挥教育功能的负面问题。一方面,中职学校的升学考试活动基本不受高考的制约,改革的阻力较小,当多元性评价理念落实到教学环境当中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够较快接受多元性评价,从而建立科学的、正面的评价指导制度。另一方面,多元性教学评价满足了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其评价重点不再局限于“教学课堂”,而是在学生的语文素质、文化修养等角度同步发挥作用。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职业教育活动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的评价,并明确指出了职业教育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建立多元性评价机制,相当于为已经出现的“教育漏洞”找到了填补的材料,能够逐步满足教学要求。
(二)更好地满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
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中职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其不仅发挥着帮助学生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功能,更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与职业技能相配合的语文素质。故此,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工具性特点正在逐步表现出来,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缺弊问题正在被逐渐修正。传统的中职语文教育停留在基础教育的层次上,强调学生“识文断字”的基础技能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其虽然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提出了要求,但教学评价依旧以提高文化积累水平为核心,学生很难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问题,语文修养与文化素质得不到提升。在多元性评价指导模式下,评价方式、评价内容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教师可以建立师对生的评价指导模式,落实评价指导工作,也可对评价内容、评价要求进行细化,展现多元性评价的指导功能。对于中职语文教学活动来说,多元性评价活动中给出的评价结果能够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到自己的语文技能。对于学生来说,多元性评价为学生创造了认识不足、发展能力的新机会。
三、中职语文教学中实施多元性评价的策略分析
(一)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实施多元性评价
传统的语文教学活动,其教育要求停留在让学生熟读文本、应用语文知识的肤浅层次,并不重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词汇的运用。在这种情况下,只学不用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产生了错误的学习经验,将语文课程定义为“简单阅读”的教学活动,忽略了语文课程的实用性特点。
教师可尝试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实施多元性评价,借助阅读活动的指导开发学生的语文技能,促使学生在学、用之间建立“连接线”,实现两种技能的自然过渡。为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可对学生实施多元性评价制度,从基础技能、个人情感、课外阅读等角度对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进行分析。在基础技能教学板块,要对语文素质偏低的学生布置阅读、朗读等任务,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文化知识,在该类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的断句、情感进行集中指导,确保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保留文本的情感色彩,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热情,为学困生的转化做好准备工作。对于语文素质较为出色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评价标准,要求学生在做好课内阅读工作的同时,将课外阅读文本带入到课堂当中。教师可选择一些具有情感价值、教育价值的文本材料与学生开展互动,根据学生的表现对其进行评价,确保学生的语文技能、学习兴趣得到同步提升。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基础,强调阅读活动的落实,才能使后续的语文教学活动顺利进入课堂,围绕学生的素质落实多元性评价,逐步调动学生的语文素质,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
(二)在写作训练活动中实施多元性评价
写作是学生语文创作欲望与语文素质的综合表现。在教学指导活动中,围绕学生的写作技能完成教学任务,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与文化修养,使其形成主动学习、长期学习的良好素质,逐步激发学生的语文情感。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创作能力较差,积累水平不高,面对教师所提出的写作任务与练习要求,学生并不能主动给出答复。由此,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进行写作的教学模式更为常见,以读、说为主的语文教学更受重视,写作教学的价值却在逐步降低。
教师可结合中职语文教学活动的有关要求建立多元性评价制度,针对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落实多元性评价。首先,教师设计评价表格,要求学生围绕某一话题书写作文,教师依据表格中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表格中,评价的重点放在错别字问题、基础字词知识应用、好词好句等角度,强调学生对于基础文化知识的应用能力,逐步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在教师所给出的评价中,学生借助教师的评价认识到自身的作文中存在的不足问题,对作文进行修改、补充。其次,对于整体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可以表格为标准,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小组内开展“美文鉴赏”活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互评,结合相关表格按照项目进行加分,让学生记录每次的分数,见证自己与他人的进步。对于学生来说,“你应该怎么写”的指导是极为枯燥的,学生很难形成阅读、写作的良好兴趣,当语文创作活动与学生的主观情感背道而驰,学生很难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借助多元性评价为学生打开新的表达缺口,让学生从自己所能够接受的角度认识自身的不足,规划语文写作技能,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实施多元性评价
口语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学生的语言素质。在中职语文课程中也设计了对应的口语交际教学板块,如自我介绍、实物解说、公众演讲、求职应聘等,借助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开发学生的语言素质,通过模拟现场的相关互动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但由于教学过程与教学成果难以保留,少有教师会对口语交际活动开展评价,评价的虚拟化、单元化问题不容忽视。结合中职学生的整体语言应用素质来看,评价活动中存在的短板问题是导致学生无法更好应用语言技能的主要原因。
在中职语文教学环节,可结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落实多元性的语文教学评价工作,借助评价对学生的用语能力、用语素质进行训练,使其将合理、有礼等基本交往原则带入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为书面创作活动积累经验。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为学生创造相应的语言应用环境,如“询问年龄”,要求学生针对老人、小孩、成年人等群体询问年龄。在沟通的过程中,可从学生的用语、语气对学生落实多元性评价。以与老年人的对话为例:在询问老年人的过程中,学生会用上“老爷爷”“老奶奶”“请问”等谦辞,具备了礼貌意识,但在询问年龄时,直接提问“你几岁了”明显是不礼貌的,应该用“贵庚”。文化积累水平低,对语境理解不全面,是导致学生无法正确表达意见的重要原因。针对学生的用语习惯,可对学生的文化素质与语言积累水平落实评价,帮助其掌握基本的交际技巧。另一方面,可借助角色扮演要求学生开展口语交际互动: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与自己的同学朋友进行语言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共同给出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能够让学生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学生评价学生,则能够为其创造互相学习的对象。依靠评价与积累的互相配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多元性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导入综合实践活动,借由综合实践活动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调动其学习欲望。通过实践与教学的互相搭配,学生得到了学习语文、积累知识的全新机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内容、活动方案较为复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较大的好处。可尝试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多元性评价,以此来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
在综合实践活动环节,可从学生兴趣、教学要求两大角度落实多元性评价制度。一方面,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文化活动、文化素材,在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语文创造力、学习能力进行开发,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在这一环节,书法、朗读、诗词都是可选择的语文互动素材,借助多元化材料实现多元性评价;另一方面,教师围绕某一主题发起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结合实践过程、实践结果落实评价,强调评价方法的多元性。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必须为教学活动提供更多的选择,在教学、互动环节掌握语文知识,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创造力,才能使多元性评价在语文课堂中站稳脚跟。
四、结语
多元性评价可从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等角度落实,在尝试应用多元性评价理念落实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可将阅读、创作等主要学习活动整合起来,针对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板块落实评价,开发技能,提高能力,从而让多元性评价在中职语文教学活动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