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探索与实践
——以东莞开放大学为例

2021-01-02廖继标张佑健狄宏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韶关终身教育东莞

廖继标 张佑健 狄宏林

(东莞开放大学 广东·东莞 52300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2015年,习近平致信祝贺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在青岛开幕,强调因应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努力以信息化为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逐步缩小区域数字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在转型升级打造区域终身学习新型高等学校的过程中,东莞开放大学逐步发现,基层开放大学靠自身的能力无法满足所在区域人民群众对优质终身学习机会的需求,逐步认识到终身学习市际之间存在优质资源不均衡、服务机制不衔接、质量保障不同步等问题,并从2014年开始探索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市际共建,依托开放大学体系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于2016年2月形成《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构建跨区域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实施方案》,探索构建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为全省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创新路径。

1 概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市际。为更加深入了解“市际”概念,首先界定“市”的含义。“市”指的是行政区划单位,分为直辖市和省辖市。根据行政类别,市可以分为四种: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开放大学基层办学机构一般都会设置到地级市、县级市(区),且直接面对区域内市民的终身学习,因此,这里的“市际”概念主要是指地级市(含县级市)之间。

(2)终身学习。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指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人的通行证。”终身学习又特指“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这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也是每个人一生成长的支柱。一般来说,终身学习指的是社会每个成员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包含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个部分,是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

(3)终身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最早由博耶尔提出,起初应用在基础教育方面,指的是所有在基于共同分享学习的兴趣、知识学习历程和理解世界运作方式的基础上,在相互帮助和共同参与中,为实现共同愿景一起学习的组织。近年来,学习共同体引入了“社区”“终身”这些新的元素。针对终身学习共同体,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是,一般认为终身学习共同体应然向度是人的持续发展,实然向度是对终身教育现实困境的回应。

1.2 探索与实践历程

(1)基于QQ直播的在线教育探索。2014年4月,东莞开放大学(时: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着手该项目建设,探讨借助学历教育教学点,构建覆盖全市终身教育网络。

2015年3月,以承接东莞市教师“学历提升”工程为契机,东莞开放大学教学点增加到18个,并逐步向全市覆盖,由此造成了“合作点多、班级多、班级小”的现象,教学组织、学生管理出现困难,基于此,2015年11月,东莞开放大学初步提出“基于开放教育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思路,具体来说,就是“以在线直播教学系统讲授,以面授集中辅导重难点答疑,以微课、微书等学习资源为支撑的翻转课堂碎片化自学”三种教学方式相互融合。2016年9月,东莞开放大学选择行政管理专业为试点,十多位教师先行先试,开展基于QQ群直播的线上教学。这种模式,对学校的硬件要求较低,通过组织学生加入“行政管理本科学习群”“行政管理专科学习群”,利用QQ自带的直播功能,实现在线直播,学生拿起手机、打开PC、端起iPad就可以实现“师生、生生”互动。

2017年3月,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东莞开放大学将这种线上直播教学模式向全校所有教师推广,并于当年9月,实现覆盖90%以上课程。至此,东莞开放大学遍布全市29个镇街40余个合作点实现“一个教学大纲、一个教学团队、一个教学课堂”,初步在东莞市域内构建起终身教育学习体系。

(2)基于“一站式”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2017年9月,考虑到QQ直播仅仅只是在线直播工具,功能无法满足开放大学学习需求,如没有资源库,无法对学生学习行为进行有效管理,不能根据业务发展进行深度定制,东莞开放大学着手与专业公司洽谈,并于2017年10月25日、11月29日校务会议上基本确定技术支持公司。2018年初,东莞、珠海、韶关、汕尾四地开放大学联同技术公司召开需求分析会,结合各自学校教学教务流程和开放教育特点,统一了底层数据标准,初步确定了服务平台框架。

2018年6月,东莞开放大学上线第一代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本校6000名国开生开始通过平台授课,同年12月,东莞开放大学正式启用直播中心。2018年秋季,东莞开放大学与韶关开放大学开始探讨基于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开展“大课堂”教学,平台逐步嵌入“大课堂”功能,并可按照非学历教育需求,进行教学。

(3)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及实践。2016年2月,东莞开放大学正式制定并实施《东莞市广播电视大学构建跨区域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实施方案》,强调要充分运用合作与共享机制,强化在广东开放大学体系内跨区域合作,构建省域内终身学习服务联盟。随后,东莞、珠海、韶关、汕尾等基层开放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早期探索。2017年,依托韶关丰富的终身教育资源,东莞、韶关两地开放大学联合承办了“东莞开放大学第二期社区教育培训班”,多方跨区域合作开始走向实质。

2018年3月,东莞、珠海、韶关、汕尾四地签署合作框架性协议,强调四地在终身教育方面的共享共建。随后,四地在教学教务、平台搭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等方面形成一系列合作。2021年4月,东莞开放大学与韶关开放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书,就两校打造区域终身教育共同体进行深化。

1.3 主要内容与特色

创建由东莞市、珠海市、韶关市、汕尾市等四地开放大学组成的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共同体;建立优质终身学习资源的市际共建共享机制;开发基于“一库两系统”(即:课程资源库,在线直播系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一站式的市际通用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制定开放大学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的市际统一业务规范;实现基于“云上合班”的市际大课堂教学;形成数字化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的市际统一技术标准。

2 通过构建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解决的教学问题

2.1 推行共建共享,解决终身学习优质资源不均衡问题

以专业合作为抓手,组建课程教师团队。推行基于“云上合班”的大课堂教学,实现四地师资队伍专业化发展和跨区域统筹联建。以落实2018年3月四校合作框架性协议为契机,四校于2018年6月签署教学教务合作协议,同年10月,东莞、珠海、韶关三地开放大学签署专业课程联合教学团队协议。截至2021年5月,东莞开放大学基于“云上合班”实施大课堂教学课程数(学历教育)达到30门,课时数355节,珠海、韶关、汕尾、佛山、惠东等市县开放大学也不同程度的实施大课堂教学。

以共享发展为切入点,实现微课制作室、录播室、线性编辑器等设施设备共享,带动四地数字化资源制作水平快速提升。技术设备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但是,各地基层开放大学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建设参差不齐,有些设施比较完善,但是活动场所没有得到充分运用;有些则实训场所、培训场所、活动场所等公共资源场地不足,导致面向居民的培训受限。通过落实共享机制,不仅节约了资金,也促进了设施设备使用效率,提升教师信息化资源建设水平。

以四地协同为契机,形成四地开放大学业务联动发展新局面,打通优质资源向粤东粤西市县开放大学输送新路径;以满足终身学习需求为使命,强化特色终身学习资源整体协调,打造服务四地终身学习共同体。

2.2 统一业务规范,解决终身学习服务机制不衔接问题

四地签署系列合作协议,强化教学管理、教务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教、学、管”制度层面无缝衔接;四地打造“一站式”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强化营造终身学习环境,实现“教、学、管”技术层面无缝衔接和服务智能化、流程化。依托广东学分银行,实现终身学习成果跨区域、跨行业互通互认。

2.3 依托技术平台,解决终身学习质量保障不同步问题

基于共享数据中心,依托大数据、AI等新技术,打造技术平台,全面匹配基层开放大学业务,实现市际间“教、学、管”标准统一;基于大课堂教学,逐步形成“一门课程、一个教学大纲、一个教学团队、一个教学课堂”教学新常态,实现市际集体备课、统一授课、统一服务。打造线上“名师演播室”,通过共建共享提供多样性优质资源,增强四地开放大学终身学习服务弹性供给能力,促进大湾区与粤东粤西联动发展,确保教学质量。

3 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探索的初步成果

3.1 确立“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协同推进”思路

坚持服务广东省学习型社会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依托东莞区位和资源优势、开放大学体系、信息技术、师资队伍优势,确立“共建共享、融合发展、协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实践思路。东莞、珠海、韶关、汕尾四地开放大学依托系列合作共享协议,统筹规划教务管理、平台优化、团队建设、专业发展;建立教务教学定期交流机制,打通师资和资源交流通道,探索专业合作共建机制和课程跨区域整合机制。

3.2 开发市际通用“一站式”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以大数据驱动智慧教育

由东莞开放大学牵头,联合珠海、韶关、汕尾三地开放大学,引进技术公司,开发市际通用基于“一库两系统”(即课程资源库,在线直播系统、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一站式终身学习支持服务平台,实现“教、学、管”三位一体;依托大数据、AI等新技术,实现学习支持服务智能化、个性化。

3.3 推行基于“云上合班”的市际大课堂教学,实现资源统筹联建

以统一的数据标准为基础,以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为支撑,实施多端部署、分布管理,东莞、珠海、韶关、汕尾四地开放大学“云上合班”,实现市际大课堂教学;组建课程合作团队,统一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和教学大纲,实现网上集体备课,提升教学资源质量;聚集业内优秀专家,面向四地学习者打造开放式专题培训、讲座,促进四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在人才培养、学习资源等方面高度融合,营造浓厚开放式终身学习环境。如2019年以来,东莞开放大学通过在线直播系统,聘请业内专家采取“大课堂”方式远程授课,举办了系列专题培训,这些培训,不仅面向学校非学历人士,同时面向东莞、珠海、韶关、汕尾等地近300名标准化本科专业学生开放。

4 加强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的建议

经过5年不断探索证明市际终身学习服务体系构建是成功的,且该模式具有低成本、高收益、易复制等特点,成果应用前景明朗。

4.1 进一步加强体系建设,促进开放大学体系资源共享、共建

市际基层开放大学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建设是压力驱动,主要是为了解决基层开放大学当前面临的迫切问题。如果省级开放大学能够牵头,实施目标驱动战略,带动市县级开放大学“整齐划一”的协作,通过资源共享共建,能够进一步丰富开放大学体系建设基层实践内容。如果能在广东开放大学指导下,就有望在“全省89所市县分校,23所行业企业及学校合作办学的二级学院和分校”建立教学联盟,实现“师资队伍、学习资源、专业建设”等共享、共建,让全省30万开放教育学子受益。

4.2 进一步加强部门整合,实现终身学习实施主体资源共享共建

终身学习不仅包括学历教育,也包括职工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新型农民教育等各类非学历教育。但是,各地终身学习服务机构设置比较复杂,且存在多头管理、多头推进等问题。通过项目推进,打造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构成基本内涵的“人人皆学、时时能学”的一体化学习平台,为老年人、在岗职工、农民以及其他一切学习者提供了便利。

4.3 进一步加强教育融合,打造职业教育—终身教育共同体

截至目前,东莞开放大学在市域内,已经建立了覆盖全市29个镇街的终身学习网络,市际之间终身学习共同以建设也取得较大进展。但是,参与主体主要还是开放大学体系内部。接下来,学校要树立“大教育”理念,探索建立“社区—院校”共同体管理机制,发展融合教育,构建“社区教育—终身教育”共同体,并将社区教育、职工教育等与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相结合,打破各教育类型单打独斗的局面,打造新型的社区职业教育发展模式。

(1)师资队伍共培。基层开放大学师资队伍普遍存在难以适应“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目标定位,且存在地区师资配比不平衡、学科师资配比不平衡的现象。职业院校在师资的专业化培养、系统化教学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拥有一批有思想、有理论的专业教师,能为社区教育提供强大师资力量。但职业教育师资需要借助开放大学高校资源,需要通过开放大学将更多技能实践于社区。终身学习服务体系的完整构建,离不开职业院校的广泛参与。开放大学体系和职业院校通过师资共培、优势互补,共同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提升培训,为区域内的教育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课程资源共建。2016年以来,东莞开放大学着手“以在线直播教学系统讲授,以面授集中辅导重难点答疑,以微课等学习资源为支撑的翻转课堂碎片化自学”三位一体教学模式。但是,仅凭几家基层开放大学,无论是引进、整合还是自制,教学资源都将难以满足学习者终身学习需求,通过体系构造,取长补短,能够“多快好省”解决这一难题。

(3)场馆建设共享。教学场馆、资源建设场馆各地区之间存在不平衡,通过体系建设,能有效避免重复建设,促进场馆使用效率。

猜你喜欢

韶关终身教育东莞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东莞固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终身教育学院(老年大学)
慕课让终身教育变为一种现实
东莞可园琴事
东莞长联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韶关旅游景点的再译
韶关有个青年创业培训班
国外终身教育模式借鉴
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