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路径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021-01-02张海燕白淑玉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31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张海燕 白淑玉

(山东交通学院 山东·济南 250357)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

1.1 主要成就

1.1.1 教育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思想教育被广泛重视。思想引领之中的理论武装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在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先进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理论研究和教学研究,使得教育内涵更加丰富,教育效果更加凸显,教育质量明显提升,全体师生受益匪浅。

1.1.2 教育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近年来,各高校尤其注重思想教育与实践教育、理论引导与社会实践、知识传授与案例教学、文化传承与理论创新、传统教学与网络宣传等手段相结合,充分运用学术研讨、学术报告、专题讲座、座谈讨论等灵活方式,不断开拓师生的思想境界和知识领域。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本着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全面发展、尊重个性的原则,积极拓展第一课堂补充渠道,促使广大师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受到核心价值观的滋养与熏陶,不仅能充分掌握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精髓,而且还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浓厚氛围中得到内化与提升。

1.1.3 队伍建设更加完备专业

目前各高等学校非常重视践行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建设融入过程中的政工队伍建设,均已形成了一支学员结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相对合理的专兼职工作队伍,专职人员更加专家化,兼职人员更加专业化,一大批政治辅导员职业化倾向更加突出。基层党团组织健全规范、人员配备科学合理、工作重心责任明确。在各级组织、专兼职工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引领下,在大学校园已牢固建立起了全员育人的政治格局。

1.1.4 价值取向更加准确

随着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虽伴随着时代变迁出现了千差万别,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历史使命始终召唤者高校的责任与担当。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已蔚然成风,影响和激励着每位莘莘学子,家国情怀、民族精神、社会责任、时代担当已深植于广大师生心间,实现个人价值与体现社会价值融为一体,已成为师生的思想共识和目标追求。

1.2 尚存主要问题

1.2.1 教育过程存在漏洞

首先,在融入过程中,学生工作队伍成为了实现融入过程的主体,任课教师注重课堂教学,缺失了实践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和引导,致使融入工作的组织实施随意性强、时效性差,难以实现学生在理论联系实际中得到提高与升华。

其次,第一课堂教学的单一、第二课堂活动的随机性致使融入环节衔接不够,学生难以从中受到潜移默化影响。导致校园文化建设长期处于高重复、高频率,低层次、低水准,难以引领师生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与固化性。

再次,大学文化的真正内涵和精神实质尚未被全面、准确理解,大学精神的思想理念、知行合一、价值推动、创新驱动等作用还未被得到有效发挥,难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动中得到感染和熏陶。

1.2.2 价值取向尚有偏差

受经济多元化及逐利思想驱使,师生思想更易被负面信息及物质条件所俘获,过度强调个性自由而忽略了公共道德和社会责任,致使主体意识增强,集体意识、团队意识淡薄,致使大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动摇,师生对社会价值观的认同感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1.2.3 行为表象有偏颇

首先,形式主义色彩尚存。融入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蹴而就。然而现实中极易常常被表面的一些口号或几条横幅匆匆了事,并没有根据其内在要求加以关注并付诸实践予以建设和发展,导致文化建设表象化、价值观培育抽象化。

其次,缺乏对外交流。融入过程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尚局限于校内部分学生、政工干部以及少数专业教师,较少关注社会、企业、行业动态,与现实脱节,有自娱自乐之嫌。

再次,脱离专业实际。校园文化活动大都集中在文体娱乐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讲座报告、学生科技活动等,与专业知识关联度小,导致学生被动参与,即使学生参与学术科技活动,但由于专业教师参与不够主动和积极,易致活动过程简易化、低层次化,创新驱动意识不够强。

1.2.4 网络冲击影响大

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快和互联网接入的便利,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负面影响,许多不健康、不优雅的文化充斥校园,使得融入建设的内容、载体受到冲击,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人际交往和社会沟通,色情、暴力、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着大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养成。少数教师的不当言行直接对学生价值观养成造成负面影响。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2.1 融入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2.1.1 须在基础建设上做文章

恬静雅致的校园环境能够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思想、愉悦人的身心,激发人奋发上进、创新探索,创造未来的活力[6],有助于促进师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熏陶。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给标志性建筑赋予丰富文化内涵,凸显共同理想、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社会担当等教育内容[2],在醒目位置标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告知学生权利与义务、提醒学生应遵循的行为准则、鼓励学生奋发有为、激励学生立志成才,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知、感受、感思、感想。

2.1.2 须在景观设置上做文章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使得校园的山、水、园、林、路、场等景观设置达到使用、审美和教育功能的完美统一,通过营造典雅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并将核心价值观理念融入其中,定能促使师生潜移默化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以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鼓舞心智,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良好基础。

2.1.3 须在设施配置上做文章

独具匠心的楼馆建筑、温馨舒适的魅力校园、愉悦身心的和谐氛围、团结进取的校风学风,是莘莘学子人人向往的殿堂。外在美只是表象、内置美却能相辅相成,完备齐全、典雅别致的物质条件,定能为教师工作营造愉悦氛围,为学生学习生活引发兴致与激情,助推学生健康心灵、健全人格、文明习惯养成与塑造,利于学生价值观养成与固化,也是实现融入的重要途径。

2.2 融入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2.2.1 坚持思想引领

校园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之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师生共同的价值标准和自觉追求,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3]。

2.2.2 坚持文化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5]。高校不仅是知识传播的场所,更是弘扬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把校园文化建设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改革创新联系起来,通过持续不断的更新和充实校园文化内涵,才能在融入中实现相得益彰。

2.2.3 坚持教育引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须将其充实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确保核心价值观进课堂、进头脑、入行动。不断优化校园人文环境,广泛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更好的丰富学生精神文化生活、陶冶学生思想道德情操、培育学生核心价值养成,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4 坚持网络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新时期要充分运用新型传播手段创新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掌握网络舆论主动权。

2.3 融入校园制度文化建设

2.3.1 做好顶层设计

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本着发挥制度文化育人功能,保证校内各种关系协调、稳定,确保学校良性运行,切实提高学校组织系统的活力与适应力。这就要求高校务必制定好师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诸如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学生行为准则、校风校纪等,以实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步调一致,如此一来既能严格约束又可宽松自由,让师生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取得大同。

2.3.2 坚持以人为本

制度文化建设应将尊重人、鼓舞人、发展人置于设计首位,处理好师生之间、群体内部、不同群体的利益关系,在满足师生物质文化需求的前提下,通过发挥制度文化的保障功能,缩小分歧、扩大共识,促使师生在精神文化方面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和感受,有助于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2.3.3 坚持疏堵并举

大学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具有较强的强制性、约束性和激励性,基于行业规范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文化的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认同性体现在主体与客体之间,应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制度文化建设,自觉做到在体系上相互衔接、标准上相互对接、内容上相互贯通、导向上相互一致、功能上相互补充,保证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进程中统一思想、约束言行,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

2.3.4 坚持动静结合

制度文化并非以逸待劳,制度创新是制度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历史传承无可厚非,倘若继续沿袭已僵硬、固化且与形势发展不适应的规章制度,沉迷于过去和经验,势必会阻碍校园文化建设大计,一旦失去了保障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照猫画虎。

2.4 融入校园组织文化建设

对高校而言,组织文化主要是指能够体现学校特色的指导思想、管理哲学和办学宗旨,是被全体成员所接受和承认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信念和崇高理想等,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4.1 融入领导理念

一所成功的大学无不与一个优秀的大学领导集体息息相关。大学领导人的人格力量、人文修养、大师视野及教育家情怀,对全校师生无不起着指挥和引领作用。每位成功的领导者均镌刻着将自己的大学理想付诸实践的光辉历程,谱写着将个人的领导理念深入师生心坎的光荣历史,召唤着后继者开创校园文化建设新局面的激情与斗志。

2.4.2 融入全员理念

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校园文化建设应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来思考问题、应对问题。一方面以诱发师生的主人翁意识为基础,以激发和调动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途径,以提升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为手段,以最大程度的融合全体师生的思想、言行为目标,促使全体师生能够目标清晰、奋发有为。另一方面组织系统的优化与配置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措施,组织协调校内各子系统围绕宏伟目标协同工作、各尽其能,既不可单打一,又不要妄自菲薄、相互干扰,真正发挥各组织系统的育人功能。

2.4.3 融入团体理念

实现“三育人”宗旨,教学、管理与服务密不可分,全员参与尽管重要,然而发挥部分优势的先行、引领作用会事半功倍。围绕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同样需要以正能量的团体为旗帜,只有充分借助其积极向上的正面影响,以此带动全员主动参与进来,方可共同实现组织目标。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大力弘扬。

2.4.4 融入融合理念

组织文化建设成果将直接影响和左右着物质、制度、精神文化建设的成效,组织系统的整合与优化、人财物的科学配置、师生的思想统一、正确的行为规范、目标的确立与达成均须建立在注重基础、突出保障、重在核心的基础之上。只有凝聚全体师生的理想信念、明晰学校的发展方向、明确学校的目标任务、激发师生的工作动力、展现师生的精神力量,只有持续坚持基础、核心、保障三位一体,实现校园文化全方位建设与发展,才能促使全体师生真正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者和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2.4.5 融入创新理念

组织文化建设对历史传承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延续,倘若一味墨守成规,不愿接受新思想、新主张、新观念,势必会致使校园文化建设固化呆板、首尾相割。继承是为了更好的褒扬,发展是为了更好的丰富,创新是为了更好转化,这不仅是拓展校园文化建设内涵的需要,也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精神需求。组织文化创新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智慧和担当,以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的组织文化创新定能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几点建议

3.1 融入建设须在思想上进一步引起足够重视

现阶段,各高校都比较重视核心价值观教育,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的不够充分,尤其在精神文化建设层面稍显不足,在注重中心工作的同时,须应加大思想引领和实践重视力度。

3.2 重视人文素养的培养

每所大学都有它独特的侧重面,尤其是以理工科为特色的综合类大学,家国情怀、人文精神、文化修养对大学生的自我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3.3 注重校风建设优于学风建设

优良的教风、学风与优雅校园文化的建设相辅相成,校风反映了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真谛,校风决定着教风,教风影响着学风,反之亦然。

3.4 重视软文化建设

大学生成长成才固然离不开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基础硬件建设诚然重要,但不可小觑文化软实力的固有作用,如果校园内到处充满着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奋发有为的文化氛围,试想学生受熏陶、得感知、提修养、砾价值怎能不事半功倍。

3.5 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3.5.1 多样性与唯一性

当今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显现,高等学校依不再是一片净土,各种文化思潮冲击充斥着校园,文化的多样性已势不可挡;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唯一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融入中倘若失去这唯一指导思想,校园文化建设恐将会陷入无序混乱状态;反之若没有文化的多样性,校园文化亦会失去应有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有辩证对待,才既不会偏离方向,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3.5.2 传承性与创造性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根本立足点,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的加以对待、有扬弃的加以继承[4],更重要的是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源泉,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3.5.3 民族性与全球化

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将民族文化的思想精华赋予时代的内涵,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相伴相随,让民族文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发扬光大,理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精神基础所在。同时合理吸收外来文化,通过交流与碰撞,给予民族文化营养,给校园文化注入新血液,增添新活力,丰富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也已迫在眉睫。

3.5.4 高雅性与大众化

校园文化的高雅艺术性给人以启迪和享受,不仅影响着师生的思想水准、道德情操,还影响着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健康情趣,对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不容忽视。但作为师生群居的公共场所,文化的普及性最能被师生所认同、最能体现普遍价值观、最能表现共同情感,同样给师生带来精神愉悦。二者各有千秋,相互结合适得其所,互相割裂背道而驰。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师生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麻辣师生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