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重要性研究
2021-01-02耿在英刘谦男
耿在英 刘谦男
(燕京理工学院 河北·廊坊 065201)
职业生涯规划也可以称之为职业生涯设计,是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选择、适应以及职业的发展进行设计与规划。对于大学生来讲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从人一生的发展情况出发的,是与传统的学生教学工作截然不同的。当前我国就业形势日渐严峻,高校毕业生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民办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培养了大批高质量人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是十分必要的。相对公办学校,民办高校对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起步较晚,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重视程度相对低一些,加强对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尤为重要。
1 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职业规划教育意识不强,目标定位不清晰
民办高校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课堂表现发现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程可有可无,职业生涯规划意识较弱,甚至有的学生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就业方向的选择、面试技巧的学习,只要临毕业前上网搜索一下资料就可以。中国学生绝大部分在高中阶段的目标只为考取大学,考取大学后很少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与能力选择学校和专业。在大学宽松的环境下没有父母和老师频繁的督促,往往就会没有目标。
1.2 自我评价不符合实际,职业生涯规划践行中缺少持之以恒的态度
民办高校学生对自我评价有的过于理想,认为自己还是天之骄子的大学生。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增大,过高的自我评价容易增加挫败感的概率。有的学生自我评价过低,认为自己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容易妄自菲薄,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做事缩手缩脚,创造性和竞争意识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不断自我认知、自我改变和完善的动态发展过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持之以恒的态度。
1.3 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认识不够
虽然根据教育部的要求民办高校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是在课程师资和课时设计等方面都显得很随意,把职业生涯规划当作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的一项任务来看待,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够重视,认为职业规划太遥远不如实实在在的就业率。对民办高校职业教育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机构是主要载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民办高校都习惯围绕就业指导课和招聘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就会导致职业生涯规划机构不够完善,对教育的开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1.4 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
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观,必须重视职业规划,在这个过程中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职业规划教师的专业素养,这样才能帮助拥有良好的职业观。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学校往往都没有配备专业的职业规划教师,很多职业规划教师都是由其他教师所担任的,这样就会导致教学内容不够专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职业生涯的规划。
2 民办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1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确立职业理想
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让大学生明确自身定位,制定合理的职业道路规划,从源头上改善这一问题。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之前,必须要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民办高校在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之时,最初应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发现自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他们梳理清楚自己想要什么,适合做什么,帮助他们进行学习,构建适合自己的职业理想。并且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清晰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使他们的职业发展与专业和现实相结合,使自己的理想能够落地,具体可操作性。
2.2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民办高校通过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不断更新就业观念,明确自己的职业定位,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调整大学生就业期望,达到供需匹配。大学生通过这样的调整,可以使自己有一个切合现实情况的职业定位,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发掘。通过调整,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用人单位找到适合自己以企业的人才,达到一个双赢的局面。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这有利于大学生能够正确评估与认识自己的价值,正确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有了较高的综合素质,学生才能使自己在职业竞争当中有更强的优势。
2.3 提高民办高校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
职业生涯教育针对每个学生的个体特征制定规划方案,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民办高校学生特长,让学生走出校园时更有就业竞争力。职业生涯教育有利于民办高校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积极提高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让学生全面发展。人才目标是高校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保证民办高校的办学质量。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主体,通过全面了解不同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来分析他们就业特点,掌握新时代就业市场的趋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成才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3 民办高校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对策
3.1 引导学生重视自我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海报、辅导员,确保职业生涯规划信息的有效传递。从大学生入校开始通过讲座、班会等形式把职业生涯发展的观念渗透到个人意识中去,结合不同的年级特点进行教育与引导。建立符合民办高校学生特点的职业生涯规划评价体系,引进专业的、科学的测评工具,让学生对自己的兴趣、气质、价值观、能力有清晰认识。在测评的基础上,通过班级、社团活动让学生能够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评价。通过职业生涯课程教学、专业介绍、班会让学生了解专业对人才的要求与专业前景,了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类型和数量,结合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明确个人的职业生涯目标。
3.2 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创新职业生涯教育模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并对活动的内容和目标进行相应的设计,以此确保活动具有系统性和阶段性。例如,在开学前期可以组织新生进行“才艺展示”,这样可以使学生快速融入校园文化,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校还可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定期组织专业技能比赛,比如“网页设计大赛”“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设计一份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案,对内容比较好的教师可以在校园板报、宣传橱窗中展示,帮助学生科普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积极组织开展“我的职业生涯设计”征文比赛和演讲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3.3 加强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民办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基本上都是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招生就业办老师担任,以兼职老师为主。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民办高校应设立独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部门,有专门从事该项教学工作的教师,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些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让他们成为真正的专家,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质量,还能做到一对一的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学生的规划意识和规划能力才能提高。
3.4 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学生在职业目标确定后,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对于民办高校的学生来说,不确定性因素更多,对目标的坚持力明显不足,需要学校长期地为他们提供有关指导,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得到学校及时的帮助。因此,学生从人校那天起到毕业离校的整个期间,应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始终。学校可以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专职教师、学校的专业课教师、辅导员共同参与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中,让学生明确为了实现职业目标,每一个阶段该做什么以及如何去做,最终找到自己合适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