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2021-01-02吴岩
吴 岩
(龙口市审计局,山东 龙口 265700)
企业审计工作是通过审计人员对企业重大项目及财务收支进行全过程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确保其经营活动及相关资料的真实性和合规性,有助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改善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着与传统审计完全不同的新局面,给企业审计带来取证方式和审计模式等方面新的改变,对审计人员专业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满足大数据对企业审计的新要求。
一、大数据背景分析
1.大数据的定义
大数据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目前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从一般意义上来讲,大数据就是指无法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有效管理的数据集合。其中,非结构化数据是大数据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分析常常与云计算结合在一起,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分析处理,快速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实现数据的有效利用增值。
2.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与传统数据完全不同的显著特征。其一是数据的大容量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一切人和事物的运动轨迹都可以通过数据的形式记录下来,数据集合的规模成爆炸式发展,数据体量巨大。其二是数据的多样性。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来源更具广泛性,这就造成了大数据的多样性特点,不仅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还包括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而决定大数据价值的,更多的是其中的非结构化数据。其三是数据传播的高速性。大数据通过互联网传播,其数据传播速度是非常迅速的,数据的处理已经从批处理向流处理转变,数据处理分析和传播的速度在持续加快。其四是数据的价值性。由于数据的体量不断增大,单位数据的价值密度不断降低,但是整体数据的价值在不断提高,通过对海量基础数据的提纯和合理运用,能够创造更高价值。
二、大数据对企业审计工作的积极影响
1.企业审计工作的限制大大减少
传统模式下的企业审计工作,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影响较大。例如,为获得更为可靠的审计信息,审计人员往往通过函证的形式获得审计证据,但是并不能确定第三方的具体回函时间,无形中就增加了等待成本。在大数据背景下,所有数据都在网络云端记录,只要获取相应权限,审计人员随时可以查看相关信息,而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不仅缩短了审计工作的时间,也大大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
2.实现了审计的全覆盖监督和精准识别
传统审计模式下的企业审计,无论投入多少审计人员,无论审计多长时间,都无法做到对企业信息的全面审查,都是在总量中选取一定的样本进行分析,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为判断和抽样误差的影响。而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处理的速度大大提高,有条件实现对审计数据的全面筛查,并且能够通过关联信息比对,实现对审计信息的精准识别,既能够实现审计的全覆盖,又能够缩短审计范围,准确识别风险信息,审计工作更加客观准确[1]。
3.能够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企业进行审计的最终目的,就是规范企业的生产经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进行企业审计,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审计平台能够深挖数据风险信息,能够提升企业风险控制的力度,显著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效果,审计工作更加精准,企业经营管理者根据审计报告能够更好地找到企业经济活动的问题和规律,为下一步的经营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
三、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工作面临的挑战
1.企业内部未形成审计工作的大数据意识
在我国,大数据应用在企业审计领域的应用时间还不长,很多企业的内部,无论是高层管理人员,还是直接的审计工作人员,很多人都没有真正形成对审计工作大数据的应用意识。虽然在会计领域,会计电算化已经得到普及,但是在审计方面,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很多企业仍坚持传统的审计技术和方法开展工作,认为审计部门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不愿意付出额外的费用进行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很多审计工作人员更愿意用他们更熟悉的传统审计方法开展工作,不愿意深入学习,审计工作的大数据应用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信息处理上。
2.企业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应用能力不足
大数据在企业审计工作中的应用提高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也对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传统的审计分析能力,也要有一定的信息化素养,能够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深挖数据信息并应用到审计工作当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并不具备大数据应用的能力,他们虽然专业技术过硬,但是信息化素养缺失,缺乏大数据资料的收集、整体和分析应用能力,无法适应大数据模式下的审计流程。而很多审计人员又缺乏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去升级自身的知识技术体系,无法适应大数据背景下对审计工作的新要求[2]。
3.审计大数据配套平台的安全性有待提高
大数据背景下,通过大数据应用来开展企业审计工作,需要搭建专门的审计工作平台,但是在平台建设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一方面,表现在随着平台的使用,数据越来越多,审计平台的容量稳定性不足,容易引起系统的崩溃,如果造成数据丢失,将会极大地影响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所有数据通过互联网传输,必然会涉及数据信息安全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企业的机密信息,如果忽视了平台的安全建设,造成核心数据的泄露,不仅会对审计工作,更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极大影响[3]。
4.对审计取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审计取证是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大数据背景下,审计信息的数量大大增加,并且种类繁多,如何根据审计需要提取有用信息就显得非常关键。虽然大数据为审计人员提供了必要的方法和技术,但是也需要审计人员做出正确的判断决策,这就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电子数据的追本溯源难度更大,后续的处理要求也更高,给数字化的审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四、大数据背景下企业审计面临挑战的相应对策
1.树立大数据意识,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
在大数据时代,要发挥大数据在审计工作的作用,首先要在企业内部形成大数据意识。无论是企业的管理者,还是直接的审计工作人员,都要转变传统的审计工作理念,真正认识到大数据应用对审计工作的推动作用,正确认识审计工作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要积极推动审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大数据的技术优势,确保审计工作与时俱进。
2.培养具有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审计工作专业人才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新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其对审计工作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变革。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要不断提高企业审计人员的大数据应用能力。企业要重视审计人员大数据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展对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定期进行岗位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重点要提高对大数据信息的采集、分析和深入挖掘的能力,通过数据整理去除无用信息,找到审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熟悉审计系统软件的应用,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3.加强审计数据平台的安全建设
为更好地发挥大数据的作用,必须重视数据平台的建设。在审计工作中,随着数据的增多,首先要采取积极措施,通过扩充数据平台的容量,检查数据平台的兼容性,提高大数据系统的稳定性,保证数据平台的平稳运行。此外,在审计平台的日常运行当中,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建立必要的审计数据信息安全预警系统和数据防护系统,提高相关责任人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和能力,确保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防止数据信息的泄露和恶意篡改,保证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4.规范大数据模式下的审计取证工作
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审计的取证工作,优化数据信息取证的方式,从多个渠道采集信息,并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细化,通过比较不同来源的信息,对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剔除无用信息,找出真正有用的信息,并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建立全方位的数据监控机制,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溯源性。
五、结语
正是由于大数据所拥有的独特优势,给企业审计工作带来了颠覆式的影响。减少了企业审计工作的限制,使审计工作更加全面和精确,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审计工作的大数据应用仍有不足,如意识薄弱、能力不足、安全性不高、取证不规范等,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在企业内部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大数据应用能力,建设好审计数据平台,规范审计取证工作,确保大数据背景下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充分发挥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的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