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自制教具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2021-01-0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教具长方体效能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四联小学 广东·东莞 523170)

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教师需根据教学的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就地取材,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以丰富数学学习经验的积累,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得数学教学效果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1 自制教具融入小学数学的价值分析

相对于平白直述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制作和运用教具的过程中,数学学习体验感更强。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加大,因为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有着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具制作的过程中,自然能够充分调动多方面感官,由此使得其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教具的积极使用可以营造出更加理想的数学知识体验环境,学生处于这样的氛围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得以强化,学习数学的成就感会更加强烈,自然会以更加专注的态度参与进去,这样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也是很有价值的。

2 巧用自制教具,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

自制教具既然有着多维度的教学辅助效用,就需要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并且巧妙地将其融入到实际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去,这样才能够驱动教学质量达到预期的状态。在此历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做好教学行为的规划。

2.1 融入生活材料,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在教具制作材料选择、教具制作方式甄选方面,可以从生活入手,关注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积极将他们感兴趣的、所熟悉的生活化素材融入到实际教具制作环节中去。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活动中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由此循序渐进地进入到更加高效的数学学习状态。

比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下册《长方体》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去生活中寻找快递包裹的纸箱,观察其对应特点之后,展开长方体的各个面,抽象出长方体模型。很明显此处使用到的教具是学生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到的,依靠这样生活化的素材,进行探索、观察、拆解。依靠这样的学习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长方体特点的认知。在不断归结的过程中,长方体的特征会被学生更加深刻的认知。

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对应教具完全可以让学生去生活实践中去寻找,这样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关联得到很好的呈现,而且学生也知道了自己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可以运用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这样的数学意识将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习了“长方体”,后续还会学习到“正方体”内容,可以鼓励学生使用手上的长方体进行适当剪裁,制作一个正方体,看看应该从哪些角度入手来进行制作,由此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的正迁移。以此为衔接知识节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逐渐构建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自制教具完成知识内化。

2.2 坚持灵活原则,改变原有教具结构功能

在教学中,学校会针对教育教学诉求购买一些正规教具。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教具资源是有限的,并且在部分数学知识点讲述的时候,规范化的教具未必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辅助效能。此时就需要具有灵活改造的思路,然后对原有教具结构和功能进行适当调整,这样建立小学数学学习环境,拓宽教育格局。

比如在《分数的意义》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就在原本教具的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利用两个大小相同颜色不一样的“圆”,沿着一条半径剪开,然后进行交叉重合,放置在一起;将两个“圆”上做好刻度,就是将其归结为不同的份数,第二个“圆”上会备注好份数,然后进行交叉旋转,这样不同颜色的部分,就相当于整体的几分之一。依靠上述的教具优化设计,使得学生的抽象内容形象化。依靠这样的方式,教师教学分数的意义、约分、通分、分数的大小、分数的加减法等知识,就可以有的放矢。

也就是说可以结合对应数学概念的教学,适当地将上述的自制教具进行优化调整,以确保实际的自制教具与教学活动之间是吻合的。对于教师而言,应当改变自己的思维,要在当前教具资源基础上,正确审视学情和教育改革中提出的能力培养,积极思考如何利用周围资源自制教具。还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偏差,创造性的实现原有教具结构或者性能的优化,这样实际的教具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其辅助教学的效能。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思考:如何对进行原有教具的改善?原有教具在知识呈现中存在哪些弊端?改善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改善后的教具是否还可以进行持续性的调整?这些问题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进行更加多的探讨和交流。

2.3 倡导合作探究,构建数学学习的轻松氛围

需要注意的是,自制教具可以是教师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际教具设计制作流程中去,这样可以创设数学实践操作的环境和氛围,使得学生亲自参与进去,这就是知识探究的过程。学生依靠这样的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继而实现数学创新思维的锻炼。

比如在《圆的面积》这一内容学习的时候,教师在学生学习完毕对应基本知识之后,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制作一款“圆的面积”教具。学生首先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然后在小组内进行相互探讨,继而进入到教具设计制作环节。如下为某小组制作对应圆的面积教具的过程:可以用圆规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形,剪出圆形,当然也可以使用纸板来代替;再者将其做成圆形,沿着圆半径,将其划分为15等份;取其中一份,然后沿着圆的半径平均划分,此时就有14个整份和2个半份;取两条布条,将其划分为7个部分,分别沿着外周来进行粘贴,在此基础上进行1个半份的粘贴;另一条布条,需要进行重复上述的步骤;将剩下的布条剪掉。

很明显在上述的自制教具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阐明自己对相对应知识的理解,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继而思考如何去验证圆面积的计算,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这样的小组交流学习可以使得学生进入到知识探讨的状态。让学生在合作中完成教具制作、学习知识,不仅帮助学生深化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更能够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中提倡的核心素养培养。

2.4 寻找有效的嵌入契机,提升自制教具辅助教学效能

虽然自制教具有具备辅助教学的功能,但是也需要懂得在合适的时机使用,这样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能。在此环节,可以将关注点放在知识迁移的环节,也就是说在数学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巧妙地将自制教具使用进去,这样就可以使得实际自制教具的效益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进展。

比如在《梯形面积计算》内容学习的时候,可以鼓励学生先回顾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历程,拿出纸板做出的教具,然后依照实际的流程来进行割补操作。在此基础上处理好移动和组合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可以对于其中的数量关系有着正确的认知,也就可以找到面积的计算方法。也就是说,在这样知识迁移的过程中,使用对应的自制教具,让学生可以迅速地进入到数学思想和方法迁移状态,然后带领学生学习新的知识点:“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懂得将自制教具使用到知识迁移的关键处,此时需要注意如下细节:

(1)首先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认知规律,明白他们对于新概念的理解情况处于哪种层次?然后从这个层次入手,确保可以找到对应的知识衔接点;

(2)接着在此基础上将对应的自制教具使用进去,就可以引导学生顺利地实现知识迁移,可能是数学思想的迁移,也可能是数学方法的迁移;

(3)使用教具后,鼓励学生认真进行探讨和反思,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其参与到实际教具的设计制作中去,这样可以引导知识迁移朝着纵深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自制教具的价值会得到放大。因此在实际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一定要关注数学教具的科学使用。

3 结语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正确认识自制教具的效能,弥补正规教具的缺陷和不足,确保教育教学朝着更有针对性的方向发展。增强知识体验,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使得数学理论与实践关联起来,驱动数学教育教学行为朝着设计性方向发展,锻炼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当然,为了发挥其效能,还需要在教学目标、学情、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多维度进行研究,确保可以有效地将自制教具使用进去,以发挥其在提升小学数学有效性中的效能。

猜你喜欢

教具长方体效能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同时多层扩散成像对胰腺病变的诊断效能
拆拼长方体
充分激发“以工代赈”的最大效能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唐代前后期交通运输效能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