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
——追寻语文课堂的趣味性
2021-01-02
(南通市北城中学 江苏·南通 216002)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逐渐失去兴趣。梁启超先生曾说过:“学问的本质,以趣味始,以趣味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课堂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进入课堂,掌握语文学习的精髓。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有以生为本的意识,重视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语文学科本身具有特殊性,知识性与人文性兼而有之,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应由字逐句,由句逐篇,进而获得更深入的体会。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嚼文嚼字必不可少,而让嚼文嚼字变得更有趣味性的方式也影响着上课的效果。
1 探寻文字的乐趣
1.1 字义理解
有些字义丰而境美。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一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有学生指出“潜”、“润”两个字用的好,但具体好在哪里却说不清楚。
“潜”、“润”都是三点水,本义应该和水有关。《说文》中解释“潜”为“涉水也。”朱骏声按:“没水以涉曰潜。”通俗解释应该是“没入水中,在水下活动”。在“随风潜入夜”这句里,“潜”的意思有了引申,变成了悄悄地。有学生提出既然是写“喜雨”,风“潜”入夜时,是否也带着潮湿的雨丝儿来呢?是否也有诗人独特的慧心在里面呢?有学生立刻提到现代用语中的“潜力股”,意为实力隐藏的人,这里应该没有“雨气”在里面的。可以说,在不同的语境里,我们可以对字义进行阐发,以得到更好的理解。
“润”这个字,水字旁,本义为雨水下流,滋润万物,《易·系辞》中提道:“润之以风雨。”《礼记·聘义》又曰:“温润而泽。”这个字左右结构,字形方正,读起来也有温厚之感,像是春天细密的雨丝浸透了干燥的土地,泥土软软的、湿湿的,有青草的芳香透出来一样。现代用语中也有形容人的“珠圆玉润”,形容修饰物体的“润色”等词语。这样由本义到诗义,再到现代汉语的运用上来看,每个字都有独特的含义及用法,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2 字形辨析
有些字字形比较相似,在学习八下的《北冥有鱼》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时,有学生反复写错“鹏之徙于南冥也”的“徙”和“徒有羡鱼情”的“徒”,有时学生的错误有可能是教师的教授方法需要改进。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教师若能以更清楚明了的办法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必然乐意去学。
“徙”在《说文》中意为“迻也。”在《广雅》中为“移也。”在《荀子·成相》中注为“迁也。”以此来看,“徙”字可以组词“迁徙”,迁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大鹏的迁徙必然是不能停止的,在记忆“徙”字时,其右边上半部分的“止”则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而“徒”的本义为“步行”,引申义为“白白地”,这个字既可以用联想的办法“白白地走了一趟”来记忆字形右边的“走”,也可以根据“徒”第二声和“土”第三声读音的相似来判断“徒”的写法。以此来看,字形的辨析一方面有助于规避错别字,另一方面学生也倾向于乐意接受这种方法。
2 探寻句子的乐趣
2.1 句子的形式美
句子的形式可以从句子的结构形式阐述,常见的句式有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常式句和变式句,整句和散句,口语句和书面语句,单句和复句等等。汉语句式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句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不尽相同。
譬如朱自清的《春》,“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这些句子采用长短句结合,或者直接用散句的方式来表达,节奏感强,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着鲜明的口语色彩,春天的生机活力表现的淋漓尽致。
又如《白杨礼赞》里提道:“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以肯定强烈的肯定和感叹的形式热切表达对白杨树的赞美,教师在教授学生朗读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这句话为什么会有这么强烈的感情色彩,让学生在读中揣摩体会,感受句式在其中的重要作用。
汪曾祺的《五味》口语色彩极为浓厚,读起来生动有趣,如“我和贾平凹在南宁,不爱吃招待所的饭,到外面瞎吃。”“把好好的饭焐酸了,用井拨凉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这是什么东西?苦,倒不要紧,它有一股强烈的生鱼腥味,实在招架不了!”这些句子很接地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查阅汪曾祺的生平经历,这些口语更接近哪个地方的表达习惯,或者和作者的文风有何关联,以此让学生自发进行课外拓展,在搜寻资料过程中拓展知识面,增强学习兴趣。这篇文章除了口语外,还有一些很规整的书面语,如“北京人很保守,过去不知苦瓜为何物。”“农贸市场上有很好的苦瓜卖,属于‘细菜’,价颇昂。”由此可见,一篇好的文章,其在语言表达上是灵活的。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学习的“支架”,带领学生进入佳境。
2.2 句子的表达美
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很难看到很出彩的句子。那么,从所学文章中学习句子的表达技巧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果能学以致用,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他们接下来的学习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修辞手法是为文章增色的一种方法,无论小说、散文,还是其他文体,修辞手法正确运用无疑是锦上添花的办法。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叠字等。在带领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相应的手法。许多老师会让学生分析此种手法的作用,对句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尚不完全清楚,又何谈作用?学生自然也提不起兴趣。有的手法一望即知,教师应做的是先让学生体会用此手法后,句子本身的美感,可以用教师示范读、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反复读等方式加强对句子本身的体会,在充分领会了句子所表达的意蕴后,学生自然能够分析出句子作用等教师希望听到的答案,而学生在反复诵读后对句子内容的领悟,也让他们有种在自己真正理解后能够获得知识的愉悦感,进而大大激发了学习的动力。
《荷塘月色》里写“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运用比喻手法写出荷叶的风姿,由“出水很高”联想到“亭亭的舞女的裙”,两者不仅相似,而且写出其动态美。“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里有比喻,有拟人,“袅娜”、“羞涩”本来是描写女子的娇羞情态,这里用来写荷花,就赋予了荷花一种别样的风致,一写出了荷花的饱满盛开状,一写出了荷花的含苞待放,在淡淡的月色下,荷花的韵致雅致到了极点。句子本身很美,读起来很有韵律感,教师指导学生沉浸到句子所设置的意境中去,感受其中的境界。
还有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语句也很丰美,各种手法的连用让句子美不胜收。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用了“叠音”和“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是“排比”、“连环”及“拟人”几种修辞格的连用。连用的效果很明显,句子更富跳跃性和美感,只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真正的美之所在,学生在课堂上才能得到真正的乐趣。
3 探寻篇章的乐趣
由字及句,由句及篇,语文课应该是“语文”的,从“语文味”出发,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感受到美好和获得感的感受,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在一篇完整的文章中,对字、词、句的分析其实与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水乳交融。
第一,对字词的理解与对文章题目理解的统一性。如老舍的散文《济南的冬天》,从词语的构成来说,中心词在“冬天”二字上,表明所写的是在济南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冬天,重在感觉或精神。而在文章最后,作者却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结,中心词又变成了“济南”二字,突出了济南特有的韵致。那么,这个问题应是学生在读完这篇课文感觉稍有不同的地方,这时,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要启发学生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又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这里的“记念”和我们常用的“纪念”不一样,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应清楚明了,提前让学生查阅资料,并认真研读课文,仔细分析这个字用法的特殊之处。这样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当时的时代背景、用字习惯,更重要的是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无疑勾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对语句的分析与对文章主旨理解的启发性。如七上莫怀戚的散文《散步》,文章结尾写道:“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里其实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说明“我”和妻子意识到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着责任感。这里学生分析之所以把“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描写得那么郑重其事,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和妻子走得很小心,唯恐闪失,另一方面则和本文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主旨密切相关。这样来看,从对具体语句的分析来理解文章的主旨也是一种对文章解读的重要方法。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突破难点,理解重点,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
卢梭曾说过:“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莎士比亚也曾留下“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可得益”的至理名言,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给学生一个学习的“支点”,他们一定能够爱上课堂,爱上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