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在思修课实践教学中的运用与探索
2021-01-02
(新疆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7)
微电影因题材新颖,拍摄和制作较为简洁,参与人员较少故以“微”著称。而微电影作为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与新时代下高校思政课的有机结合,增强了思政课的感染力和实效性,促进了高校思政课的内涵式的发展。以高效思政课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的微电影实践教学为例,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探索,希望对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得参考。
1 微电影在思修课实践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1 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深入理解
微电影通过选取题材,形成剧本、拍摄、制作最后展示,在这个前期的阶段中学生就会运用到平时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本身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后期的展示分享与反馈阶段,又是新的一次思想的交流和探索的过程,在这前后两个阶段就使印在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成为了让学生能够去听、去看、去感受的活灵活现的知识。在制定剧本和拍摄的过程中,对于拍摄和制作的学生们而言,只有他们对课程中所学到的理论知识领悟透彻才能够将这些理论运用与自己的微电影当中,而对于作为观众的学生们而言,他们在观看的过程中又是对课程中的理论知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的又一次深入理解和体会。
1.2 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对于教学,毛泽东指出:“教员先向学生学七分,了解学生的历史、个性和需要,然后再拿三分去教学生。”这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弄明白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以文化知识促进他们的人格完善。微电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模式,学生在选题材、写剧本、拍摄和制作中可以看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到“我能学”的飞跃,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得到很多的锻炼比如夯实理论知识、提高探究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等等从而健全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创作时的跃跃欲试到展示时的津津乐道,微电影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思政课更有动力。并且激发了学生巨大的自主学习潜能。
1.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微电影的实践教学环节,从选题到整个微电影的制作完成,学生们也需要面临和解决很多问题,而这些问题都与他们自身所学专业不相关,这个过程而言不仅是知识运用也是知识拓展,学生们不仅要发挥自己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素养,还需挖掘自身的其他能力,比如编剧、摄影、视频剪辑等等。还包括合理安排协调各个所学课程的时间。比如我们学校是医学院校,医学生的专业课程压力很大,他们要合理安排好拍摄和制作的时间以及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这也是一方面素养的体现。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于所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收获了提方面的情感与技能的提升。
2 微电影在思修课实践教学中运用的三个阶段
2.1 前期布置准备阶段
前期工作中要进行前期的宣传和布置,将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方案下发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意识到微电影实践教学对于思修课学习的重要性。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大学,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以对他们进行简单的培训。还可以邀请历届微电影优秀微电影作品的创作团队,来给学生宣讲,让他们能更加了解。思修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微电影与普通的微电影有很大不同,它最主要的就是凸显出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必须符合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因此在微电影拍摄前期最重要的就是确定好主题,主题将贯穿微电影始终,是实践教学的灵魂,杜绝娱乐化、低俗化。在确定主题时任课教师需带领学生找准社会热点问题,并且结合课程的重难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可以确定围绕这两个重大的时间节点来拍摄,结合本课程的人生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道德部分,让学生们从中选取素材去创作,以学生的视角用微电影的形式来展示党和国家的发展变化及卓越成就,使思修课的理论教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 中期指导拍摄阶段
一部好的微电影作品,需要一个精诚团结的团队,需要学生们进行合理分工,各尽其责,同心协力。我校的思修课微电影拍摄一般以7-9人为一组,每一个成员依照自己的专长和爱好,组长和组员一起进行分工,比如、编剧、导演、演员、后期剪辑、灯光师等等,这样能确保大家把自己的工作都能完成的更好。也可以邀请其他组的成员来进行客串,在这些过程中,都在锻炼着学生的协作、沟通等方面的能力,并且提升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的认识与践行,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在拍摄前每个小组还要形成一份策划书或者说是剧本,简明扼要的介绍本小组的主题、人员、分工、拍摄思路等,任课教师要逐一进行把关和协调指导,将学生不合理的安排或者思路进行纠正提出更好地意见或者建议。拍摄工作正式开始之后,任课教师要定期询问指导每个团队的拍摄情况,以便敦促和监督。拍摄工作结束之后,学生将会运用爱剪辑、小影、会声会影等软件进行后期的加工,完成之后将提交给任课老师进行审核,对于不符合要求之处进行修正。通过这个过程促进学生不断思考和理解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2.3 后期评分推广阶段
有效的成果展示可以促进思修课实践教学的效果。作品提交给任课教师审核完毕后,利用一次课的时间在每个班级举行微电影展播会,将每个组的微电影向大家进行展示,引导每个组的代表进行发言,介绍本组在拍摄时的主旨以及所运用的知识点,交流拍摄和制作中的心得体会。从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评委,每一组展示完成之后,从主旨内容(30分),制作质量(30分),演员表演(20分),后期制作(10分),材料准备(10分)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评委共同打分,任课教师打分占比60%,学生评委打分占比40%。打分完毕后由任课教师汇总,选出获得成绩前三名的作品进行表扬,并以30%的占比计入平时成绩考核。展示交流一方面使学生发现自己本组作品和其他组作品的优点及不足,取长补短;另一方面是回味自己在拍摄和制作过程中的付出与成长,提升学生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学习的动力。班级评选完毕,依靠学院每一年的微电影大赛平台,上报每个任课教师所带班级的优秀作品,先学院层面进行评比,选出一些好的作品现在学校的媒体平台进行宣传,然后继续推广到全国高校的微电影大赛,让优秀的微电影作品让更多人看到。
3 优化微电影在思修课实践教学中运用的路径选择
3.1 统筹微电影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教学的课外延伸部分,需要有着周密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近年来微电影实践教学环节逐渐得到师生的认可得以推广,因此,从学校层面和学院层面应该对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大纲、课时、形式、经费、教师工作量、成绩评定等方面做出完整的制度,能够确保这一教学环节能够顺利开展并大袋教学目标。从教研室层面来看,承担思修课程的教研室应该根据本门课程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点,制定可行的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应该具体到优秀微电影团队宣讲、微电影主题选定、创作时间安排、学生分组安排、指导撰写剧本、拍摄与制作技术指导、制定考评细则、组织展播评奖等确保这一环节的进行有章可循、并且能更好的规范这一教学环节的展开,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3.2 扎实推进微电影创作
微电影实践教学是一项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于一体的环节。对于教研室和任课教师而言,要给学生规定一定得选择题材的范围,学生在分组选择好自己改兴趣的主题时教研室层面和任课教师要严格把关,这是后期拍摄和制作的良好基础。在选定好主题之后任课教师要与学生一同打磨和推敲剧本,这是将微电影落到实处的依据,剧本中涉及到的人员、分工、思路及理论知识点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小组将收集个方面材料、集体研究策划撰写并修改剧本,剧本写好后由任课老师严格审阅,对剧本中的政治立场、思想内涵、人物描述等方面做出重点把握,每个小组根据任课教师所提出的意见不断修改完善剧本,从而提升后期拍摄的质量。在后期拍摄和制作方面,在学院层面应该联系学校相关的职能处室建立专项的负责团队。针对微电影创作举办一些讲座、指导学生使用数据库资源、提供后期制作剪辑的培训,这既给微电影实践教学环节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也发挥出了校园文化育人的功能。
3.3 完善微电影评价与推广
作品的评价与推广是微电影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从任课教师层面首先进行初次的评价。在微电影提交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微电影展示,由任课教师和学生评委给出成绩,评定出等级。从学院层面进行二次评定,由学院组织专家评审团队,对任课教师上报的优秀作品进行第二轮评定,最终优中选优上报给学校的相关职能处室。从学校层面,对筛选出的优秀作品可以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比如宣传栏、校报、微电影展播周等扩大优秀微电影作品的辐射力度,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也可以将优秀的作品纳入到教学的案例库当中,对优秀的能够反映本校学生精神风貌的作品作为全校教育的资源,在主题团日、主题班会等活动组织全校学生观看学习,扩大优秀微电影作品的教学实效。同时针对优秀的微电影作品学校还可以联系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际,设立微电影的创业项目,联系一些制作平台,对这些作品给予制度及经费上的支持,让学生的优秀作品与社会接轨,实现“走出去”增强优秀的微电影作品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