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环境育人”理念下网络思政教育研究
2021-01-02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洛阳 471023)
十余年来,全球依靠技术实现网络互通,人类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方式发生改变,作为客观存在形态的虚拟环境先后经历网络社交、网络社区阶段,最终形成网络社会。在此过程中,网络世界诸多弊端也日益显现,如多元价值混杂、信息消费过度等,对出生并成长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青年学生群体形成巨大冲击。面对这一现实,以育人为使命的高校当作如何反应?一方面,适应育人环境与育人对象变化,尊重受教育主体发展需求并适应网络运行规律,积极变革自身育人方式,实现“教”“学”间良好互动。另一方面,接受社会基本预期、自身基础功能强化事实,仅仅围绕培养学生成长成才育人目标,转变表层理念、形式与方法,坚守内核精神、操守与职责。进一步来说,在育人阵地转向网络平台过程中,高校需在建设与繁荣校园网络文化,为青年学生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同时,不断强化并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倡导青年学生养成“融入,节制,创造”的网络文明观,积极打造“大育人格局”。
1 “全环境育人”理念
1.1 理念的提出
谈论“全环境育人”,需从“环境育人”说起。20世纪80年代后期,“环境”概念尚且停留在物质层面,多指硬性条件,强调校园的净化、绿化与美化。到了90年代前后,该概念上升至精神层面,将校园文化、教风以及学风等统收于内。然而,尽管彼时“环境育人”包罗万象,但仍囿于刚刚起步的国内互联网络而被限定在现实教育场域。
“全环境育人”理念的提出以网络社会崛起这一特定背景为依托,进一步延伸与发展“三全育人”科学理念,实现虚实育人环境两相统一,构建新型教育主客体关系并更新教育途径与方式,在虚实两类时空中完成教育过程,达成全新育人效果。从教育场域角度来讲,“全环境育人”不再局限于课堂、宿舍、家庭、社会等地,而是将教育场域由现实层面延伸拓展到了网络层面,包括微信、微博、网络论坛乃至网络购物平台,对青年学生群体的情绪情感、思维模式、价值观念以及知识体系等形成更为全面、持续且深远的影响。因而教育若得介入并进行干预,将大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2 理念的价值
教育活动的目标涉及三个维度——知识传播、情感传递以及意念传承,其展开需以教育场域的建立为基础。“全环境育人”理念实际是将发生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文化传导放置在了一个边界无限开放但属性相对独立的“元场域”之中。其价值可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认定:(1)为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提供新的方法论,综合现实与虚拟两个教育场域,令其二者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工作,创建能够触动学生思想、引发学生共鸣的良好“大环境”,最终达成教育目标;(2)虚实紧密结合打造闭合场域传播范围,实现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间频繁化、多元化、日常化、生活化互动,终使二者形成共同文化心理认同,帮助教育对象养成积极、健康、现实、思辨之观念,显著提升教育效果。
2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2.1 理论内涵
从本质上讲,思想政治教育乃为一类观念教育活动,通过向全体社会成员宣传灌输主流意识形态而使其认可当前国家基本制度与核心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则是这样一类社会实践活动:高校按照一定社会要求,确立目标并制定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政治素养、思想道德以及心理素质,使其符合一定社会要求。
2.2 实践路径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路径作用重大,是促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变现的重要环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路径有二:(1)课堂教学路径,具体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与政策课等课程为主;(2)学生活动路径,具体包括班级建设、学生社团发展、党团日主题教育等活动。
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3.1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两项挑战
(1)现实环境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一者,社会转型期背景下的中国,各方利益调整,矛盾空前凸显,由此引发的价值体系断裂、文化心理失衡导致个体及群体评价偏颇,为偏激情绪与极端主张的扩散与传播提供空间。二者,弱化的大学生群体精英意识与强化的物质、功利性话题吸引力形成巨大张力。因此,在浮躁社会环境下,如何开展大学生“情怀教育”,帮助大学生群体正确认识暴露于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阶段性问题,引导其以长远眼光、于宏观层面统筹考虑自身发展、家庭未来、国家命运,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难题。
(2)虚拟环境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挑战。信息技术革命彻底颠覆人类社会信息传递与交往方式,现实表达渠道不畅通与网络发言低门槛之间形成鲜明对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客体关系被重塑。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主客体传播模式由直接变间接。虚拟环境中的教育主体不再显现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台,而是潜隐于后台,因而也不再可以通过彰显自身人格魅力的方式直接感染教育对象,而是需要借助于课件或网络产品等载体来间接对其施加影响。②主客体地位由不平等转向平等。网络教育活动不再以面对面方式进行,教育主客体之间原有的强力制约关系不复存在,教育对象摆脱社会身份与社会关系束缚,可以完全遵照自我意志对教育主体所提供的信息做出裁决与评判,对于信息的选择与接受呈现很强的自主性特征。因此,如何在公共话语权分散的网络环境中,重新摆正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位置并平衡好政治正确性与网络舆论生态二者间关系,同样成为高校亟待提交的一份考卷。
3.2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法
网络时代背景下,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随势赋形,“摇身一变”发展成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种观念教育活动以网络作为施教阵地,在官方意识形态统领下,积极整合线上、下优质教育资源与教育方法,最终完成引导思想、传递价值之目标。基于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本质向信息有效传播、观念有效传递与价值有效传承等方向转变的事实,笔者认为,高校要做好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实现“教”“学”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尊重教育对象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其在学习中能动作用,引导其进行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另一方面,转变教育主体工作职能,令其由“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灌输者”转变为“学生思想引导启迪者”。(2)处理好“堵”“疏”二者间关系。一方面,教育对象在网络环境中具有隐蔽性特点,极大地弱化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针对性;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中的教育对象群体还呈现出了联动性特点,理性缺失程度与逆反心理严重。鉴于此,教育主体应确立弹性管理规范,“堵”“疏”并举——在全力堵住网络不良信息的同时,积极疏导教育对象负面情绪。(3)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网络环境下的教育对象不同于以往,通常具备较强的主体意识。因此,教育主体不宜继续采取经验式做法,一味对其行以说教,而应尊重教育对象主体地位,令其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实现二者间双向互动。(4)用“隐性教育”打好“显性教育”补丁。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向来存在吸引力、影响力不足等弊端,针对这一情况,教育主体应当充分利用网络因素创设生动、合理教育情境,以有效弥补显性教育工作之不足。(5)推动“优秀传统教育方法”与“先进现代网络技术”二者结合。面对教育环境与教育对象发生深刻变化这一现实,教育主体应当抱持“积极融入”之心态,主动更新自身教育观念,在保留优秀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积极应用先进网络技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现代化转变。
3.3 “全环境育人”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在网络全面渗入人们生产生活的当下,思政教育工作者理应正确看待现实社会与网络世界二者间关系——实为相互融合,而非彼此独立,以便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同时,面对现实与虚拟两大教育场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创新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也当进行统筹考虑,探索科学教育方法,为虚实结合全环境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找寻合理出路。
(1)自育育人法。意即教育主体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调控与完善,实现健康主体由现实空间向虚拟空间的延伸。
(2)互动育人法。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在全环境当中呈现明显互动性特点。因此,作为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宜当积极把握网络发展趋势,了解教育对象兴趣取向,全面提升自身素养并灵活使用网络工具,做好互动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环境育人法。环境之于人,一如水之于鱼,作用不容小觑。因此,高校理应致力于营造健康校园网络空间,打造精品校园网络文化品牌,为教育对象提供优良网络信息资源与思想文化产品,以此推进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4)系统育人法。打造集个人、家庭、高校、企业以及政府于一身的立体复合式思想政治育人体系。个体要自觉提高自身网络素养,争当合格网络时代公民;家庭要切实发挥自身基础性作用,引导教育对象形成正确观念与良好习惯;高校要不忘自身育人主体职责,进行长远谋划与系统设计;企业应坚守自身社会责任,全力避免网络信息工业发展或可能为个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的各类伤害;政府要严厉打击各类型网络犯罪,为全民营造健康网络空间。
4 结语
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网络社会迅速崛起,现实环境与虚拟环境实现深度融合。面对这一客观形势,高校理应积极变革自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完成新时代下的转型任务。为此,文章先后提出自育育人法、互动育人法、环境育人法以及系统育人法等四项“全环境理念”下思政教育工作方法。然而,基于客观事实与自身经验,思政教育工作者理应清醒认识到,正确的认识无不来自于实践,因此,当前来说尚且具有前瞻性的“全环境育人”理念仍然有待接受未来实践工作检验。为保高校育人使命得以薪火相传,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仍需坚定“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之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