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过程中的“逆向思维”原理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02浙江省湘湖师范附属小学范康熙
◇浙江省湘湖师范附属小学 范康熙
我们经常说“写作就是写生活,但不是照搬生活”。究其原因有很多,而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经历生活”与“表达生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说清楚点,相较于“经历生活”,“表达生活”完全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过程。
一、写作的“逆向思维”原理及其主要表现
(一)表达的动机,来自对生活体验和感悟的逆向思考
关于写作动机,叶老曾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对所认识的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如此看来,所谓“表达生活”,其实就是表达对生活的感触,即表达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悟、思考、启示等等。写作的动机并非凭空产生,也绝不会先于我们的生活经历以及对事物的认知。人们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思考,只能来自生活的过程之中,或者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之后。
然而,生活经历中的感悟与思考通常形成于瞬间,它往往是随机的、无序的,或是不够清晰、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的,要想形成表达的冲动,还必须对生活经历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回顾:回顾那些给自己带来启发或思考的因素,让思考更深刻;回味那些让自己深感触动的细节,让感受更深切……在反思和回顾中,无序的会逐渐变得有序,肤浅的会变得深刻,片面的会逐渐全面,朦胧的也会逐渐变得清晰,甚至还可能会发现其他更有价值的东西。至此,才会“情动而辞发”,写作的动机才可能变成写作的行动。
(二)生活的再现,是围绕感悟对生活逆向梳理的结果
写作既然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为了再现生活,自然就要以这些感悟为核心,对整个生活过程进行一番“逆向”地梳理:先思考这些想法或感受是从哪里来的,再思考那些相关的生活经历与生活细节;然后才是考虑如何再现这些经历与细节、如何补充那些与之相关的内容或信息等等。
因此,再现生活的时候就不能照搬原有的经历了,而是以原有经历为参照,根据表达的需要对原有的生活经历进行裁剪、拼接、补充,重点的部分要突出,无关重点的细节要简略或者干脆忽略。经过这样一番处理,笔下“再现”的生活,也就成了被作者目的化和个性化了的生活。
(三)语言与运用,是为了让生活再现得更准确更清晰
有人说,写作是文字的功夫。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语言只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才是语言的内核。写作中所使用的语言,永远只是为再现生活、展现思维、表达思想感情服务的。再现生活,就需要准确而清晰;展现思维,就需要深刻而周密;表达情感,自然也得真切而动人……这样,作为表达它们的语言,就必须准确、清楚、具体,甚至还要细致、生动、感人。
就是说,写作,从来不是从语言的形式开始的。用什么样的语言、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一切要看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为了要表达清楚、表达明白,才会去思考选用哪个词、造什么样的句、用什么标点,才有了写作中的“斟词酌句”;为了表达得得体、具体,生动或感人一些,才会努力地去琢磨恰当的表达方法,甚至要琢磨修辞和语言技巧等等。
所以,从语言形成的机理来看,写作中运用语言的过程,实质上是“由内容到语言”反向推敲的结果:推敲到底选用哪个词语更准确,斟酌到底使用什么样的句式最恰当,思考到底用何种方式表达最合适。“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描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反复推敲语言表达的过程。
写作中的“逆向思维”,诸如再现人物与事物之类还有很多,这里不加详述。下面,我们重点讨论一下这些“逆向思维”的原理在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二、写作的“逆向思维”原理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和价值
“逆向思维”应该是所有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中普遍的心理现象。写作,是既需要“再现”又需要“表现”的,所以它在学生作文中所起的作用也应该是广泛而直接的。
(一)利用“逆向思维”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生活是无时无处不在的,照理说,写作的材料也应该是无时无处不在的。但事实却并非如此,许多孩子愁写作文、愁写日记,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无生活材料可写。
利用“逆向思维”原理,就能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
“逆向思维”告诉我们,写作是从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开始的,人们是为表现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而写作的。因此,那些强烈的思想情感与生活感悟首先就是绝好的写作材料。抒情类、思辨类等作品,就是以此为内容展开写作的。因此,要引导学生特别留意从观察和生活中获得的那些感受、感悟、启发和思考,并想办法使之强化,如此便可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
其次,培养学生分析、反思、回顾的习惯与能力。让孩子经常以生活感触(生活带来的触动、感动、感悟、启发、思考等)为核心,对自己的生活经历展开回顾,回顾那些让自己心生感触的事物或生活的细节,分析受到触动的原因,如此,丰富多彩的生活才可能源源不断地转化为日记与作文的素材。
同时,还要让学生关注思想与情感的变化。思想与情感的变化,往往是生活情境的变化引起的。这种变化,有时是漫长的,比如对事物从“片面”到“全面”的认识过程;有时却就在一瞬间,比如刚刚还有说有笑,突然间就泪如雨下。有时这种变化是强烈的,如深深的触动、强烈的愤怒、无比的惊讶等;有时却又是极其微弱的,如只是一个闪念、一个模糊的印象、一种莫名其妙的想法等。善于抓住这些心理与情感的变化(包括那些一闪而过的念头或想法),并围绕着这些“变化”做一番细细的回顾与反思,便可从中获得丰富的、极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当然,利用“逆向思维”原理选材是需要前提的,那就是对生活要有所感、有所思,还要有捕获这些“感”与“思”的能力。许多孩子感觉选材困难,不是因为缺少生活,而是因为他们对生活缺少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因此,作文教学中,要把功夫花在培养孩子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与习惯上,而不是花在选材方法与技巧之类的指导上。
(二)利用“逆向思维”提高学生作文构思的能力
观察孩子们的习作,我们经常会发现下面的一些问题:
选材随意——想写什么写什么,因此造成了材料与写作的意图不一致,作文“离题”现象也便由此而起。
顺序随意——不注意各材料间的逻辑关系,不注意各个材料对表达思想情感的作用,材料编排顺序随意甚至混乱,于是常常出现“喜怒无常”“毁誉无常”“乱写一气”等现象,让人摸不着头脑。
详略随意——没有重点,不分主次,写到哪里算哪里,甚至经常会出现详略颠倒、无关内容写了一大堆而主要内容却一带而过等现象。
…………
这些问题,都是作文构思的问题,而作文构思的过程,又多是“逆向思维”的结果:材料的选择、顺序的确定、详略的安排、作文题目和开头结尾的拟定等等,都是围绕着写作动机进行“逆向思维”的结果。因此,让学生利用“逆向思维”原理来构思作文,能有效地避免上面的问题。
接下来以一个具体的写作实例来说明“逆向思维”原理在作文构思中的应用。
近期,学校组织五年级全体学生去劳动基地开展活动,为期一天,孩子们特别开心。其中,水上过桥项目既惊险又刺激,给孩子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为此,活动结束,便让学生以“战胜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活动中战胜自我的过程写清楚。
下面,是老师引领构思的过程:
1.明确目标,思维定向
引导:作文的题目是“战胜自我”,而要求是写清楚“战胜自我的过程”,想一想,既然要写“战胜自己”,需要写好哪些内容?
①需要把“困难”写清楚;
②需要把“怎么克服困难的”写清楚。
这是由题目要求进行逆向推理的结果。
2.围绕目标,逆向回顾
引导一:既然要把“困难”写清楚,就得仔细回忆那些让你感觉到“困难大”“很害怕”的事情。请把它们一项一项地写下来,然后小组交流、汇报。
下面,是根据小组汇报形成的板书:
上桥前:困难和恐惧
①“桥”的构造和样子让人害怕;
②桥下有水,虽然有安全网,但还是让人害怕;
③自己本来就胆小,害怕会不会掉下去;
④看到了桥上同学害怕的样子,更让人害怕了;
⑤看着木板摇摇晃晃的样子,我不敢上了;
⑥特别是看到有同学掉到了水里,更让人感到紧张;
⑦自己走在桥上的那种紧张害怕的感觉,还有差点掉下去的危险;
…………
引导二:这么紧张害怕,最后你还是勇敢地“战胜了恐惧”,都有哪些原因给了你这些克服困难的勇气?想一想当时的经过,然后小组讨论、汇报,最终形成板书如下:
在桥上:战胜困难和恐惧
①心里虽然害怕,但看到同学们过去了,硬着头皮也得上了,不想让别人小看自己;
②已经上来了,回头是不可能的,后悔也晚了,只能向前,别人行,我也一定行;
③我听到了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鼓励;
④连平时最胆小的陈雪儿都过了,我想我也能行,输给她,太丢人了;
⑤把心一横,反正下面有网,掉下去就掉下去吧;
⑥老师说这正是锻炼自己的机会,我不能当逃兵;
…………
3.修改充实,确定材料
引导:黑板上的这些材料,是全班同学提供的。现在,请同学们仿照黑板上的样子,根据自己最真实的经历,把你所需要的材料罗列出来。注意:与你的经历和感受完全一样的,可照抄上去;有些材料可能与自己真实的经历不太一样,适当修改后写进去;还有一些经历,可能黑板上并没有写出来,也请你们补充进去;根据你的实际需要,你觉得哪些材料是可以合并的,就把它们合并在一起。这样,你就拥有了最适合自己的材料了。
最后,选取优、中、差材料的典型并展示,讨论评价后再修改、充实。(过程略)
4.拟定顺序,确定详略
引导一(指导排序):材料列了这么多,就不愁没的可写了。但是,总不能就这样一条一条地写下去,那就太乱了。现在,根据你过桥的过程,给它们排一排顺序,把“水上过桥”的经过写得清清楚楚。怎么排才好呢?大家自己先排一排看看,注意想一想这样排的道理。(学生排列,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引导二(指导详略):看了许多同学排列的顺序,感觉很有道理。但是,为了把过桥经历的“困难”和“战胜困难”的过程写清楚,光有合理的顺序还不够,还要挑重要的材料写得详细具体一些。你觉得哪些需要详细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接下来,是小组讨论:汇报自己确定的材料顺序、打算要详写的材料,并简要汇报自己的想法;然后听取别人的合理建议进行适当修改与调整。
最后,找几名学生到讲台上来向大家展示自己确定的材料顺序与详略,讲述理由、学生评价、师生共同讨论、修改。下面,是两位学生在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最终形成的材料及序列:
材料排序与详略1
上桥前:困难和恐惧
①“桥”的构造和样子让人害怕;桥下的水混浊不见底,安全网紧贴水面,让人害怕;(略)
②看到了桥上的同学害怕的样子还有木板的摇摇晃晃,紧张死了;(详)
③快轮到我了,看有同学掉水里了,我和最好的朋友换了个位置让他先上。(略)
④上桥前,紧张得我腿打哆嗦,还差点掉下去;(详)
在桥上:战胜困难和恐惧
①老师和好朋友鼓励我,我硬着头皮上了桥;(略)
②回去是不可能的,只能向前,紧紧抓住铁链,木板稳了再迈步。(详)
③心理活动:陈雪儿都过了,过不去太丢人了。反正下面有网,掉下去就掉下去吧。(详)
④终于过去了,老师同学为我鼓掌,心里特别轻松和高兴。(略)
材料排序与详略2
上桥前:困难和恐惧
①听到另一个班的喊叫声,胆小的我也紧张起来;(略)
②看桥的样子,还有桥下的水,更让人害怕;(详)
③看到同学在桥上害怕的样子、木板摇摇晃晃的样子,我跟老师说不上了;(详)
④老师和同学把我排进了队伍中,我完了。(略)
在桥上:战胜困难和恐惧
①轮到我了,老师同学鼓励我上,我就是不敢,最后硬着头皮伸出了脚;(略)
②已经上来了,摇晃得厉害,我学着前边同学的样子小步跑向前面的铁链,紧紧抓住,没想到成功了;(详)
③我听到了老师和同学的鼓励,有了信心,最后一块板了,我自信地走了过去,掌声震耳欲聋。(略)
上面的教学,只是利用“逆向思维”的原理引导学生确定素材、排列素材、确定详略的过程,开头结尾的构思并未涉及。但是,透过这些材料排列的次序,我们大致可以看到孩子们所要再现的活动过程,根据它写出来的作文,一定也是言之有序、重点突出、符合写作要求的。
当然,对一些特别的孩子也可以做一些特别的构思引导。例如,对于胆子大一些的学生,上桥之前并没感觉害怕,只是上去之后,才有些紧张,过桥也很顺利。他们的感受不一样,所寻找的材料也自然不同。如果“逼着”他们从“困难”“害怕”入手去完成构思,除了弄虚作假和无病呻吟,他们真的写不出“战胜自己”。对此,可做如下引导:
写作,就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许多同学上桥前就害怕,但,我也看到有许多同学并没有表现出害怕来。是真不害怕,还是故意装出不害怕的样子?到上了桥之后,就真的一点紧张也没有吗?你是怎么克服内心的紧张,战胜自己的?也请照上面的样子也把你们要写的材料列出来。相信你的构思一定与众不同。这样的文章写出来,一定更显出你的勇敢气概……
利用“逆向思维”原理引领孩子确定表达方式、斟酌题目与开头结尾等方法与技巧,原理与上述过程相同,对小学生来说难度稍高,操作上也要相对复杂些,这里不再赘述。
(三)用“逆向思维”提高学生斟酌词句的能力
“用词准确”“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第二学段就提出的要求。而在孩子们的作文中,即使到了第三学段,我们也很难发现“新鲜感”。相反,用词不准、文句不通、标点随意的现象却不鲜见。有些学生甚至到了第三学段,依然错字连篇、用词随意、标点不准,个别学生还会有通篇不加标点的现象。
一般来说,语言问题一定与语言积累有关,但在儿童作文中是他们未必如此。且不说他们可以动用的阅读积累有多少,就是他们从课文中所学的,曾熟背如流,甚至反复听默的那些词语文句,我们都很难在他们的作文中觅到踪影。曾有人感慨:别说读多少课外书了,就凭着从小学语文课本几百篇课文中积累到的,应付几百字的儿童作文就应毫无问题。
如此看来,小学作文中的语言问题,并不只是语言积累这么简单,更多的是斟酌语言,让语言文字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晰的意识与能力。
写作中的“逆向思维”,能确保整个写作的过程紧紧地围绕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它也能让斟酌词句、让语言准确而清晰成为写作的内在需求。
1.逆向思维,要求表达更清晰
写作中“逆向思维”的核心,是表达自己的生活感悟和真情实感。因为“有话要说”,所以才有努力说清楚、写明白的内在动力。
比如在上文“战胜自己”的写作中,因为学生内心的恐惧是真实强烈的,所以,他们会回忆并努力地描写那些让自己惊恐的情景。此时,哪怕老师不去刻意提示运用什么描写方法之类,他们也会自觉地去用,而且还要想办法让自己的表达尽量地清晰起来。在这篇作文中,许多孩子为了清楚地再现那些让自己害怕的情景,把水上木桥的构造、悬吊着木板的四根细索在微风中晃动的样子,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得淋漓尽致。
只有表达的需求强烈,写清楚、写明白的愿望才会强烈起来。
2.逆向思维,需要语言更准确
在“逆向思维”的支配下,整个写作的过程,包括材料的使用、段落的设置,所写的每一句话、所用的每一个词语,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为表达思想和情感服务的,并且一定要为表达得准确而清楚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要表达的内容是清晰的,“写什么”已不重要,最重要的、最需要努力的,便是“怎么写”——用什么样的句式、用什么样的语气、选用哪个词语、使用哪个标点符号才能准确地表达心中所想表达的意思。这,就是斟字酌句的过程。
下面是一个学生在“战胜自己”中写的一个句子:“我抓着柱子,先迈出一只脚在木板上一踩,木板动起来了,我赶紧把脚缩回来。”表面看,语言是通顺的,但是,离表达自己紧张害怕的心情还是有距离的。笔者是这样利用“逆向思维”原理引导孩子准确表达的:
师:你想通过这句话表达自己的什么心情?
生:害怕,紧张。
师:当时你真的很紧张是吗?回忆回忆当时的情景,再看看你写的这句话,你的这些动作有没有准确地表达出当时的紧张和害怕?从这个“踩”上,老师看到的不是害怕,而是勇敢。你当时的动作肯定不是这样的。对不对?
生:老师我知道怎么改了。
孩子马上进行了修改。修改后,这句话就变成了:“我用双手紧紧地抓住桥头的铁柱子,伸出一只脚,想先试探一下。我小心翼翼地用脚尖在木板上轻轻地一点,木板就摇晃起来,我就赶紧把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这是孩子紧紧地围绕着紧张害怕的心情而再现的当时情景。看得出孩子在字斟句酌。他用到了“紧紧地抓”“伸出”“试探”“小心翼翼”“脚尖”“轻轻”“一点”“摇晃”这些真实地反应紧张心情的词语。
“逆向思维”带来的效果是神奇的:通过逆向思维,让写作的内在动机不断地自我强化,让语言不再随意,让每个句子、每个词语都拥有了动机,斟酌语句便会成为每个孩子的自觉。这是任何外力的强迫都达不到的。
3.逆向思维,追求语言更鲜活
语言本没有鲜活不鲜活之分,凡是能够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准确地表达出对事物鲜明而独特的印象的语言,都应该是鲜活的语言。当然,鲜活的语言往往也是艺术化的语言,需要借助恰当的修辞和合理的手法等等。
如此看来,鲜活的语言,是在追求更准确、更清晰的表达境界中创造出来的。如果没有这样的语言追求,任何语言形式的训练、方法技巧的训练,都不会有效果。写作中不断强化“逆向思维”,也就是不断强化每个词句和标点、每个材料与细节的表达思想与情感的需要,也就会不断激发起让表达“更准确”“更清晰”的追求。在这一前提下,引领学生向着更高的表达效果去努力——如运用一些方法与技巧让表达更生动一些、情景感再强一些、给人留下的印象更深一些,也就顺理成章了。
比如上面那个孩子,强烈的表达欲望让孩子成功地完成了第一次修改,语言鲜活了许多,此时,也可以向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
师:为了要表现“困难”和“紧张”,除了如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之外,还可以借助其他的一些方法来突显这种困难和紧张。比如用上一些比喻或夸张,联想与想象等等。要不要再试试?
这是孩子修改的结果:“我想先试探一下。我小心翼翼地用脚尖在木板上轻轻地一点,木板就摇晃起来,就像荡秋千一样,我赶紧把伸出去的脚收了回来。”
再看下面一句:“我终于走过来了,是谁把我扶下来的,她跟我都说了些什么,我都不知道了,只感觉脑海里一片空白。”
孩子虽然只添加了一个比喻,只加了个心理描写,却生动地写出了过桥的危险和自己的心情,语言一下子就鲜活多了。
“逆向思维”只是为创造鲜活的语言提供了可能。要“让语言更鲜活”成为一种表达的追求,成为一种表达的技能与习惯,还需要依靠长期的训练和大量的写作实践。
三、写作的“逆向思维”原理给阅读教学的启示
写作的“逆向思维”原理,也为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
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是现代阅读教学所提倡的重要理念。而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一理念,必须经历以下两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通过阅读理解,弄清楚“写了什么”:阅读理解凭借的是语言文字、材料及其安排、表达方式;理解的目标重在解读文本内容、探索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第二个过程,是通过逆向思考,研究“怎样写”:以文章内容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为核心,探索作者在材料安排、表达方式上的选择,以及语言文字(包括标点符号)运用背后的奥秘。
现在,就以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跳水》一文的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借助“逆向思维”落实读写结合的意义。
(一)借助逆向思维:探究“构思之巧”
写作中的构思,一般要经过“写前构思大概框架”“边写边逐步完善”“写后查漏补缺”这几个过程。一切构思,都是为了让生活经历再现得更清楚、让思想情感表达得更明白、当然也得让别人看得更明白。表达的需要,决定了构思与表达的方式。
《跳水》一文的内容和写作意图,多数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就可以把握:主要内容是在孩子生命攸关的时刻,船长用枪逼迫孩子跳水,孩子最终得救。写作意图是表现船长处事果断、临危不乱的人物形象。在此基础上,老师就可以利用“逆向思维”的原理引领学生深入“怎样写”的探究。下面,是跟学生一起探索课文“构思”的过程:
1.该把写作重点放在哪
引领“逆向思考”:船长在危急关头处事果断、临危不乱的形象,是最让作者感动的。所以,他才要努力地来表现船长的这一形象。请同学们想一想,要表现船长镇定果断、临危不乱的形象,你认为应该把写作的重点放在哪儿,说说你的理由。
验证结论并鼓励:重点应该是“逼孩子跳水”和“孩子的危险”,而且在安排上,一定是先写“孩子的危险”再写“逼孩子跳水”。然后,让学生从文中找到这两个部分,以验证他们的判断,鼓励思考的热情,同时也顺理成章地引入对这两部分以及“孩子得救”这一结果的研究和学习。
2.该写好的还应有哪些
问题引领:通过这三段文字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孩子身处的“绝境”和船长“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也让我们知道是船长的“果断”救了孩子,写作的目的已经算是达到了。但是,如果作者只写这三段文字可以吗?该写的还有哪些?说说你们的想法,谈想法的时候,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也可以先抛开课文然后再从课文中寻找证据。
这是一个训练学生构思技能很有价值的话题,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相当热烈。下面,是学生思考的结果:
生1:还必须写好孩子是如何登上“桅杆的顶端”的。
生2:必须写猴子为什么会抢孩子的帽子。
生3:必须要写好二十多个水手们为什么会这么快就做好了救孩子的准备;
…………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这些设想,回到课文寻找依据,一一进行验证。
鼓励性小结:你们又和作家想到一块儿了,真了不起!大家想的这些,作者都非常巧妙地安排在文章中了。如果不仔细找,大概还发现不了!
3.开头原来这样妙
问题引领:文章构思,就得周全,既要想好重点的内容,还得想好与重点内容相关的因素,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交代,这样才能把事情写清楚,别人也才能读明白。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刚才的这些想法再来读一读文章开头一段,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构思的奥妙。
因为有了前面的思考、寻找、验证,学生们有了下面一些“惊人”的发现:
生1:“往回航行”就是回家,交代“环游世界”和“风平浪静”,说明这是一次远航,所以大家“都在甲板上”,也都很开心,才拿猴子“取乐”,让猴子“放肆”,这是让孩子走上“绝境”的直接原因。
生2:“都在甲板上”,也是结尾处二十几位勇敢的水手一起跳水救孩子的原因。
生3:这(生1所述情况)也是后面船长拿着枪出来的原因。他可能是想借这个机会打海鸟的。
生4:“水手们都在甲板上”,也是结尾“二十来个”水手一起跳水救孩子的原因;
生5:“风平浪静”,也是水手们很快救上孩子的原因;
…………
顺势小结:开头短短的几行文字,第一次读,觉得它只是交代了事件的起因。可当我们联系了全文,特别是联系文章的结尾之后再读,就发现里面大有文章,它包含的东西太多了,都是为下文服务的。开头原来这么巧妙!这就是作家构思的艺术。今后在阅读中,大家要格外关注文章的开头。
构思,是比较抽象的,对于多数孩子来说,构思很难做到全面周到,更难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向作家学构思,是一条捷径。教学中有的老师也会提问一些作品构思的问题,如“从哪里能看出船长的坚决果断”“哪些地方交代了孩子这么快就能获救的原因”等等,但严格说来,这还是阅读理解的范畴。运用“逆向思维”的原理探索作品的构思,可以让学生走入作家的内心世界,向作品、向作家学构思的目标才能落到实处。
(二)借助逆向思维,发现“语言之妙”
学生阅读理解最大的问题,就是理解不深刻,甚至是不准确。虽然我们提倡“多元解读”“个性化解读”,但是,准确理解语言文字,始终是阅读教学的目标。
所谓的“准确”理解,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语言文字本身(即字面)的意思,另一个就是它含着的意思,也就是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就必然要联系到作者写作的意图。阅读教学中利用“逆向思维”——即联系作者的意图,或作者当时的处境、心境等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
1.发现遣词造句之“妙”
《跳水》一文,用极为朴素的语言叙述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彰显出语言文字的魅力。而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只专注紧张有趣的情节,对表现这些情节的语言文字往往是忽视的。现代阅读教学,强调培养理解语言、感悟语言的能力与习惯。因此,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关注、斟酌、品味作者在遣词造句、表情达意方面的奥妙便十分重要。在探索“孩子如何走上绝境”时,笔者是这样引领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关注的:
搭建支架:从作家有意写出的几次“笑”,交代了孩子一步一步走向“绝境”的原因。你看,看似普通的一个词语,仔细琢磨,却藏着深意。其实,作者为了真实地再现孩子一步一步走上绝境的过程,还有意地使用了一些词语、一些句子。大家找找,看你还能发现哪些?说说你发现它们的理由。
在“支架”的示范和引领下,学生发现了下面这些词句:
“忽然跳”“哭笑不得”“眼巴巴”“好像故意逗他生气”“不但……还……”“气得脸都红了”“正要伸手”“一边……一边……”“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扭着身子,龇牙咧嘴做着怪样”“孩子气极了”……
朗读感悟:在学生讨论这些词句所表达的意境、作家使用这些词语的目的之后,再让学生在朗读中注意这些词句所表达的意境,朗读的效果立刻就生动了许多。
这样,通过“逆向思维”,联系作家写作的意图再来反观、品味作者所使用的语言文字,作家运用语言、遣词造句的匠心也就跃然纸上。学生在品味这些语言的同时,对语言文字的内涵、对表达意图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2.发现语言形式之妙
“辞以情发”,决定语言方式的,不只是内容,还有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特殊的思想情感,必然要通过特殊的语言形式去表达。所以,要感悟并探索语言形式的奥妙,就需要从“达意”“传情”的角度来探察,这些探索离开“逆向思维”的参与也是无法实现的。
《跳水》一文中船长逼孩子跳水一段写得特别精彩,特别是船长逼迫孩子跳水的语言,简短、明确、坚决果断。在深入学习这段文字、理解船长如此果断地逼孩子跳水的原因之后,便转入通过关注船长的语言方式体会人物形象的教学过程:
问题引领:请同学们再次阅读这段文字,读出船长危急时刻的坚决果断。然后把最能体现船长这一形象的句子标记出来。这些句子都有什么特点?(极其简短,语气强烈,使用感叹号)
对比发现:为了逼迫孩子马上跳水,你觉得船长还可以用其他说话方式吗?怎么说?再与船长的话比较一下,哪种说法效果最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朗读感悟:请大家齐声朗读这段文字,特别注意读好船长的话,读出简洁、明确、坚决和果断。
这样,船长在特殊情境中的特殊语言方式,及其所表达出的特殊内涵就能给学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逆向思维”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在写作中,其思维逻辑可以简单地表述为“为让情境再现得更清晰、表情达意更准确,应该怎样选材、应该怎样构思,使用怎样的语言(包括句式、用词或使用标点)”。
在阅读(指第二个过程探究“怎样写”)中,其思维逻辑可以表述为“这句话(包括词语、句子、句式和标点)、这个材料、这样构思(包括开头、结尾、材料安排与详略、拟题)对情境再现或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这与阅读的第一个过程完全不同,或者恰恰相反。但是,在经过反复训练之后,这两个过程完全可以在阅读中合二为一:读着语言文字(或材料),琢磨着表达的意图,再品味语言文字(或材料)表达的效果——读完全文理解作者表达意图之后,再回顾品味作品在选材、构思与语言表达方面的奥妙,同时也矫正之前理解上的偏差和错误。
这些原理,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常常也会使用,只是学生并不能熟练掌握,还不能成为他们阅读或写作的习惯。本文在这里专门对此展开论述,目的就是希望引起大家的关注,希望它早日变成学生们阅读与写作的自觉习惯,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