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于捕捉生成,才能成就精彩
2021-01-02◇聂闻
◇聂 闻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为主题组织编排课文,这一单元习作的主题是:我想对您说。
一次公开作文教学研讨活动中,执教者面对这一单元教学时,将课题确定为:我家还缺啥。随后,教者与学生在课堂上就“精神”与“物质”两大方面所缺的内容展开交流。课堂按执教者预设的进行,一切都算顺利。一节课上下来,感觉有点“风平浪静”。
“我想对您说”,如果从审题角度来讲,每个字都极为重要。“我”,指明是写作者本人,不是他人,限定这次习作只能用第一人称来写;“想”,表明这些要写的内容,是长期憋在心里的一种情感,借此机会要释放这种情感;“您”,是诉说的对象,是人,因为这个范围有些大,为了让这个对象集中或具象一些,也为了学生更有话说,教材编写者将它确定在家庭这样的社会单元之内;“说”,既是行为,又是内容,就是想表达却一直没有找机会一吐为快的话。这样分析下来,执教者将这次习作课题确定为“我家还缺啥”,其实是对习作要求创造性地发挥。因为,即便是对父母说心里话,其范围也很大,而将话题确定为“还缺啥”,不仅让教学内容更加聚焦,便于指导,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言说的积极性。这样来处理,这节课是容易出现教学亮点的,课堂却最终走向任务完成式的平淡。其实,这节课,至少两次游走在精彩的边缘,只是执教者没敢捕捉生成、借助生成,与精彩失之交臂。
课堂上,学生们交流言说的过程中,有个女孩说:“在我家里,我奶奶缺一副手套。”
面对孩子家的这一“缺”,执教者面带亲切的笑容,对孩子说:“老师知道你家缺啥了,你真是一个有孝心的孩子。”随后,便去提问下一个学生了。
巧的是,在习作成果展示环节,执教者选了这样一个习作片段来展示:每到冬天,看到爷爷出门干活时,总是穿着一双有洞的露着脚趾的鞋,脚趾被冻得红红的……
面对这样的内容,教者也只是停留在展示层面,展示完了也就过去了。
在“我家还缺啥”这个主题下教学,教者自身及写作者心里都应该达成这样一种共识:缺啥,“缺”的首先应是一种愿望;其次,这个愿望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或满足的。否则就没有了迫切性,所谓的“缺”也就失去了意义。这是教学的前提,师生所有的教学内容与过程,都应在这个前提下展开,才会让课堂的交流有效而集中。
如果在这个前提下进行教学,课堂上或作文里,能不能出现“我奶奶缺一副手套”“我爷爷缺一双棉鞋”这样的内容就成了一个问题。而问题的关键也正是在这里。有人会说,在当下家庭里,像这样的内容,应该是不真实的,只是孩子在课堂上为了取悦、讨好老师,才选择这样能“打动人心”的内容。如果真是如此,那就是学生在作文里用虚情假意来取悦于人,对这种现象应该正视,要给予必要的引导,引导的过程就是课堂精彩出现的时刻。如果,这两个孩子交流的情况是真的呢?那就更是这节课的精彩所在了。的确,在当下家庭里,无论是一双手套,还是一双棉鞋,都不应该是一个家庭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如果真是现实情况的话,那绝对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一个家庭里,如果公婆与儿子一家生活在一起,而儿子一家又收入有限,或是没有经济来源,出现任何状况都是有可能的。为了减少一切能节省的开支,奶奶舍不得买一双手套、爷爷穿着破棉鞋出门,都是有可能的。这种情况是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但就是舍不得花不必要的钱。这样的家庭,虽然经济上拮据,但温馨有奔头。如果,奶奶想要一副手套,爷爷也想穿一双新的棉鞋,可就是得不到呢?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这种现象,子女不孝顺,对待老人十分吝啬。虽然这是极其个别的现象,但是确实存在。如果是后者,那无论是“我家还缺啥”还是“我想对您说”,不都是绝佳的素材与内容吗?或许一扇精彩的、抒写孩子真情实感的写作之门就能由此打开。
孩子写出这样的内容之后,作为教者,也可就此问题和学生探讨交流:现在,你们是孩子。作为孩子,不少情况下确实无力干预或左右父母的事情。但总有一天,男孩要做丈夫,女孩要做妻子。当你们长大后,成为你们现在爸爸或妈妈的角色后,你们该怎样,会怎样对待已经年迈的双亲?如果教者能抛出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就让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了,让这节课有了它独特的价值与意义,而不单纯的是一次习作课。
当然,教者若敢于这样捕捉生成,是建立在其平日里就有思考习惯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其对教学内容的敏感之上,是建立在其有足够胆识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其对课堂能够很好驾驭的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其教学机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