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幼儿足球发展,有效促进足球教学的研究

2021-01-01吴征宇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1期
关键词:运动技能

【摘要】足球运动是孩子们非常喜爱的一项户外运动。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互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巧,促进幼儿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对其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促进。同时,幼儿参与足球游戏还能促进相互合作,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有效提高抗挫折水平。

【关键词】幼儿足球;运动技能;相互合作

作者简介:吴征宇(1999.08-),女,江苏省启东市北新幼儿园。

随着国家对足球运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将足球运动引入校本课程,但是幼儿园教师对足球运动缺少专业引领,常常导致足球教学陷入误区。有的幼儿园虽然引进了男教师,男教师对足球技能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幼儿的教育方式缺少系统的学习,导致一些幼儿怕上足球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足球运动是一项很好的户外运动,孩子们在与足球的互动中,掌握各种运动技巧,促进大脑与智力的发展,对其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以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会有所促进。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该如何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组织好足球教学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了解足球的历史,培养幼儿对足球运动的喜爱

足球在我国古代叫蹴鞠,许多古装剧里都有蹴鞠的情节。教师可以播放一些足球比赛的视频,让孩子们在欣赏中逐渐了解足球比赛的规则,懂得一些足球运动的基本技能。

比如一次在观看《足球小子》视频时,琪琪提出问题:“足球是不是只能用脚踢?”一石激起千层浪。萌萌仔仔细细地观看视频后,提出不同见解:“不对,足球也可以用胳膊肘挡。”运运也举起小手回答:“老师,我发现有一个运动员用腰顶足球的。”“是的是的,我发现高个子的那个运动员还用头顶足球呢!”孩子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大家把目光投向教师。教师笑着回答:“你们眼睛真亮,足球除了用脚踢,还可以用除手之外的其他部位碰触球。”对于足球规则的讲解,一味地灌输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反感,但是让孩子们自己在欣赏中了解足球规则,熟悉足球的各项要求,不仅能提高幼儿学习足球的积极性,而且能让幼儿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求知,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主能动性。

二、运用游戏形式,提高幼儿的足球技能

幼儿身体正在发育,幼儿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游戏。因此,教师在组织足球教学的时候应该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创设多样的游戏情境,让幼儿主动与足球进行各种互动,以提高幼儿的足球技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学习用脚踢球的几种常见方法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教师可以设计“赶小猪”游戏,将足球比作小猪,用小棒将足球向某一地点赶去,锻炼幼儿跑的能力和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中班幼儿除了拍球以外,还可以两人相互间抛接球、踢球、抢球,一只足球,孩子们往往能想出多种玩法。到了大班中期,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指导幼儿正确地踢球、点球、射球。

比如教幼儿脚弓推射,教师可以示范讲解脚弓推射的要领,用脚弓推球前进,对准足球中下部,看好目标然后射球,这样目标方向精确度高,比较容易命中目标。当幼儿学会脚弓推球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两两合作,你脚弓推球射给我,我脚弓推球射给你。在幼儿掌握基本要求后,两人间可以拉大距离,增加难度,在挑战中获得技能的提高,体验成功的快乐。

练习正脚背射球时,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比如在游戏“帮帮小兔子”中,小兔拔了许多胡萝卜,可以把球当成胡萝卜,幼儿扮演兔子用脚背射球,将胡萝卜踢进水池,教师则扮演兔妈妈捞起洗干净的胡萝卜,大家一起分享游戏的快乐。这样,幼儿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了正确的踢球技巧。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球类游戏

开展足球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球类活动的兴趣,不在于培养幼儿的专项技术。因此,教师应该把足球作为运动锻炼的一种形式,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创设多种形式的球类活动,促进幼儿体质的发展。比如在小班足球游戏“开汽车”中,幼儿推着球儿跑,踢着球儿走。幼儿玩时,教师播放相应活泼的音乐,让孩子们听音乐“开火车”,节奏快就开快点,节奏慢就开慢点,要求“汽车”间不能撞车,提高幼儿的控球能力。这样将运球与停球的技能巧妙融入游戏情境中,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而且发展了幼儿身体的灵敏性、身体各部位的协调能力等。

又比如教师鼓励幼儿想出球的多种玩法:“我们的小脚可以怎么玩球呢?”孩子们想出了用脚踢球,双脚交叉踩球,设置障碍物踢着球走,把球放在屁股下面当凳子坐,把球放在头顶上、双臂间玩平衡游戏,用手拍球,边走边拍球,抛接球,滚球,控制球转体接球,抢球游戏等。多种形式的趣味性球类活动,不仅拓宽了幼儿的眼界,促进了幼儿思维发展,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為将来我国足球的发展培养了足球迷,奠定了足球基础。

三、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足球运动

幼儿足球运动虽然有一定的规则,但是重在兴趣的培养。足球场地可以是平坦的操场,孩子们练习踢球、传球、运球、射球等技巧;也可以是竹林间、树林间,孩子们玩障碍运球,这时候山坡上的石头、树林间的小树就是现成的障碍物,孩子们在林间踢球、滚球、玩球,体验在自然环境中玩球的快乐。

有的幼儿园林间有树桩,教师可以提醒幼儿绕“桩”运球、传球;有的幼儿园有小土坡,教师可以提醒幼儿推球上坡,踢球下坡,或是放置纸箱做成的小房子,请幼儿把球踢进小房子里,这样进行有目标的踢球运动,便于幼儿练习准头;有的幼儿园既有草地,也有橡胶跑道,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不同的地方踢球、玩球,体验不同的场地对玩球有什么影响,让幼儿探索出最佳踢球场地。此外,教师也可以创设“小熊射球”“小猴运球”等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在拟人化的情境中不断探索踢球的力度、踢球的方向以及运用脚的哪个部位踢球合适等。

对于有专门场地的幼儿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邀请专门的足球运动员或者教练员为孩子们开讲座,讲解足球比赛规则,带领孩子们观看足球场地中哪条线代表什么,有什么意义,让孩子们详细了解足球比赛规则,树立努力锻炼,争取参加足球比赛的美好愿望。

对于没有专门场地的幼儿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现有材料开展足球类比赛小游戏。比如没有球门怎么办呢?教师可以用渔网和树枝搭建球门,也可以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做一个球门。有的孩子搬来两张小椅子,在上面架设一条竹竿做成球门;有的孩子运来轮胎当球门。不同的球门由于空间大小不同,对射门技术的要求不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能力与需求,选取自己喜欢的球门玩射门的游戏。

因地制宜,开展适宜的足球游戏活动,尊重幼儿的学习需求,支持幼儿的想法,培养幼儿对足球的兴趣,调动幼儿玩足球的积极性,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幼儿直接感知球的各种特性,实地探索足球的多种玩法,亲身体验足球的娱乐性与竞技性,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增强幼儿体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提供帮助。

要注意的是,幼儿足球不同于成人足球,内容选择上要依据幼儿的动作发展特点,不能要求幼儿完成超出他们“最近发展区”的内容。同时,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机械、枯燥的训练技能也不适合幼儿。

四、加强安保要求,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足球是一项需要意志努力做支撑的活动,幼儿奔跑跳跃需要消耗体力,幼儿玩球、踢球、运球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幼儿参与足球游戏,相互碰撞在所难免。为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有必要教幼儿灵活闪躲危险的能力,看到危险来临,及时躲避,不要为了争球、抢球伤害他人,不能做危险动作等。

在幼儿开展足球运动之前,教师应提醒幼儿换上宽松的衣服,运动鞋方便透气,也需要防滑。有条件参加正式少儿足球比赛的幼儿,需要购买专用的足球运动鞋,专用足球运动鞋有防滑钉,能防止幼儿滑倒。在进行足球运动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一些热身运动,比如听音乐做动作,做简单的体操等,让幼儿的身体逐渐苏醒;也可以组织体育游戏如“钻山洞”“贴烧饼”等,等幼儿逐渐适应室外温度,心率和体温上升时,再逐渐开展各种足球活动。这样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身体渐入佳境,既符合幼儿的学习特点,又能防止肌肉损伤,有效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当幼儿表现疲惫时,及时让幼儿休息,补充水分。足球运动一般运动量都比较大,因此运动后教师要提醒幼儿喝淡盐开水,多次少饮,逐渐补充为宜,切莫一次大量饮水。

足球运动是一项全身心锻炼的体育活动。幼儿玩足球,不仅能增强身体的灵活性,而且在力量、耐力、速度、柔韧性、平衡能力、运动感觉等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幼儿足球游戏可以是个人形式,也可以是小组形式,能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还能提高幼儿的抗挫折水平。

五、在足球运动中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孩子们在激烈的足球比赛中,注意力高度集中,全身心投入到足球比赛中,走,跑,跳,在为己方创造进球机会的同时,还要预防他方的侵入。因此,足球比的是耐力,比的是意志,比的是精神。

(一)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合作水平

足球比赛讲求团队协作。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足球练习中有意识地创设合作机会,培养幼儿之间的默契,为其将来参加足球比赛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在运球游戏中,教师鼓励幼儿两两运球,你踢给我,我踢给你;当幼儿掌握控球能力时,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设置障碍物,让两人越过障碍物进行运球游戏,使幼儿不断挑战自我,对足球保持持续不断的兴趣。当幼儿的运球技巧熟练后,可以请两组幼儿分别合作抢一只足球,在小组比赛中激发幼儿的足球热情,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提高幼儿间的合作水平。

(二)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意志品质

足球比赛时间有一定的规定。在日常的足球练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提高幼儿的体能,组织一些长跑类游戏,让幼儿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懂得在运动中调节身体,锻炼意志,提高耐力。比如教师每天早晨带孩子们围着操场跑圈,中途不允许停下,让幼儿懂得坚持的重要性。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努力坚持,用坚强的意志努力克服,困难就会迎刃而解。

(三)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互助品质

在足球练习与比赛中,常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突发状况。遇到突发情况时,最能体现同伴的温情。比如班上一个叫圆圆的孩子在一次脚背运球活动中,脚下不注意,摔倒在地,爬不起来。旁边的远远看见了,急忙跑过去,扶起了圆圆。赶紧跑来的乐乐也嘘寒问暖:“圆圆,怎么摔了?疼吗?我来帮你揉揉吧!”圆圆指了指脚踝,乐乐弯下腰帮着揉,圆圆的眼泪渐渐止住了。不一会儿,大家又一起玩起足球来。

足球游戏中的温情小案例还有许多。对于这些案例,教师可以利用游戏评价,肯定幼儿互帮互助的行为,让德育之花盛开在这些日常小事中,让大家感到幼儿园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四)利用足球游戏,提高幼儿的抗挫折水平

足球游戏与足球比赛,有竞争,就会有输赢。面对胜利,不要嘲笑他人,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永远是赢家,面对失败,更要鼓起勇气,扬起战斗的风帆,努力进取。当别人休息时,自己坚持练习,只有在一次次磨合中,队员们的默契才能渐渐养成,只有在压力下,进步才会更大。因此,教师要做幼儿精神的引导者,开导幼儿,让他们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化失败为动力,帮助他们逐渐建立强大的内心,提高抗挫折水平。

(五)利用足球运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一个班集体凝聚力与向心力的强弱关系到班级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教师要利用日常教育活动,加强对班级幼儿的思想教育,将集体教育渗透进幼儿生活与学习的点点滴滴之中。比如在足球运动中,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相互学习踢足球的技能,开展“小老师”游戏活动,让踢足球优秀的幼儿发挥特长,帮助身边的同伴提高足球技能。教师也可以开展足球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增强幼儿的荣誉意识。当幼儿的足球技能与幼儿之间的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鼓勵幼儿参与班级之间的足球比赛,从运球、进球开始,用竞赛增强幼儿的班级荣誉感。竞争与合作相辅相成,参赛的幼儿会为了班级荣誉奋勇向前,其他幼儿也会为本班的参赛人员欢呼喝彩。有的孩子还会主动为参赛的队员准备好毛巾、温开水、小椅子等,用自己的力量为参赛人员做好服务。只有全班幼儿齐心协力,团结合作,舍小我求大我,班级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才能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发展与增强。

有时一个小组的比赛可能会因为某一队员的失误导致失败。教师要做好幼儿的思想引导工作,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思考,正确对待同伴的失误,不怨恨,不埋怨,学会宽容与谅解,使得失误的幼儿能重拾信心,积极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从而更好地配合队伍,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足球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会在一次次足球活动中得到增强。

总之,在幼儿园足球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创设情景化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提高控球水平。同时,教师要鼓励幼儿创造性地玩足球,想出足球的多种玩法,让幼儿自由、自主、愉悦地参与足球运动,在玩中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感受,促进幼儿身心协调发展,为中国足球的未来培养人才。

【参考文献】

[1]吕丹丹.幼儿园足球游戏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0(30):58.

猜你喜欢

运动技能
提高学生体育课学习的质量
精心设计情景 引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
提升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实践探索
田径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运用探讨
小学体育课运动技能教学游戏化案例的研究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运动技能学习评价现状调查
善用评价策略,发展运动技能
高中生篮球运动技能提升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