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身心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影响分析

2021-01-01孙作梅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8期
关键词:老年慢阻肺生活质量

孙作梅

【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身心护理应用于老年慢阻肺患者对其焦虑、抑郁评分、生活质量、动脉血氧分压的改善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 7月至2020年 12月 60例因慢阻肺疾病而在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n =30)、观察组实施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n =30),探究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生活质量(心理功能、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功能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更低(P <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质量明显更高(P <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数据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 <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无明显差异(P >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给功能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結论:对慢阻肺患者实施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均得到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及时疏解,生活质量大幅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综合性身心护理;老年慢阻肺;生活质量;改善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8-0137-02

慢阻肺是一种具有较高致死率的呼吸道疾病,由于老年群体免疫力低下,所以老年人为发病的主要人群,该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会导致呼吸睡眠障碍、继发性红细胞增多、慢性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1]。所以在对老年慢阻肺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尤为重要,尤其是综合性身心护理,可以减少老年患者出现的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自护意识,改善干预结局[2]。本文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60例因慢阻肺疾病而在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对综合性身心护理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加以分析和比较,详情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 12月,纳入60例因慢阻肺疾病而在善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n =30)和观察组(n =30)。对照组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5 例,年龄最小65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71.50±0.2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最小67岁,最大78 岁,平均年龄(72.50±0.22)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后,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老年慢阻肺疾病判定标准;(2)此次研究的相关内容患者均知情并属于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脏器损伤者;(2)配合度、依从性差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用药指导、病情监测以及健康宣教等。

观察组实施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1)语言沟通。当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主动交流,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在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等进行详细了解,同时带患者熟悉治疗的环境。(2)心理护理。慢阻肺病情易反复,使得老年患者出现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通过听音乐、看书等,转移自身不良注意力,提升治疗信心。(3)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住院接受治疗和护理是短暂的,出院后的自我护理是长期的,责任护士要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意识,才能更好的巩固疗效、防止复康发、提高后续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抑郁、焦虑等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不良情绪评分表进行评测。

(2)生活质量。包括心理、生理、社会功能以及物质生活,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数据进行评测。

(3)动脉血氧分压。轻度缺氧表示10.7~9.33kPa(80~70mmHg);中度缺氧表示9.33~8.0 kPa(低于 70~60 mmHg);重度缺氧表示8.0 kPa(低于 60mmHg);呼吸衰竭表示7.32 kPa(低于55 mmHg);有生命危险一般为4 kPa(低于30 mmHg)。

(4)肺功能。最高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用力肺活量(FVC)、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用 t 检验,当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数据对比

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较,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数据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质量明显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对比

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数据经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动脉血氧分压明显更优(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肺功能数据对比

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给功能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讨论

慢阻肺是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当患者出现慢阻肺时,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受限,以及气道慢性阻塞等[3-4]。诱发患者出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与患者呼吸有害气体以及颗粒物,从而导致患者肺部出现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5]。若患者在确诊慢阻肺时,还没有得到有效治疗,随着疾病发展,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肺功能衰竭,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严重影响[6]。目前对于慢阻肺疾病常见治疗方法为机械通气、药物等综合治疗,但部分患者由于受到疾病影响,因此导致患者治疗配合度不高,这就需要对患者实施相应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提升患者治疗效果[7]。

本研究显示,对慢阻肺老年患者实施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前两组不良情绪经比较,数据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明显更低(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之间不存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质量明显更高(P<0.05);干预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给功能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通过语言沟通让患者在入院后可以更好的适应治疗环境,再及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提升了患者的治疗信心,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治疗,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护意识,改善患者预后水平[8]。

综上所述,在老年慢阻肺患者中实施综合性身心护理干预,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及肺功能相关指标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崔凯铭,张蓉. 综合管理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中重度 COPD 患者稳定期的影响[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20,31(3):132-135.

[2]王家艳.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8):139-141.

[3]彭燕飞,陈卓莲,陈志锋,等. 基于心理干预的综合护理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7):919-923.

[4]孙瑾,王心怡.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生活质量及运动功能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4):124-126.

[5]滕小华,郭建英.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分析和延续性护理干预措施[J].中国全科医学,2019,22(S2):211-213.

[6]张继华,张丽琼,杨耀鹏,等. 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J].中华医学杂志,2020,100(2):110-115.

[7]赵俊,赵燕,宋亚华. 延续照护方案对老年慢阻肺患者主观幸福感,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0,44(10):161-162.

[8]刘毓英,韩洁,王红,等.PDCA 循环管理对慢阻肺患者呼吸,运动功能及生命質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9,43(3):133-134.

(收稿日期:2021-04-07)

猜你喜欢

老年慢阻肺生活质量
临床护理干预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
社区老年慢阻肺的健康指导
复方丹参滴丸对老年慢阻肺患者治疗的效果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胸腺五肽结合抗生素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