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张清单管两地

2021-01-01宋婷婷

公民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河湖两地重庆市

宋婷婷

针对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重庆以出台法规性决定的形式与四川制定条例的形式进行协同,是一次协同立法的探索创新。

我市出台的《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決定》共17条,划定了适用范围,规定了协同原则,明确建立协调机制,还规范了协同内容。

该决定从信息共享、生态保护补偿协同、专项规划编制协同、水污染治理协同、水生态修复协同、水资源保护协同、标准协同、监测协同、河湖长协同、应急协同、执法协同、司法协同、人大监督协同13个方面,对川渝两地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共标、共建、共治、共管作出了详细规定。

该决定还规定,重庆市人民政府应当推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监测、统一责任、统一防治措施的要求,推进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

在河湖长协同方面,该决定规定,重庆市和相关区县人民政府会同四川省同级人民政府建立嘉陵江流域联合河湖长制,定期开展跨界河流联合巡河工作。市级河湖长每年至少开展一次联合巡河,区县级河湖长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联合巡河。市人大城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两地人大根据各自实际,协商后确定的联合巡河次数,规定得如此明确,是为了把工作做实,让法规更好落地。

在人大监督协同方面,该决定规定,重庆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建立监督协作机制,协同开展执法检查、视察、专题调研等活动,加强对决定执行情况的监督。市人大城环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也是两地人大共同协商后确定的,表明了两地人大做好这件事情的共同决心和愿景。

据悉,《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共分为规划管理、资源保护、污染防治、区域协作等九个章节。其中,该条例中的“区域协作”专章,与我市出台的决定紧密衔接,也对上述内容进行了明确规定。

重庆市人大城环委主任委员屠锐介绍,此次协同立法,有利于统筹两地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统一流域治理和资源保护标准,通过信息互通、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等措施,实现“一张清单管两地”。这既是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表现,又是川渝两地共同担负上游责任共同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实际行动。

据介绍,为了督促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立法落实落地,川渝两省市人大常委会商议,在2022年年底前联合开展执法检查,对协调机制的运行、联合巡河的情况、信息共享系统的建立、监测网络体系的完善、生态环境地方标准的统一等逐一进行检查,共筑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

猜你喜欢

河湖两地重庆市
水清岸绿生态美
川渝杂技同献艺 两地联袂创品牌
邯郸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民间河长”
《富春山居图》为什么会分隔两地?等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 2020年立法计划
打造河湖长制“武汉样板”
我省一大批重要河湖水质达近30年来最好水平
重庆新一届地方国家机构领导名单
重庆市首届市民健康知识有奖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