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文化导论》译后记

2021-01-01陈亚妮

书屋 2021年12期
关键词:自性良知瑜伽

陈亚妮

我接触印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应该是缘于对瑜伽的习练。起初,我也和大部分人一样,只是将瑜伽作为锻炼和解压的一项运动而已。后来,接触瑜伽的经典,了解了一些瑜伽的哲学,才对它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而探入印度的智慧传统,则要缘于瑜伽学院的一堂哲学课,那就是闻中老师讲的《薄伽梵歌》。闻中老师对印度哲学有著深刻而独到的见解,偶尔还会跃至中国哲学的高峰,与印度哲学融会贯通,侃侃而谈,如春风化雨,滋养了我心中的哲学之幼芽的萌蘖,堪谓幸运。

而翻译此书,似乎也是一个很不经意的允诺。当时,闻中老师只说有一本书极好,希望能够早日问世,嘱咐我译完第一部分。我也不曾多想,爽快答应,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愚勇,利用几个月的时间将其译毕,其中似乎也有神助。翻译的过程无疑是享受的,是开蒙启智的,也越发知道此书的重要意义。

此书是对印度文化与思想的鸟瞰式通览,规模虽小,却义理纯正,在印度广受推崇,一再重版,属于最为畅销的文化导论之一,当时的总统拉达克里希南(Radakrishnan)专门制序一篇,故也尤其值得推荐给中国的学人。正如闻中老师所言,自古以来,人们误以为印度是宗教之国,殊不知实为智慧之地、正法之田,通常,宗教容易堕落为迷信,而正法,却时时皆在提澌精神,让人儆醒于夜色的披覆之中,而不颓废,不自弃,恒在叩问着自我的本质,精气浩荡,就此中要旨,此书作为印度文化的普及性读物,令人耳目一新,颇有启示。

即使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算起,中印文化也有两千年的交流史了,而佛教自传入中国之日起,就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学习印度文化意义重大,其一,为知人,全面地了解我们的邻友;其二,为知己,更好地深入中华文化;其三,为我所用,发扬与光大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

众所周知,中印文化在历史上的交流,最频繁的当数佛教的僧俗往来,可是在当代社会,若想要透过佛教来了解印度,无疑是过时和不恰当的。自商羯罗大师借由他的天才雄辩,一举击败佛教的僧侣之后,佛教在印度基本上销声匿迹,商羯罗则被认为是湿婆的化身,重新确立了吠陀的权威,直至今日,吠陀的主流地位依旧不可撼动。所以,在佛教文化的背景下来理解当代的印度,大概类似于在宗祠文化的氛围中来解读当今的中国,怎一个尴尬了得。

近几年,瑜伽在中国流传甚广,但一般只是作为一项休闲运动,大众尚未意识到瑜伽在生命维度的深广含义,此书详细介绍了四大瑜伽,正是印度文化中极其重要的解脱之法,含摄俗谛与真谛,颇有深入的价值。瑜伽的词根是Yuj,该词在《梨俱吠陀》中的原意是给牛马套上驭具,后转意为联结、冥想等意思,一般来说,瑜伽指的是心意和精神的集中。帕坦伽利的《瑜伽经》开头便指出:“现在开始教导瑜伽。瑜伽是控制心的波动。”可以说,瑜伽是一门关于“心”与“控驭心”的学问。

帕坦伽利的瑜伽理论采用数论派的哲学架构,讲的是原质和原人的分离,以得解脱。此书的阐释代不乏人,故而也深受印度的主流哲学——吠檀多思想的影响,最后,瑜伽的境界也指向了吠檀多的“梵我一如”的境界,臻达自由,尽管瑜伽在不同哲学流派中的解释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得解脱。

说到解脱,很多人可能会认为与己无关。其实不然,正如书中说:“圣典认为解脱是每个人都应达到的目标。实际上,每个人都极度迫切地需要解脱。只是可能他自己没有意识到。”就像佛陀“四圣谛”的第一谛是苦的真理,而离苦得解脱的第一步,是面对实相,知道痛苦的存在。不光是那些切身的、明显的痛苦,更本质的苦,则源自无明,源自对自我的错误认知。印度文化中的那些个神灵世界,也不应从神秘学的角度来解读,在我看来,世间最大的魔鬼只是“心魔”,瑜伽正是使心得以控制,转“魔性”为“神性”的伟大过程。

儒家之仁心,道家之道心,禅宗之禅心,与瑜伽追求的自由喜乐的心境,究竟来讲是一脉相通的。佛陀开启了佛教智慧,而了解过佛陀生平的学者一定会发现,吠陀经典深深影响了早年的佛陀,吠陀智慧对佛陀思想的萌芽与成熟功不可没,佛教用语和吠陀经典中的许多梵文词的文义也是通用的。从根源处把握佛教的见地和智慧,也许避不开印度教思想的理解和深入。

中国本土发展出来的禅宗,讲究“渐悟”或“顿悟”与“立地成佛”,皆认为佛性本来内秉于人,否则,再如何努力也不能成佛。正如慧能所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里的“自性”,大体可对应于印度文化中的真我——阿特曼(Atman)。阿特曼存在于每一个人的心中,只是因为无明的蒙蔽,我们才领会不到他。于是,才有了这些吠陀经典念兹在兹的对“阿特曼”的“亲证”。

再譬如,书中的这段话:“吠陀信仰教导我们:神存在于每一造物之中,事实上,他无处不在。但是,神秘的力量摩耶为自性的知识盖上了无明的面纱。一切的生灵要用自己的努力一点一点祛除这层面纱。”此处所言的“神”,与老庄的“道”,与阳明先生讲的“良知本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庄子的《知北游》中,庄子曾如是答东郭子:道无处不在。它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道或神性,无所不在,无处不是,只是在更美好的事物表达得更加完全而已。亦如阳明先生所云:“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但人不知存,则有时而或放耳;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但人不知察,则有时而或蔽耳。”

此心光明,如如不动,时有昏塞,并非良知不明,实乃良知被遮蔽而已。阳明先生未说明是什么遮蔽了良知,而吠陀经典给出了答案:正是摩耶与无明的面纱。直揭心源,令人恍悟之下心生无上之欢喜。

就我自己而言,我其实是通过印度的哲学才略微领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印度经典常以对答的方式,或寓言的故事为形式展开,浅显的语言中蕴含着深邃的哲理,又孜孜不倦地用各种方式提醒我们:“彼即尔。”甚为恳切,令人感动。而禅宗的“参话头”,道家吊诡式的“梦中梦”的解说方式等,虽然高明,却不易理解和传播,而且各家的解释不一,常出现鱼龙混杂、真假莫辨的迷局。

我们热爱现世的安稳,只是常常被生离死别打破,那么书中提到的行动瑜伽、智慧瑜伽和奉爱瑜伽,正是入世得平安的三大法宝。在《薄伽梵歌》那里,克里希纳则以三大瑜伽来教导陷入怯懦、准备回避战斗的阿周那,而人世的生活就像那一场正法之战,剑拔弩张,无容逃避,唯有带着勇气、智慧和爱,躬身入局,才是人世的正道,“俱卢之野”正是命运之喻像。

瑜伽在中国的盛行,也许预示着我们了解印度文化的最好契机,中印文化的再次相遇,一定会像电光与火石的相撞,让人心潮澎湃。正所谓“建中立极,知几达变”,中华文化包罗万象,只是需要正确地认识与应对外来的优秀文化,定能将其化为我们自己文化的一部分,为己所用,发扬光大。

为不辜负闻中老师的一番信任,在翻译时亦时时用心,对不确定之处仔细斟酌、查证和询问。为确保翻译用词之妥当,行文叙述之流畅,概念表达之清晰,我对全书再做了一字一句的深入核对。然后,交由闻中老师进行整体的校订。这些工作是为了尽量减少翻译错误,希望准确传达印度文化的精神,让读者更好地受益于此书蕴含的真知灼见。

但是,物忌全胜,事忌全美,故而纵然尽心竭力,仍不免种种疏漏,还望读者批评指正。愿此书助成中国的学人通览印度文化,愿我们都能扩大心灵的边界,收获生命的澄明。

猜你喜欢

自性良知瑜伽
重思慧能的“自性”
——从体、相、用出发
Hello White瑜伽馆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如何读《坛经》
良知
练瑜伽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六祖《坛经》开示语新解
“良知”的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