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域美好生活的生态路径

2021-01-01陈辉王晨

书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县域内涵公园

陈辉 王晨

史云贵先生的《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测评》以绿色发展为导向,将绿色治理、县级政府治理和县域公园城市作为分析核心,围绕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测评进行了系统的探讨。作者从目标引领、体系构建、机制运行、政策推动、文化培育、质量测评六个维度深度剖析了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的内在逻辑,透过社会调查和实证分析,构建了“县级绿色治理体系与质量测评”的研究框架和运行方式。该书既有实践层面的问题发现与经验探索,又兼具理论层面的系统梳理与模式建构,为人们深刻认识和推进县级政府绿色治理提供了崭新的窗口。

理念内涵在认知领域的廓清是我们进行某种实践的逻辑起点。“绿色治理”“绿色行政”“綠色发展”等这些概念虽然经常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但是对这些概念有系统认识的并不多见,学术界对其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生态环境”治理这一视角,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治理的丰富内涵。作者从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元视角,以超越生态环境治理的视域来探究治理的“绿色化”问题。具体而言,绪论部分对绿色治理及其相近概念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系统的述评,然后在第一章从不同时期治理的逻辑理路出发,用颜色概括出一条广义治理的发展轨迹,从这个轨迹中可以清晰地看出绿色治理的演变历程,使读者对绿色治理形成宏观认知。作者从“主体—资源—对象”维度、“目标—过程—结果”链条及“微观—中观—宏观”层级对绿色治理的内涵进行了立体化的刨析,使绿色治理的理论充满解释力和应用性。毋庸讳言,在同类研究中,作者对绿色治理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对“县级政府治理”“绿色治理”等进行的单方面研究,对“绿色治理”和“公园城市”的相关研究也较为匮乏,三者间的综合研究成果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可供参考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十分稀缺。该书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展现出宽广学术视野。正如年鉴学派马克·布洛赫所言,绝不让基本特点消失在次要内容的混沌体中。作者遵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进路,从善治、绿色治理、绿色发展、复杂适应系统以及社会质量中探寻学理支撑。通过对这些理论的运用以及大量的事件调查和实证分析,作者构建了“要素—运行—评估”的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结构分析框架,并在县级政府绿色治理实践中验证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从而及时进行修正,使绿色治理体系有效性大为增强。

回应现实是学术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下随着社会矛盾的转变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县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如何实现县域人民的美好生活无疑是重大而紧迫的现实问题。从这个问题出发,该书以美好生活为蓝图,绿色治理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县域公园城市的建设理念,使“美好生活”的概念变得具象化,公园城市作为美好生活的实现途径和现实载体。该书赋予了公园城市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是生态景观层面的概念,还拥有公共管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支撑。公园城市是一种“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的新型城市形态。同时,作者又根据“县域”这一绿色治理实践场域的特点,进一步探索县域公园城市的内涵,强调美丽乡村对公园城市的功能价值,提出县域公园城市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态、人文相融的城乡命运共同体。作者试图找到一条以县域公园城市实现县域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性路径,这既对当前“后脱贫”时代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也是对于古代“天人合一”的现实观照。

当然,作为国内首部系统研究县级政府绿色治理的著作,在其具有开创性贡献的同时,也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和机制运行构建的实践性、县级政府绿色治理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操作性,与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尚存有一定的距离,这确实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深入探讨。

罗伯特·考克斯曾指出,未来无法预见,但我们却能够构建一些有助于未来的知识,从而引导事物在众多貌似可行方案中,朝一个较满意的方向发展。对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建构和质量测评的深入探讨,有助于深化人们对绿色治理视域下政府治理模式以及县域发展的新理解,为美好生活的实现点明了一条可能的现实路径。

(史云贵:《县级政府绿色治理体系构建与质量测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版)

猜你喜欢

县域内涵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在公园里玩
挖掘习题的内涵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一见如故
一项县域中招政策的回顾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