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模式在农村老年慢性病干预实践中的应用分析

2021-01-01余睿莫秀献韦莹戴竹君张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2期
关键词:农村

余睿 莫秀献 韦莹 戴竹君 张洋

【摘要】目的:探究医养结合模式在农村老年慢性病干预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医疗服务,观察组采用医养结合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服务满意度、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生理功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识、自我管理、依从性、生活能力管理评分分别为(88.26±2.14)分、(89.26±2.10)分、(90.10±2.41)分、(76.36±2.14)分,效果优于对照组(73.02±2.69)分、(74.15±2.10)分、(75.62±2.48)分、(51.02±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医养结合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且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养结合模式;农村;老年慢性病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2-0208-02

老年人慢性病发病率比较高,而对于农村老年患者,由于缺乏相应的管理,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影响到治疗效果。近些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农村老年人养老就医问题也越来越突出[1-2]。老年患者主要存在的慢性病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精神系统等相关疾病,主要涉及大脑、五官、关节、胰腺、心脏等,如果没有加强管理,很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农村老年患者来说,不仅需要加强治疗方面的重视,同时还需要提供更优质的管理服务[3]。在管理中实施人文关怀,帮助患者疏导负面情绪,并细心体贴患者,满足患者的需求。医养结合管理模式是近些年提出的一种新型管理方法,通过医养结合管理方式,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4]。本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将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1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58~79(67.23±2.10)岁。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57~78(66.71±2.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年龄大于55岁,患者认知功能良好,能够有效交流;(2)患者合并基础慢性疾病;(3)除疾病影响外,患者各项身体指标正常;(4)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长期卧床患者;(2)意识不清晰或存在交流障碍患者;(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肾病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医疗管理和服务方法,每天测量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等,并分析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和进展程度,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另外,需要对患者进行有关疾病的基础知识教育,并引导患者遵循医嘱合理用药。

观察组采用医养结合管理方式。(1)病情分析,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和临床症状分析患者的病情,并提高风险管理意识和制定预防方案。每天需要检测患者血糖、血压,并指导患者合理用药,了解患者疾病进展情况和治疗效果。(2)心理管理,由于患者长期受到慢性疾病的影响,很容易出现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医务服务人员需要对出现负面情绪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方法疏导,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生活和疾病。另外,需要采取温和的态度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的导内心导致负面情绪出现的主要原因,以便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3)健康教育,在对农村老年慢性患者进行疾病知识讲解的时候,要考虑到农村老年患者的知识水平,采取通俗易懂的方法,并结合图片、视频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使其能够了解慢性疾病的发病原因以及影响,及如何控制疾病,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配合度。(4)营养管理,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在饮食上需要避免油腻性食物,多采用清淡的食物,并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对于不能自主进食的患者,医务人员需要协助患者进食。同时,根据患者每个月的体重变化情况,分析患者营养状况,合理调整饮食方案。(5)运动管理,针对于农村老年慢性疾病患者,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管理方案,可以组织患者在早上进行有氧健身操,或者在傍晚练习太极拳、散步等,以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提高患者身体机能和身体抵抗力。在运动的时候,要考虑患者可能会出现出汗的情况,不要讓患者过度劳累。另外,在午休后也可以安排一些兴趣与活动。如唱歌、下棋等,并组织患者每1至2周进行一次相关健康知识讲座,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综合认知。(6)家庭干预,对农村老年患者要治病探望计划,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交流,使患者家属对患者生活习惯和日常作息进行监督,以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另外,患者家属需要多关怀患者,并积极开导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避免患者出现内疚的心理。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服务满意度、管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用 SPSS 21.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当 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服务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

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比较两组患者管理效果

观察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随着我国老龄化越演越烈,老年慢性病患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而对于经济水平落后的农村老年患者受慢性疾病的影响更加大[5]。由于农村老年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自我管理能力差,很容易由于患者自身主观原因而影响治疗效果,治延长疾病的治疗期限,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健康[6]。对于这种情况,需要加强对患者的管理。医养结合管理方式主要是以患者为服务对象,并由具备医疗服务能力的基础机构和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的指导和健康知识的教育。其根本目的是落实对患者全面细致的照顾和监护,以保证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相关研究表明,通过采用医养结合管理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同时还能够起到预防疾病恶化的作用[7-8]。医养结合模式主要包括生活习惯、饮食方案的制定以及运动、心理等方面的支持,并纠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模式,这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100位农村老年慢性疾病患者采取医养结合管理方式进行干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服务满意度96.00%,高于对照组82.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采用医疗结合管理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使患者具有较高的依从性和满意度。另外通过强化管理可以疏导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积極接受治疗,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针对农村老年慢性病患者采取医养结合模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负面心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及对疾病的认识,且患者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罗铁姣,吴园秀,罗文华.老年慢性病患者医养结合延续性照护模式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2):4985-4986.

[2] 余小柱,郭艳芳,马素丽,等.平顶山市农村老年人医养结合认知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21(11):218-219.

[3] 史丽丽.医养结合理念在慢性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科学养生,2020(12):195.

[4] 张萍,沈凤,杨春芸,等.医养结合理念用于老年慢性病患者住院管理的价值[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12):139-141.

[5] 李媛.医养结合模式下提高高血压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掌握程度中品管圈的应用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7,11(11):285.

[6] 谈在祥,丁甜甜.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医养结合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卫生软科学,2020,34(3):19-23.

[7] 朱丹.医养结合管理模式在养老机构老年慢性病病人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4):388-389.

[8] 章异侠,周勇,金建军,等.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慢性疾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研究——以上海市静安区为例[J].中国社会工作,2019(30):7-14,34.

(收稿日期:2021-06-01)

猜你喜欢

农村
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要有农村的“味道”
记忆里的“农村”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从“量”入手 提升农村小学生阅读质量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农村老人健康令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