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耳穴疗法护理干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的研究

2021-01-01张慧孙效影李妍妍代玉芳刘方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高血压

张慧 孙效影 李妍妍 代玉芳 刘方

[摘要]目的:观察耳穴疗法配合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病科和脑病科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采用耳穴疗法护理干预配合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患者为研究组,单纯采用降压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降压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头痛、头晕等肝阳上亢主症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疗法护理干预辅助降压药可以更好的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明显改善此证患者头痛与眩晕的不适症状。

[关键词]耳穴疗法;肝阳上亢;高血压;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7-0024-02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中医类属于“头痛”、“眩晕”和“肝

阳”等范畴,需要进行非药物和药物治疗等综合干预。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受到重视。我院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脑病科和心病科开展耳穴疗法配合降压药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取得较好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心病科和脑病科住院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5.72±11.81)岁。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期间,口服药物种类和剂量保持不变。分组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1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7》进行诊断和临床分类及危险性分级;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十三五规划教材2017版《中医内科学》,主要证候为头胀痛而眩或抽掣而痛、头晕目眩、面红目赤或面部烘热、心烦易怒、口苦而渴、脉弦等,具有以上4项主症者即可辨为肝阳上亢证。

1.3病例选择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分型。排除标准:合并心脏、肾脏、肝脏及血液系统功能障碍者;糖尿病等慢性病及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病患者;合并耳部、足部皮肤红肿、痒痛、溃烂及疾病者。

1.4治療方法研究组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的同时,配合耳穴疗法,每周2~3次。首先进行耳穴按摩:顺序是从整体到局部,方向是从下到上,按摩频率:100~120次/分,第一步:循环按摩大周天和小周天,使全身气血畅通。按摩大周天,即按摩十二经脉。从耳轮4颈项部开始:十二经脉,六条阴经、六条阳经在颈项部汇合入脑络、入耳中--沿耳轮4--耳轮3、耳轮2、耳轮1--耳尖穴--上耳根至耳廓前、耳屏前缘--耳垂前缘--耳垂下缘向外上方与轮4汇合。按摩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脉按摩顺序即:内分泌→促性腺激素点→丘脑→脑干→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前列腺→肾上腺→内分泌。第二步:局部按摩耳垂、对耳屏、三角窝。提捏耳垂法,将拇指分别置于患者耳屏切迹内及对侧耳屏内,对准神经系统皮质下穴位,以食指置于拇指对侧耳背部,然后拇指向下至升压点、目1穴,食指对准聪明穴、身心穴及—至耳垂下缘外侧面颊区、内耳—肿瘤痛特异区1—上、下颌—额、颞、枕、顶—晕区—神经衰弱区—脑干—至耳大神经点、轮4向外上方,提拉全耳垂而松开手指像双风展翅,此按摩法可反复3~5次。对耳屏按摩法:双手拇指及食指指腹按压对耳屏,并根据自然走线,进行来回按摩,同时将拇指指腹及食指指腹,自前上方向外后方,自内侧向外侧进行反复的提捏,共按摩10~20次。三角窝按摩法:用两手食指指尖,在三角窝按揉数次。其次进行耳穴放血,用手指按摩至耳廓部位皮肤发红或患者感觉耳廓部位微微发热,取单侧耳轮的耳尖,酒精消毒2遍,以左手将患者耳廓固定,并使用一次性采血针将耳尖迅速穿刺,进入皮下约3mm。并迅速退针,以手按压钻孔部位,以棉球将血滴吸出。每穴位每次放血20~30滴,棉球按压止血,具体血量根据患者病情及体质。放血后即实施耳穴贴压,耳穴贴压具体方法如下:选取主穴及配穴,局部消毒,选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分别贴压降压点、神门、交感、心、肝、肾、心血管皮质下、神经系统皮质下、枕、肝阳点等穴位上。两个手指对压,向耳廓施压,并以食指及拇指指腹分别放在患者耳廓正面及背面,按压力度从轻到重,以患者感觉按压处有酸麻、胀、痛等感觉强度最大为宜,使用这一力度持续按压20~30s,随即慢慢松开,此为一穴按压一次。每穴每次按压10次。使用同样的方法对其他穴位进行按压。每天每穴按压3次,特别是晚上临睡前需按压一次。3d后,同法施治另一侧耳朵,双耳轮流使用,7~10d为一疗程。同时进行药物、饮食、运动、耳穴埋豆等方面知识的健康宣教。

对照组单纯服用降压药,在用药过程中注意监督患者用药,并进行饮食、生活习惯及运动锻炼等方面的指导。

1.5疗效判定标准以《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评估标准,1显效:患者治疗后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血压改善指标达10mmHg以上且恢复到正常值,或者未达正常值但降低降20mmHg以上;2有效:患者上述疾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且血压有显著降低,大于10mmHg;3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血压未到达到有效标准。

1.6统计学方法本报告数据采用SPSS23.0数据库录入分析。治疗效果以“例(%)”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进行两均数比较,采用χ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压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之间不同时间点血压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比较研究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3讨论

研究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运用耳穴疗法配合降压药治疗较对照组未加用耳穴疗法治疗,舒张压及收缩压在治疗过程中,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前后指标差异显著(P<0.05)。治疗效果的观察,研究组总有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者比较差异显著(P=0.0034<0.05)。本研究课题结果提示耳穴疗法护理干预辅助降压药可以更好的降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患者血压,从而改善此证患者头痛与眩晕等不适症状。

中医认为“耳为气血汇集之处”,中医学研究认为,耳部各俞穴均对应人体相应的刺激点,刺激这些相应的位置,可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整体循环按摩大周天和小周天即十二经脉循环按摩,打通任督二脉,使全身气血畅通,可改善脑神经和血管的舒缩功能[1]。局部按摩耳垂、对耳屏、三角窝,具有显著的抑制患者大脑皮质兴奋的作用,可以有效改善大脑对机体的支配作用,因此,可增加对机体代谢能力的改善作用,从而促进心血管收缩功能,发挥显著的降压及疏肝、镇静、止痛、缓解焦虑情绪等作用,以达到治疗头痛、头晕、头胀、烦躁、失眠等症状。耳尖放血疗法通过快速泄血起到祛瘀泻热、镇肝潜阳、即时降压的作用,明显快速改善肝阳上亢症患者的头痛、头胀、眩晕、燥热等主症[2-3]。即时配合耳穴埋豆刺激降压点、神门、交感、肝、肾、心血管皮质下、枕、肝阳点等特定穴位,以平衡阴阳、调理气血、疏通经络及调节脏腑功能,进一步加强降压、镇静、清脑等作用[4]。有研究显示耳尖放血配合耳穴压丸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耳穴组和单纯耳尖放血组[5]。

高血壓病肝阳上亢持续发展有损害靶器官的倾向,尤其对心、脑血管危险性较高,在控制血压的同时,针对可逆性心脑血管危险因素,如血脂异常、情绪烦躁等干预处理,减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6-7]。本研究采取耳穴按摩、耳尖放血和耳穴埋豆联合应用,辅助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从整体--局部--整体的干预模式,到达调和气血,祛瘀通络、平衡阴阳等作用,临床疗效满意,操作方便、简单、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丽春.耳穴治疗学.第二版[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118-119

[2]方跃屏,吴如飞,朱政铭,等.耳尖放血治疗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病98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1):838.

[3]杨惠群.耳尖放血治疗高血压3级的即时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诊,2012,21(2):306.

[4]耳穴埋豆结合中医健康干预治疗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5,21(10):66-68.

[5]周静月.耳穴结合耳尖放血治疗早期高血压病57例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4,49(10):753-754.

[6]倪士功.高血压病人血压节律对靶器官影响的探讨[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10(3):438-440.

[7]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中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2019[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9,27(2):111-126.

(收稿日期:2021-3-12 接受日期:2021-4-25)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高血压
教你这样“制服”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高血压界定范围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