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2021-01-01顾克磊
顾克磊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4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比1的配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1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行2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χ2=5.9633, P=0.0146)疗效高, P<0.05。实验组按时服药(t=5.2462, P=0.0002)、控制饮食(t=4.2013, P=0.0012)、运动锻炼(t=4.5896, P=0.0034)等评分均高, P<0.05。实验组 NT-proBNP水平(t=5.2410, P=0.0000)低, P<0.05。实验组(χ2=8.5236, P=0.0257)不良反应低, P<0.05。结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用药依从性,且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老年冠心病;高脂血症;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541.4; R58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5249(2021)21-0084-02
冠心病伴高脂血癥是临床常见、多发的疾病老年疾病,病死率较高,此类疾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血小板聚集有直接的关系,主要临床表现为前胸区出现明显疼痛感, 心电图检查时可出现ST 段下降或者 T 波倒置[1]。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递增的趋势,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2]。冠心病伴高脂血症起因复杂,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有着病程周期长、治疗难度大、易复发的特征,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并不等于完全治愈,仍需要后续的遵循医嘱进行服药,以降低出院后的复发率,研究数据表明,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在治愈出院后6个月内的病死率与再住院率高达25%,因此,采用合理化的用药方式是一直患者病情发展的关键所在[3]。基于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 12月我科室收治的4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1比1的配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1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实验组行2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依从性、NT-pro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实验组男12例,女8例,平均(60.01±6.58)岁,对照组男11例,女9例,平均(60.56±6.4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 P>0.05。
1.2方法 (1)对照组行1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10mg/次,1次 /d,持续服用12周 (2)实验组行2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0mg/次,1次 /d,持续服用12周。(3)两组同时辅以药学监护与健康选用要宣教。①药学监护:在患者入院后为患者实时建立药学服务档案,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冠心病伴高脂血症药物的使用剂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等。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对医嘱进行详细的制定,更改不合理医嘱,并通过共同讨论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用药方案。同时记录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与血压变化,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用药不良反应。②药健康宣教:在予以患者使用冠心病伴高脂血症药物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用药知识进行评价,可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对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用药知识与水平的掌握程度,并根据评价结果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全面用药教育宣教,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正确用药方式与用药剂量,让其了解用药的目的以及如何进行自我用药监测等。此外,还需将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药物不良反应与相互作用的内容告知患者,并在完成患者的用药教育宣教后重新评价患者的用药知识掌握程度,针对患者易忘、易漏的部分可进行再次教育或为其指定个性化治疗教育手册。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如下:患者呼吸困难、水肿、高血脂等冠心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经实验室检测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即为显效;患者呼吸困难、水肿、、高血脂等冠心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经实验室检测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即为有效;患者治疗后症状无变化或病情恶化即为无效。(2)对比治疗依从性。(3)对比NT-proBNP水平。(4)对比不良反应。
1.4数据处理使用软件SPSS22.0对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行t、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实验组总有效19例,占比95.00%,
对照组14例,占比70.00%,实验组占比高, P<0.05。详见表1。
2.2两组治疗依从性对比两组按时服药(95.47±1.85)分、(83.45±1.25)分,(t=5.2462, P=0.0002)。控制饮食(94.58±2.14)分、(82.46±1.77)分,(t=4.2013, P=0.0012)。运动锻炼(94.20±1.74)分、(84.25±2.10)分,实验组依从性高, P<0.05。详见表2。
2.3 两组 N T - p r o B N P 水平对比两组 N T -
proBNP(412.26.±9.35)pg/L、(498.68.±9.11)pg/L,实验组低, P<0.05。详见表3。
2.4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实验组1例,占比5.00%,对照组7例,占比35.00%,实验组低, P<0.05。详见表4。
3 讨论
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的老年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复杂,多由炎症免疫与血管内皮损伤所致,当患者病发冠心病时就会导致内皮素分泌与血小板凝聚,进而引发血管痉挛,增加了毒性物质的释放,刺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患者的心肌细胞造成损伤[4]。冠心病的发生与遗传、吸烟、饮酒、肥胖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冠心病发作时典型表现为心前区憋痛,主要诊断方式为动态心电图或静态心电图、冠状动脉造影、CT等,一旦确诊后,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具有较大的影响,由此可见,对其实施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的常用药物主要为阿司匹林、降血脂、控血压、抗血小板以及抑制心脏重构的药物,上述药物的综合治疗不仅具备益气通心的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降低心肌耗氧量,还可实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5]。临床上大多冠心病患者都是以血管粥样硬化为主,对于常规的治疗方式虽可以缓解临床症状,但是临床效果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影响整体治疗效果[6]。瑞舒伐他汀钙是临床常用的降脂类药物,具备半衰期长、亲水性高的优势,患者服用后能够通过血液的运输作用快速的进入到肝细胞当中,起到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帮助患者改善血脂水平,抑制冠心病的病情发展[7]。治疗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关键主要在于通过减少心肌耗氧量,有效扩张侧枝循环,同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血管外周阻力,从而达到改善心肌功能的作用,瑞舒伐他汀钙治冠心病伴高血脂症的作用机制并不是减少心肌的能量,而是改善机体供氧能力。瑞舒伐他汀钙能够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可促进血管再生,改善心肌缺血症状,扩张冠状动脉血管,降低心梗面积。此外,瑞舒伐他汀钙还能抑制斑块内血管再生作用,可快速缓解冠心病伴高脂血症症状,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瑞舒伐他汀钙对患者的病情稳定控制具有重要的治疗价值,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且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抑制患者病情的恶化,保障内皮细胞及基底膜的完好度,稳定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长期使用效果显著,疗效确切。本文中主要是针对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应用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每天一次口服瑞舒伐他汀钙,每次 20mg,其出临床疗效、血脂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P<0.05。这一结果表明,应用 20mg 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效果更好,对其治疗效果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且治疗效果更佳,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表明了在临床上应用安全性更高。由此可見,对冠心病伴高血脂症对其瑞舒伐他汀钙剂量进行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本文论述可知,实验组实验组疗效高,治疗依从性高,NT-proBNP水平低,不良反应低,P<0.05。
综上所述,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二级预防药物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潘迪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J]. 糖尿病天地 , 2020, 17(3): 89-89.
[2] 吕福奎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对比分析 [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 2020, 14(1): 131-133.
[3] 周丽 , 田翻合 , 杨凤英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的比较研究 [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 2020, 13(6): 47-48.
[4] 薛小东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比照观察 [J]. 家庭医药 , 2019, 11(5): 395-396.
[5] 王蕊 , 柴晓伟 . 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研究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2018, 029(001): 92-93.
[6] 王蕊 , 柴晓伟 . 对比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效果研究 [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 2018, 29(1): 92-93.
[7] 陈蕴 , 黄洁文 .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对比 [J]. 家庭医药 , 2017, (11): 15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