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探究

2021-01-01王岳玲

考试周刊 2021年88期
关键词:应用探索

摘 要:当前教育不断深化改革,新课程标准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如今多样化的教学模式给予了数学教学更多的生机与活力,促进了数学教学的改革。其中创新学习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其创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包含很多方面,比如,在教学理念上得到了改变,教学环境上更加优化,考核评价更加完善。通过使用创新学习模式,可满足社会上对所需要的全面型人才的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文章旨在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学习模式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学习模式;应用探索

一、 引言

数学本身就是理论性的学科,而且它的实践性又较强,因此它的难度也更大。在以往的数学课堂上,老师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接受程度,致使学生慢慢的对数学学习失去了兴趣,进而影响到学生在未来的发展。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深化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目前的教学需求了,为了迎合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应用创新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显得极其重要,它促进了数学课堂的改革,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有助于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革,将创新精神和提高实践能力作为基本的目标来开展数学课堂的教学,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以往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接受知识。

二、 在高中数学中应用创新学习模式的意义

创新学习模式改变了以往学生单一的学习方式,让老师在教学时更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老师则发挥出引导的作用,并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上,学生通过探究提出质疑,加强实践创新,更好地掌握学习知识。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应用创新学习模式,具有很多的优点,对学生在未来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打破教学传统,增强学生自主性

在以前,学生都是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数学理论,而应用创新学习模式之后,他们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变化,也更加注重参与到课堂上来,他们对数学学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也通过积极的发言和勇于提出问题,增强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促进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氛围

在课堂上应用创新学习模式,学生通过主动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升,从而提升了数学的教学质量。而且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思想也在逐步转变,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之下,学生开始成为教学的主体,老师则起引导作用,这促进教学的规范性,也进一步尊重了学生的发展特征,促进了双方之间的互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提升了数学学习的效果。以往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上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并不关注学生的接受程度,但是新课改之后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通过不断優化数学教学的方式,提升数学的教学水平。

(三)偏重学生主体,提升教学质量

创新学习模式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兴趣性、思维性、探索性提升。提高学习兴趣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基础,提高学生思维是知识点讲解的目标,提高学生探索性能力是教学引导价值所在。利用创新学习模式,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不断地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跟随老师的引导掌握不同知识点,并将其融入实际运用。这是教学质量提升的必然要求,也是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的必经之路。

三、 探索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学习模式的应用

(一)强化预习,循序渐进,激发学习兴趣

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创新学习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中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此外,高中数学知识比较抽象,而且难懂,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才能掌握的更好,但是很多学生并不注重课前的预习准备,大多依赖于老师在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因此出现了一种现象:学生在课堂上很容易出现听不懂的现象,以至于越来越落后,从而逐渐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进行预习准备,难以很快地投入到教学的讲解中,影响到学习效果。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老师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预习工作,应用创新学习模式,鼓励学生开展预习工作,建设更加高效的数学课堂。

例如,平面、直线与空间点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内容虽然基础性高,但是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记忆才能够理解其所包含的定理,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创新教学方法,避免学生出现死记硬背的现象。首先,老师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模式,在课前做好预习准备,老师根据设定的预习任务,监督学生完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学习“平面”知识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让学生去进行对概念的记忆,而是要帮助学生去理解和创新,加入有趣的实践带领学生理解平面上的一些定理和概念。教师可以寻找我们身边常见的一些物体,如三角板、长方形等,去通过观察这些物体的面,更好地理解平面这一概念。其次,老师鼓励学生在预习时将自己的想法和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反馈给老师,可以通过设立任务表格的方式,学生按照表格一项一项完成,促进对平面、直线与空间点位置关系的学习。

再如,学习“样本估计总体相关”内容时,教师不能直奔主体开始课堂讲解,而是要运用预习的方式设立问题去引导学生学习。例如,在课堂之前提出如下问题:“我们都知道我国的淡水资源比较困乏,各个地区都在重视水资源,其中有很多地区实行了对居民的用水定额管理的措施,也就是明确一个月的用水量为a,居民用水量如果不超过这一标准就按照标准价进行收费,如果超过了就要按照超出费用进行收费,那么如何对这一标准价进行确定,才能够不影响正常居民的生活,又能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呢?”这样学生就会引发兴趣,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自主学习。诸如,有的学生提出,首先要去调查该地区居民的用水量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平均计算。但是就会有学生去提出这样的观点:这种方法工作量巨大、不可用。然后老师可以届时提示可以采用抽样方式,先去抽取部分居民用水量,然后再进行计算,从而寻找最终答案。

(二)创设情境,置身其中,增强学习效果

传统数学教学老师多以课堂灌输为主,随着时代发展开始融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辅助知识点的讲解与内化。但是数学知识相对抽象,学生理解难度较大,必须使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度把握数学规律和特点,促进学习效果。创设教学情境对于教学助力毋庸置疑,但是现实教学中创设情境效果还不够理想,诸如形式化严重,缺乏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等,这不利于高中数学课堂高效性提升。老师应该深度剖析教学情境的创设,以实用、高效、亲民为原则来构建,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挖掘出数学所蕴含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时,老师可以尝试创设情境。对高中生来说,几何问题一直是数学中的难点内容之一,单凭靠理论学习是无法掌握这种抽象知识的,这就需要老师将学生带入到一定的立体场景中,让学生从立体感上去把握立体几何体,助力深度理解。创设情境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原则,然后再由简至难,逐步攻克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的创设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例如,融合语文学科共建如下教学情境:结合“横看成岭侧成峰”打造一个富有美感的景色,让学生利用立体几何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通过观察可以找到几种立体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特征有哪些?如何进行计算?通过情景引导来进行知识点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再有,在学习“等比数列”时,老师可以创设如下情境:在龟兔赛跑中,乌龟从兔子的前方1千米开始出发,乌龟的速度是兔子的1/10,也就是说乌龟前行1千米,兔子就前行10千米,反过来说,兔子追到1/10千米时,乌龟则前行1/100千米,那么在相同的时间中,兔子和乌龟它们分别前进了多少距离?兔子要追上乌龟,花费多长的时间?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参与到这一问题的兴趣,让他们利用等比数列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增强学习效果。

(三)加强合作,切磋成长,提升学习能力

数学知识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各种定理,需要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剖析、理解,但是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学习能力有限、理解能力有限、思维模式有限,因而可以尝试相关借鉴学习,进而实现高质学习。小组合作则是实现这一效果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合作中让学生战胜对数学的恐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实现相关学习、相互弥补、相互提升的效果。

例如,“指数函数”这一内容的学习目标是要让学生理解和认识指数函数的定理、图像和性质特点,指数函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知识,那么在课堂上,老师就要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引导其进行合作,通过合作借鉴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促进个人对指数函數的理解及运用。然后,老师在利用课间的时间展开对学生的询问,掌握更多的反馈信息,深入分析该课程中所要讲解的重难点。通过询问发现,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定义理解不深刻、对指数函数的图像特点把握不到位,进而再在课堂上根据这些问题展开讲解,促进学生理解指数函数。最后,再抛出问题,供学生训练:当a在0~1之间或者a>1时,指数函数会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它的奇偶性和增减性又是怎样的?让学生去展开小组讨论,互相交流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再如,在学习“圆锥曲线”时,也可融入小组合作模式,促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探寻更多解题思路,培养发散性的思维模式。首先老师可以选择圆锥曲线的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结束之后老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要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自主交流,了解到其他人的做题思路,剖析自身问题,找到最便捷的做题方法,促进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具体应用。创新学习模式对学生的进步起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它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重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强调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尊重学生兴趣提升,可以说是一种教学效率提升的关键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周环宇.浅谈创新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时代,2014(6):134.

[2]曹志强.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09.

[3]程守权.创新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15):23.

[4]郭永富.创新学习模式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高考,2016(18):75.

[5]闫沛莲.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王岳玲,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北京师范大学银川学校。

猜你喜欢

应用探索
探索智能手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道路桥梁施工中钢纤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索
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动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不同主题情感类抒情歌曲对智障儿童的影响与应用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在企业精益管理中的探索与应用
微课在高职数控编程与操作课程中的应用探究
Midas数值模拟在《建筑结构》课程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中职会计专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