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问题探究

2021-01-01李纪才

兵团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两张皮党的建设深度融合

[摘要]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是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课题,也是破除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痼疾的基本方略。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作为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和党性教育的大熔炉,在党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理应成为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先行者和示范区。为此,党校应以“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为准则,切实实现党建“主责主业”与党校“主业主课”深度融合、党务与业务干部队伍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探索出可以推广的经验。

[关键词]党的建设;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两张皮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1)06—0071—06

[作者简介]李纪才,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际战略研究院教授,三级职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建设理论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全面从严治党、进行自我革命,必须从中央和国家机关严起、从机关党建抓起。”而“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1]中央党校作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党的建设和践行“两个维护”的“第一方阵”,理应在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方面走在前、作表率。各级党校作为党委的重要部门,也应该成为推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的助推器、先行区。

一、党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是中央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新要求提出的新课题

习近平要求中央和国家机关牢固树立政治机关的意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深化理论武装,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这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新时代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必须回答的新课题。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是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作为党校来说,关键是实现党的建设与教学科研深度融合。

(一)“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既是党建目标也是业务目标

“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的要求,既是一个党建目标,也是一个业务目标。中央和国家机关真正做到既政治过硬、又本领高强,才能称得上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首先,“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必须在践行“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上做表率。这实质上是党建目标。党的建设的重要目标,就是使全体党员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使全党像一块整钢,在一个指令下行动,向着一个目标进发,为着一个共同事业奋斗。所以,“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必须是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不折不扣地贯彻党的意志、为党的事业不懈奋斗的机关。

其次,“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必须在强化理论武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表率。对党校来说,这实质上是一个业务目标。党的建设,不仅要锻造对党忠诚的干部队伍,还要磨砺干事创业的过硬队伍。干事创业,就要有干好本职工作的專业素质、专业能力,首要的是要强化党的理论武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深刻的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深刻把握,使所干工作、事业符合党的要求、国家需要、人民期待。党校作为培训领导干部主阵地,理论武装不仅是党建要求,更是主课、主业,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在党的理论武装上发挥应有作用。

最后,践行“两个维护”和强化理论武装既是党建目标也是业务目标,二者融为一体。践行“两个维护”的党建目标和强化理论武装的业务目标实质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互相促进、互为因果、融合统一。一方面,只有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才能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增强理论学习、理论武装的政治自觉。另一方面,只有不断强化理论武装,真正学懂弄通党的理论,才能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理论自觉,全面提高业务水平。因此,践行“两个维护”和强化理论武装是党建和业务的一体目标,是“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必然具有的前置条件。

(二)“政治机关”定位,要求党校党建和业务必须统一于政治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不懈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所谓“政治机关”,不仅党建工作要坚持的政治标准,也是业务工作要坚持的政治标准。

首先,作为“政治机关”,党建工作必须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只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带头做到“两个维护”,才能体现“政治机关”本色。这就要求各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同党中央、同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响应中央号召,执行中央决定,落实中央部署。

其次,作为“政治机关”,业务工作必须坚持政治标准。各机关、各部门的业务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党忠诚首要体现在干好本职工作、干好业务上。连本职工作都做不好,不敢担当作为,也就谈不上“两个维护”。同时,干好业务工作又要坚持政治标准,也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贯彻到业务工作全过程和事业发展各方面。

毫无疑问,无论是党的建设凸显政治建设,还是业务工作坚持政治标准,都是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坚决贯彻党的基本政策,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可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是统一的。

(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化理论武装”任务,要求党校必须以党建引领理论、以理论支撑党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才能永葆中央和国家机关作为政治机关的鲜明本色”;只有“高举思想旗帜、强化理论武装,机关党建工作才能始终确保正确方向”。[2]这就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与理论武装的辨证关系,即以党的建设统领理论武装,以理论武装强化党的建设。对党校来说,这是解决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问题,推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结合点。总起来讲,就是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这个“中心”,既包括党的事业大局,也包括党校自己的中心工作,即教学、科研。

首先,党校党建工作必须突出理论内涵,强化理论支撑。抓党建工作,强化党的政治建设,“既要防止重业务轻政治现象,又要防止游离于业务工作之外搞空头政治等问题。”[3]党校的核心业务是教学、科研,实质上是理论研究和理论武装。所以,党校的党建工作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强化理论武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实现理论自觉的基础上,不断强化“四個服从”“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

其次,党校理论武装必须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政治标准。党建是业务工作的灵魂,也是理论武装方向。党校业务工作不能陷入事务主义,党校理论研究不能陷入象牙塔式研究,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看家本领。中央要求“充分发挥中央和国家机关各级党校的阵地作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4]就是要通过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理论武装,以牢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牢固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人民立场,不断强化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行动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总之,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模范机关,就应该政治硬,业务强。而这只有在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中才能实现。就党校来讲,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就是以党的建设统领理论武装,以理论武装强化党的建设。

二、党校的性质、地位、职能定位决定了党建与业务必须深度融合

党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中央党校是中央和国家机关,理应建成“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政治机关”;同时党校又是学校,是培训党的领导干部的主渠道、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理应坚持“党校姓党”,成为名副其实的“政治学校”。无论是“政治机关”,还是“政治学校”,都要求党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一体推进。

(一)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重要阵地”,党校教学、科研必须以党的建设为统领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校(行政学院)是党领导的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5]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校科研当然要以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为职责,党校教学当然要以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培训领导干部、武装全党为使命。也就是说,党校科研不同于一般科研机构的研究,党校教学不同于一般大学的教学,根本的就在于要着眼于党的理论武装,以党的建设要求为统领,以党的思想建设为目标。因此,《条例》明确,党校工作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以培养造就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主要目标,发挥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这里的“党校工作”,主要是教学、科研工作,而教学、科研工作的根本目标,就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也就是说,党校“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的发挥,都必须以党的建设要求为统领。

(二)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党校教学、科研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标准

党校作为“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同时,党校又是学校,但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政治学校”,也必须坚持政治标准。“讲政治”体现在党校业务工作中,重要的是教学、科研必须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政治标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坚持政治标准,根本的就是向中央看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断把领导干部集中到党校来学习培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帮助大家向党中央看齐”,“党校向党中央看齐了,才能引导来到这里的学员向党中央看齐。”[6]“向中央看齐”体现在党校教学上就是:一方面要坚持“学术探讨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决不能发表违反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另一方面要培养领导干部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两个维护”。“向中央看齐”体现在党校科研上就是:一方面要把深化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作为“责任田”,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另一方面,又要发挥思想引领作用,对各种诋毁、歪曲、抹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观点、思想言论进行批判,及时发声亮剑,维护健康、清明、向上的学术生态。

(三)“党校姓党”,根本的是党校教学、科研“姓党”

《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要求,要“坚持党校姓党,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党校(行政学院)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模范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7]也就是说,“党校姓党”,是党校校工作的根本原则和根本遵循,是党校的政治本色。坚持“党校姓党”,根本的是让党的旗帜在党校上空高高飘扬,把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作为党校办学的第一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定不移讲党性,“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8]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就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党校教学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就要坚持党校课程姓“马”姓“共”,旗帜鲜明地讲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旗帜鲜明地讲党的性质、党的宗旨、党的传统、党的作风,做到党的重大理论成果、重大战略部署、重大决策及时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坚定领导干部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党校科研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根本的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原则,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坚持人民立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入研究和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研究党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和我国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思想理论支撑和不竭精神动力支持。

总之,不论作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还是作为“政治机关”“政治学校”,党校教学、科研都要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党的政治建设为标准,以“党校姓党”为原则,充分体现了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充分融合。

三、坚持“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目标原则,推动党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群众,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机关党建工作才能找准定位。”“处理好党建和业务的关系。解决‘两张皮’问题,关键是找准结合点,推动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相互促进。”[9]对党校来说,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就是“主责主业”与“主业主课”的深度融合,以及党建与业务在干部和事业谋划上的深度融合。

(一)坚持机关党建和部门业务、党性教育和理论教育辨正统一,实现党建“主责主业”与党校“主业主课”深度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如果我们党弱了、散了、垮了,其他政绩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党建问题,把党建作为最大政绩。也就是说,抓党建是各级党政机关的“主责主业”,是各级书记特别是机关党委书记的“主体责任”,是各单位的“最大政绩”。党校既是机关,是党委的部门,又是学校,是业务部门,要处理好“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高度统一。根本的是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的理念,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全面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

党校的业务即“主业主课”,就是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同样要处理好二者深度融合、高度统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到党校学习,主要任务是学习党的理论、接受党性教育。”“紧紧把握住这一点,就把握住了办好党校的根本要求和关键所在。”[10]《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也明确,党校教学应当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作为党校的主业主课,正是党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契合点。强化党的理论教育,就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作为理论教育中心内容,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重要课程,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教育;强化党性教育,就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行教育、法治思维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而无论是理论教育还是党性教育,都要着力培养领导干部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提升理论修养和政治修养,赓续党的红色基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就是说,要实现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从形式到内容、从实质到精神的深度融合、高度统一。

抓住“主业主课”的深度融合、高度统一,也就抓住了党校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的核心与关键。教研部门、行政部门、教辅部门、后勤服务部门都应围绕党校“主业主课”这个“中心”,服务党建工作“主责主业”这个“大局”,实现党建“主责主业”与党校“主业主课”的深度融合、高度统一。

(二)建设既熟悉党建党务、又精通教学科研的干部梯队,实现党务与业务干部队伍深度融合

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所以,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关键是实现党建干部与业务干部的深度融合。

首先,选优配强组织书记,实行部门一把手、组织书记“一肩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要求,“党支部书记原则上由本部门本单位党员主要负责人担任,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11]毫无疑问,各单位、各部门党组织书记由既懂党建又懂业务的一把手担任,才能真正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对党校来说,各部门一把手不仅要担任(不是兼任)组织书记,而且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书记”,然后才是“主任”“局长”“院长”“所长”等。作為部门一把手的书记不仅要懂党建,而且要懂教学、科研,避免成为只懂业务不懂党建的“学究”,或只懂党务不懂业务的单面手。

其次,坚持“一岗双责”,落实党建和业务“双主体责任”。各单位、各部门一把手担任组织书记,为真正落实“一岗双责”提供了可能,提供了体制保证和岗位定责依据。作为一把手的书记,要既抓业务工作也抓分管范围内的党建工作:一方面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党建工作负全责,另一方面又对业务工作、对教学科研或服务教学科研负全责。也就是说,要对党建和业务负“双主体责任”,真正实现党建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再次,推进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交流、融合,使党务干部有出路、有前途、受重用。要注重选拔既懂党建又懂业务、既政治强又业务精的领导干部,切实做到党务干部懂业务、业务干部懂党务。同时,要使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之间双向交流、交叉任职成为一种制度。此外,要着力培养、适时重用党务干部,放到业务岗位历练。说到底,实现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关键的是实现党务干部与业务干部的深度融合。

最后,评优评先、选人用人、干部选拔任用,应有党组织意见。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深度融合,不仅表现在干部身份的融合,而且要表现在党组织在干部(包括业务干部)的选拔任用中要有发言权。也就是说,党组织不仅要在选人用人中的发挥监督作用,而且在干部评优评先、选拔任用中有党组织的意见。作为根本之策,应“推行机关党建工作和干部人事工作由同一名领导班子成员分管,促进机关党委与组织人事部门同向发力、形成合力”。[12]只有在选人用人上体现党组织的意志、采纳党组织的意见,才能真正解决党建工作边缘化问题,实现党建与业务融合、一体。

(三)坚持党建和教学科研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根本的是“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使各项举措在部署上相互配合、在实施中相互促进。”[13]

首先,党建和业务要一起谋划、一起部署,做到党建、业务“一张图”。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张蓝图,不仅要体现在党校、部门长期发展规划中,而且要体现在年度工作要点中;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布局中,而且要体现在科研规划中;不仅要体现在学科建设中,而且要体现在管理部门、教辅部门工作思路中;不仅要体现在干部队伍的调配使用中,而且要体现在人才梯队的构建培养中。真正实现党建、业务合二为一,教学、科研、党建一体推进。

其次,党建和业务要一起落实、一起推进,做到党建、业务“一盘棋”。要实现党建和业务要一起落实、一起推进,必须合理设置支部、总支,使业务相关、专业相近、学科相似的部门、教研部、教研室、研究所组建成一个基层党组织,便于党建与业务工作结合,在业务中推进党建。同时,要使职能部门的业务工作会与党支部的“三会一课”、組织生活会等结合起来,实现会议内容融合,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一体化推进。

最后,党建和业务要一起检查、一起总结,做到党建、业务“一体化”。要充分发挥考核考评、选拔干部任用的指挥棒和导向作用,实现党建、业务联动式考评、考核。推动党建和业务联动式考核评价,关键是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体现对党建、业务评价的整体性,着重考察党建在促进业务发展中的功能发挥,和业务发展中党建优势的彰显,体现考核指标设计的党建与业务融合。同时,要合理运用考核结果,注重将考核结果与年度考核、评优奖励、提拔晋升相结合,切实发挥评价、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实现党建与业务的真融合、一体化。

总之,面对中央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要求,推进党校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就要把党建和教学、科研、行政部门业务一体规划、一体落实、一体检查、一体总结,实现“主责”“主业”融合、干部队伍融合,切实做到党建与业务“一张蓝图”谋划、“一盘棋”推进、“一体化”发展。

参考文献:

[1][2][1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机关党建研究,2019(11):4、8.

[3]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 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见[J].机关党建研究,2020(11):7.

[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J].机关党建研究,2019(4):5-6.

[5][7]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3).

[6][8]习近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12、113、109.

[8]习近平.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09.

[9]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机关党建研究,2019(11):4、8.

[10]习近平.坚持党校姓党根源工作原则  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N].人民日报,2015-12-13(1).

[1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的意见[J].机关党建研究,2019(4):6.

[12]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关于破解“两张皮”问题 推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意见[J].机关党建研究,2020(11):8.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两张皮党的建设深度融合
从“两张皮现象”到“多元化治理”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要防止“两张皮”
论习近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创新
基于基层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两张皮”现象消除对策的思考
论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把“两学一做”落实在思想上和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