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胶带贴画,记录美好生活
2020-12-31罗慧莉
罗慧莉
婆婆年轻时因支援内地建设去了湖南。退休后,我把她接回上海同住。婆婆有门好手艺——刺绣。闲暇时,她总是静静地坐在窗前飞针走线。前不久,婆婆被诊断出患了关节炎,不得不放弃刺绣。之后,她便一直闷闷不乐。
这天,全家大扫除,我在阁楼整理出了几十卷装修房子用剩的彩色纸胶带。我想不出这些纸胶带还有什么用途,就扔进了垃圾桶。婆婆见到这一大桶纸胶带,就捡了出来。她仔细地摸了摸,把头转向我:“这些可以留着,我来把它们拼贴成画。”接着,婆婆两眼直直地盯着前方。突然她眼睛一亮,径直走向电视墙,伸手取下墙上的一幅画——凡·高的《向日葵》。“嗯,就是你了。”婆婆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她拿出A4纸、胶带,开始捣鼓起来。婆婆挑选了柠檬黄色的胶带,把它们撕成一条条,整整齐齐地贴在白纸上。不一会儿,背景拼贴完成,接着婆婆又找出淡黄色胶带,把它们撕成条状,一层一层地叠加着贴,一点一点地充实,拼出了向日葵的花瓣。然后,婆婆又取出墨绿色胶带,在花瓣下贴上叶子。最后,婆婆一边对照着画一边耐心充实细节。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花费几小时,《向日葵》胶带拼贴画完成,一呈现出来就立刻吸引了全家人的眼球。“这幅画色彩鲜艳明丽,线条旋转有动感……奶奶,您真棒!您比凡·高还凡·高!”一旁的儿子大声拍手叫好。大家也纷纷称赞这幅画别有味道。婆婆的脸上也露出了舒心的笑容。
从此,婆婆对纸胶带拼贴画的热爱一发不可收。她上网下载了大量的名画,还去书店买来名家画册,一有空就把自己关进书房,潜心制作。她并没有照本宣科地临摹名画,而是增加了自己的设计,比如她把《拾穗者》农妇深色的服装换成了浅色,把《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的背景变得活泼鲜艳,在《干草垛》上添加了许多不一样的细节……婆婆手下的一幅幅纸胶带拼贴画,质感细腻,立体感强,令人惊叹不已。
婆婆的创作特点有三个:撕、捏、掐。我们好奇地问她,为什么从不用剪刀、刀片等工具呢?婆婆微微一笑,答道:“这些工具没有温度,我要用手让这些作品富有灵魂。”
渐渐地,婆婆不再满足于临摹名家的作品,而是开始原创设计。虽然,婆婆从未接受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出于对美的热爱以及之前的刺绣经历,使她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
她根据对早期生活的回忆,用纸胶带拼贴出了大量的乡村风景画:《屋顶上的炊烟》《静静流淌的小河》《院子里的梧桐树》等。画上的景色不仅仅是她对个人过往的回忆,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记录。
我为婆婆开设了个人视频号,把她的作品录制下来发到了朋友圈,这些作品很快吸引了大量的网友。婆婆的巧妙创意惊艳了网友,大家纷纷留言点赞,夸婆婆是中国的“摩西奶奶”。街道领导也闻名而来,邀请婆婆加入社区公益活动,定期开讲座介绍拼贴画的制作方法和自己退休后的心得,帮助更多从工作岗位退休下来后因脱离社会一时对生活迷茫的老年人,帮助他们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树立目标和方向。
婆婆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用自己的閱历、经验和耐心把退休生活过出了不一样的味道,真可谓是活出了最美夕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