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政治对立台海才能持久和平
2020-12-31台湾纪欣
■ 台湾 纪欣
蔡英文“双十讲话”在岛内普遍被视为“调子放软”“有降温目的”,不少学者更解读蔡英文“对大陆释放出最大的善意”“有决心踏出稳健一步”“要以谈判代替对抗”。其中,赵春山甚至建议,大陆应该用“新思维认真体会蔡英文的弦外之音”。
蔡英文是否及为何“释出善意”
且不论蔡英文仍企图把“两岸关系国际化”、强调印太围堵战略,毕竟承认了“面对对岸机舰骚扰,台海情势比较紧张”,也说了“会坚守不畏战,不求战的原则,避免擦枪走火”,这透露出,她担心台海兵凶战危,也清楚一旦开打,台湾根本无法靠“价值同盟”伙伴,或“外购武器装备”能应付得了。
另外,根据岛内民调,94%受访民众希望两岸和平相处,超过80%民众赞成两岸要交流,赞成对抗的只有2.6%。这显示台湾没有人不害怕台海发生战事,也心知肚明统一无可回避,至于是否以和平方式统一,则决之于台湾的选择。一心想永远执政的民进党,不可能长期违背民意。
其实,外事部门负责人吴钊燮9月底就公开表态“不寻求台美建交”,连之后中国国民党在立法机构提案要求当局促成“美台复交”,当局发言人都立即响应说目前并无此打算。台湾驻日代表邱义仁更在美国人面前说,“台湾不会搞‘台独’,除非疯了”。这些都说明,尽管美国频频售台高尖端武器,协助台湾建立有威慑力的防备力量,却不见得愿意过度挑衅中国大陆,以免引发美中军事冲突。基于此,可以合理推测,蔡英文的讲话是配合美国,缓解台海情势,也避免自己成为陈水扁之后的第二个“麻烦制造者”。
这也同时显示,美国作为大打“台湾牌”的发牌者,可以随时依据自己的需求收放自如。台湾作为棋子则只能配合演出,如太入戏或过分冒进,坏了大事,就等着从棋子变成弃子。
民进党当局的挑衅造成两岸对立
蔡英文讲话中说愿意“以谈判代替对抗”,但除了未提“九二共识”这个重启谈判的政治基础外,还把“北京当局有心化解对立,改善两岸关系”作为开启对话的前提。这种推卸责任的态度,何有善意可言?又岂符合事实?
今年以来,当局借反渗透之名,刻意阻挠两岸交流合作,限制两岸经贸合作,甚至试图制造两岸“脱钩”,直接损害了台湾民众和企业的福祉和利益。民进党民意代表王定宇提案修改“国安法”,打算进一步大力整肃异己。游锡堃更说启动“修宪”是要让“国家正常化”。为讨好美国、日本,自动放弃声张南海与钓鱼岛主权,频频向美国购买具有攻击性的武器,以武谋独。这一桩桩践踏大陆底线的行径,才是造成两岸对立的祸源,大陆又怎么能片面“化解对立,改善两岸关系”?
承认“九二共识”才能开启对话
“平等协商,共议统一”始终是大陆的对台方针,数十年未变。尤其,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又再次说,“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是影响两岸关系行稳致远的总根子,总不能一代一代传下去”。不过,若开启政治对话的前提是要舍弃“一中”,则是万万不可能。台湾领导人或许不在乎“违宪”“违法”,大陆则没有任何人敢为了急于求成,放弃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罪人。
蔡英文及其智囊若认识到这一点,理当坦然接受既能体现“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又承认两岸之间存在政治分歧的“九二共识”。近年来,台湾一些人围绕“九二共识”内涵争执不休,其实,不论是两岸的现行法规,或是1992年“两会”商谈的背景和内容,两岸双方当时确实达成了“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共识。台湾当局应该诚实面对历史,审时度势,为台湾前途做出明智的选择。
“九二共识”四个字充满善意与包容,蔡英文既然说在策略上“会保持弹性、灵活应变”,在没有找到其他更合适的替代表述前,就应该好好运用这把两岸和平之钥,重启对话协商,让两岸关系立即获得改善,台海维持和平稳定。更可透过双方凝聚智慧,发挥创意,聚同化异,达成蔡英文所谓“有意义的对话”。
除了对当局的动向应持续密切观察外,台湾内部以下几方面发展亦值得特别注意。
首先,岛内启动所谓“修宪”工程,后患无穷。在各政党民意代表已提出的若干项修正草案中,除“18岁公民权”“废除考监两院”案,也有删改增修条文前言“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第四条“固有疆域”案,这些都将直接触犯《反分裂国家法》,后果不堪设想。不过,“降低修宪门坎”案也不可小觑,因为一旦“修宪”门坎从现行民意代表四分之三通过,降至三分之二,或甚至降为一半,再把公民复决门坎改成公民总额半数以上投票,相对多数即可通过,那民进党之后就可一党“修宪”,或把“修宪”当作筹码伺机而动,成为两岸关系一颗不定时炸弹。
其次,在野的中国国民党难以制衡民进党。国民党在两岸政策论述方面,放弃了自己的历史传承,淡化“一中”,幻想“和陆亲美”,日前又在立法机构提出“请求美国协防台湾”及“美台复交”两项公决案,令人扼腕。其实,国民党今年初在检讨败选时,就开始考虑要放弃或搁置“九二共识”,前主席朱立伦更频频放话“国民党要尽快撕掉所谓‘亲中卖台’的恶意标签”。6月19日,国民党改革委员会召开会议,宣达两岸论述十个要点,包括:肯定“九二共识”历史贡献;拒绝“一国两制”;没有“中华民国”就没有两岸共识;推动两岸人权协议;订立军事防止意外机制;盼能打破僵局,走出统“独”之外的第三条路等。被在现场的国民党中常委批为“小绿”,也立即遭到两岸学者逐条痛批,“台湾从此无蓝绿”“国民党成了民进党的附随组织”。国台办更表示,国民党丢弃长期坚持的理念,不仅会损害互信基础,而且会对两党及两岸交流合作造成障碍。面对党内外的反弹,国民党在9月6日召开的全代会上,并未完全放弃“九二共识”,而强调要延续以“中华民国宪法”为基础的“九二共识”。国民党一方面反对美猪进口,另一方面却不敢反对军购案,其立法机构党团更漠视蓝营学者的“基于‘宪法’的稳定性,不宜草率、贸然‘修宪’”建议,赞成“修宪”,令人匪夷所思。更令人忧心的是,少了最大在野党的制衡,贪腐、堕落已失控的民进党,将把台湾引向何方?
再者,台湾民间社会改革力量大不如前。从最近几起社会事件可知,一向标榜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民间改革运动已荡然无存。一是蔡英文宣布进口含瘦肉精的美猪,引起社会一片哗然,但比较马英九执政时期进口美牛,曾遭到上百个民间团体强烈抵制,现在却只有消基会、主妇联盟两个团体出面指责“民进党不该牺牲民众健康权益来换取政治利益”。二是蔡英文前发言人丑闻被踢爆,引发全民讨伐,但民进党妇女部、自称“女权斗士”的范云、赖品妤等绿营女民意代表,以及妇运团体却始终保持沉默,遭网民大骂“换了位子,就换了脑袋”。三是劳保年改传出劳退月领金额可能大砍三成,台湾900万劳工无不担心受怕,却没有劳团出面抗议。这不是因为所有劳工都被蔡英文的“劳工是心里最软的一块”骗了,而是工运分子大多已被民进党收编,无心带领劳工走上街头抗争了。以上三例说明,台湾在党外时代突起的各种社会改革运动,已因蓝绿对立、统“独”矛盾“颜色化”了,他们在国民党执政时期蓬勃发展,到了民进党执政就自动噤口不言。这绝非台湾人民之福。
综上可知,两岸关系若不快速改善,台海问题若不获得彻底解决,台湾就算过得了今天,也过不了明天。这是台湾人民要的吗?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的责任,确实必须由两岸共同承担。为了解除台湾人民空前的焦虑不安,为了及早找到两岸“和平相处之道、共存之方”,蔡英文应当“本于相互尊重、善意理解的态度”,立即停止一切挑衅言行,创造“促成两岸的和解及和平对话”的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