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策略探析

2020-12-31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物流互联网+管理

□ 岑 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4)

现代物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必要组成,更是市场经济能够扩大规模、深入发展的关键事项。从市场经济中催生出的物流行业,是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渐繁荣起来的。近10年以来国内物流行业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保持着年均10.7%的增长率。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互联网+流通”的概念,强调要加强智慧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物流基地建设,让“互联网+流通”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具活力的领域。2018年1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的意见》中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和装备在电子商务与快递物流领域的应用。但物流管理的现代化发展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却与互联网技术及其管理模式的结合严重不足,不仅难以符合当前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与资源优化配置策略,还造成了物流管理时效性、灵活性、过程性、精准性、经济性和服务性的降低,进而带来了物流管理价值的普遍削弱。

1 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和发展难点

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给予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巨大的发展机遇与推动助力的同时,更为物流管理的效能提升提出了诸多的要求与深化难点,互联网经济对物流管理在平台化、全渠道上的应用需求,使得传统的物流运营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摧毁,而当前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上的问题也严重制约着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提升。总的来说,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问题和发展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物流业务流程繁杂而标准化程度低

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需要实现由发货方到收货方,涉及物流供应商、物流分包商、物流车辆管理、仓库管理等中间环节的一系列过程,不仅繁多的物流环节之间连接低效,还会由于管控的不到位而造成过程管控黑箱的现象[1]。此外在其基本的业务发展中,物流信息繁冗而低质,不仅难以达到实时订单追踪的效能,更会存在各个物流业务之间资源、信息的不对称,进而造成业务协作的困难和运作透明度的缺失,物流管理的成本和风险都很高,致使企业难以有效应对当前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同行发展的冲击。

1.2 物流管理组织架构及其发展制度不健全

完善的物流供应链需要严密而科学的物流管理组织架构体系与之相适应,但当前一些中小企业由于缺乏互联网思维指导下的现代物流管理意识,进而造成其内部物流管理组织架构散乱而粗放:订单处理、采购、搬运、车辆管理、运输、仓储、包装、客服服务、财务核算、人资管理等工作环节各自为政,权责划分也不甚不明晰,难以对高效化、全渠道的物流发展给予多维度、综合性的支撑。再加上一些企业在管理制度、机制和规范上的制定和执行存在诸多的不完善之处,也就无法实现对于人员、岗位及其业务发展流程的有效监管与发展性提升,进而带来整个物流管理水平的低下。

1.3 缺乏现代化物流管理人才及人员管理考核模式

现代物流管理不仅仅要将货物由一个地方安全运输到另一个地方,其间更涉及有信息管理、运营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组织协调、客户挖掘及管理等多个层面。因此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需要具有信息素养丰富、综合业务素质强、管理组织协调能力强、服务意识及能力强的复合性专业人才。可当前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及运营人才不仅数量少,而且素质和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极其薄弱,进而也就难以给予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坚实的人才支撑。此外,由于企业物流规模的不断扩大,对于人员的管理与考评也变得更加困难,如果没有实时化的信息数据支撑,就难以达到对不同部门、不同环节和不同业务领域员工的立体监管和科学考核,人员管理的低效、低质与成本持续增加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2 互联网思维及其管理模式对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发展的价值

首先,互联网+物流管理的模式是以互联网经济为主要推动助力的物流企业获得发展的应有之义,其为物流管理的平台化、全渠道发展提供全面的思路助力与技术支撑,让中小企业能够渐步入数字化物流管理的正轨,进而让其无论是在业务环节、数据匹配、人员发展还是在业务循环及标准化考核上都能有效适应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以此带来企业对线下、线上经济红利的多维分享。

其次,互联网管理模式为简化和标准化中小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支持。利用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多路径规划、专业货车导航、实时车辆监控、多终点监测等,以及在此基础上逐渐构建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能够有效打通企业的物流业务链,达到有计划、可预期、可追踪、能优化、操作便捷、信息共享、多角色协同、成本分析全面的物流业务链对企业物流管理效能提升的多层次支撑。

再次,互联网管理模式能为企业内部组织架构的完善、制度的健全以及人员管理效能的提升带来多维度的技术与思路支撑。结合全平台管理模式的推广,使得企业组织和管理更加扁平化和精简化,人员的管理也能够全面处于互联网的统筹连接之下,业务的信息,人员的数据、管理的效能都能通过大数据予以有效的评估,进而极大保证了各个部门、各业务之间的连接度、透明度和监管度,保证了中小企业内部发展对现代物流管理效能提升的综合推动。

3 基于互联网思维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以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契机,实现管理模式的有机转变

结合企业物流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前景,在其物流业务发展的全过程适时引入诸如激光条码、扫描仪、无线掌上电脑、GPS追踪系统等硬件设施,并发展性地应用信息化物流管理软件,将发货企业、物流供应商、物流车辆、仓库和收货人等有机统筹于该平台之上,进而实现订单管理、运输计划、车辆调度、运输管理、财务结算、日常预警和数据分析的立体结合,能够有效助力企业物流环节和管理组织的精简,使其管理的发展模式能够与互联网的管理基态更加符合。此外,企业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之下,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实现制度的信息化健全、人员岗位及其权责的扁平化完善、业务协同的信息化和便捷化提升,从而为企业由内而外的信息化改革提供精准的动力和支持。

3.2 定义数字化物流管理团队的界限与组织模式

在推动信息技术在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应用过程中,必须同时定义数字化物流管理团队的组织模式、管理界限、权责监管机制以及必要的绩效衡量指标。而在这之前,首先应当基于企业物流管理的主要业务点,结合管理需求的紧迫性、企业战略的发展方向、转型的可行性和难易程度以及投入产出比的衡量,来在企业内部评估出自身业务转型和组织转型的先后顺序,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改革能全面与互联网经济的发展需求及自身的业务优势相适应[2]。以此为基础,还应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规范以及业务发展标准,从而为物流管理整个系统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全面的指导、约束和支撑。

3.3 利用大数据管理助力物流管理效能可靠提升

当前很多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面临着客户挖掘盲目、路径规划单一、物流定价随意而多样,物流信息管理和追踪查询困难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于物流管理效能的多维支撑,就必须让企业逐渐具备大数据挖掘、大数据管理、大数据分析的能力,进而以物流的大数据库为支撑,帮助企业规划出可靠的多路径物流发展思路,砍掉企业不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业务与环节,并实现基于市场价格、物流成本、地区竞争环境的科学化物流价格制定,给予企业物流规模扩张以及战略模式转变的精准指导。此外,还可以极大提升大数据跟踪基态下车辆管理与调度的高效性、客户维护的精准性,从而有效保证并维持了企业物流管理的核心竞争力[3]。

3.4 培养具有信息素养的综合物流管理人才

互联网思维下的物流管理需要信息化、数字化和综合性人才的支撑,因此,中小企业应全面挖掘和培养该类人才,给予该类人才充分的发展机会和提升机遇,还可通过多元化的企业培训、技能竞赛以及科学化的绩效考评,实现人才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新型发展,并在科学的岗位规划与职业规划中,指导人才在企业亟需而核心的业务领域不断的完善自我,从而为企业物流管理的高水平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和组织保障。

4 结语

中小企业的物流管理如何在机遇繁多而纷繁复杂的互联网经济中站稳脚跟并不断发展,就需要基于当前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基本难点,结合企业业务的优劣势分析,以技术的革新与应用为契机,以制度的完善与组织架构的适应性改革为基础,以大数据管理的发展为核心,以人才的创新和综合培育为保障,不断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数字化、过程化和平台化发展,进而带来物流管理对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势推动。

猜你喜欢

物流互联网+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