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跳远比赛中助跑步点精确性的分析与探讨
2020-12-31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广东 广州 510303)
跳远项目主要由四个技术环节组成,分别是助跑、踏板起跳、腾空和落地。这四个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完成的质量都会直接影响跳远成绩。我们都知道跳远项目是速度能力与跳跃能力结合构成的,速度与跳跃能力越强,则跳远的成绩就越理想。但是在当今世界田径跳远项目中也没有绝对上的王者,成败的关键往往取决于细节,在跳远比赛过程中,助跑就是一个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在田径技术发展水平很高的今天,跳远运动员的助跑技术几乎都无可挑剔,但最后的胜负可能就在毫厘之间,这毫厘之间的差距就跟助跑起跳踏板的精确性有关系。有学者早前研究过,在国际高水平跳远比赛中,助跑的成功率是75%,但这仅仅指的是不犯规,意思就是起跳没有踏过起跳板橡皮泥区域。起跳点与橡皮泥区域之间会有一个距离,(这里我们用正负值来表示起跳点与橡皮泥之间的距离,正值代表没有犯规,负值代表犯规)正值越小,对最后成绩越有利。本文通过主客观两方面因素对助跑步点的精确性来分析,希望能对跳远助跑环节的成功率有所帮助。
1、主观因素方面
1.1、运动员身体素质方面
跳远是集速度、力量、弹跳、协调性于一体的项目。在技术相对成熟稳定的前提下,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是提高跳远成绩的最主要因素,当每一项身体素质的提高助跑的变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通过观察,在训练过程中,队员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后,速度能力也大幅度增强,百米成绩也由原来的11秒5提高到11秒3。速度能力的增强,助跑的步幅与步频都会得到相应的变化,这时原有的助跑距离就与现在队员的助跑能力不符,应该根据队员目前的身体能力适当延长助跑距离。通过反复的练习后,在助跑技术助跑节奏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助跑距离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0.1m。增加后的助跑距离在训练过程中上板的成功率也相应提高。
1.2、运动员主观意识方面
运动员在比赛前后或多或少都会有心理上变化,运动员的成长必须经历各种磨练,当自身具备一定的技能,是就必须通过比赛表现出来,并且并不是所有运动员都能通过比赛表现自己,运动员一段上的赛场,受赛场环境的影响心理上就会很大波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兴奋,二是紧张,这两种不同的心理状态会通过身体在比赛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然这里必须是在比赛中表现出专业技能水平,运动员到达赛场上,如果表现出兴奋状态,这时候运动员各个身体机能在兴奋中,则表现出的身体能力会比平时训练中要强。在助跑距离较平时训练中要远,运动员在比赛前的练习过程中就应该及时做出调整。适当将助跑步点后移。根据平时自己所带的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实践中助跑距离一般后移5-15cm较为适宜。如果在比赛中运动员心理紧张,身体放不开的情况下,则将助跑步点前移5-10cm,这样能有效降低试跳的犯规率,从而获得有效成绩。当然这里的调整要根据运动员的水平决定。
1.3、教练员主观意识方面
运动员要想创造出好的成绩必定离不开他的教练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出了自己本身熟知以外,第二个人就当数自己的教练。无论在什么规格的比赛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每个运动员进行一轮试跳后都会与自己的教练进行沟通交流,不能看出教练员在比赛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在比赛中教练员应该时刻观察队员的比赛状况。在每一次试跳中都应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无论表现好还是不好的地方。所以教练员应该在队员每试跳一次之后都应该主动与队员进行交流,在队员做得不够的地方加以指出并与其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好的方面,尽量使其保持。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队员的助跑节奏与上板准确率,教练员应该根据队员的实际的上板情况,在助跑距离上作出必要的调整,特别是在队员出现犯规的情况下。距离调整的幅度应根据教练员对队员的熟悉度在平时训练的经验中得出。教练员在比赛中还应该通过各种方法与手段调动队员的比赛情绪,使其在比赛中充分发挥竞技水平创造优异成绩。
1.4、科学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再好的玉石材料要想成为上等的玉器必须经过精心的设计,细心的雕琢。
田径类项目也是如此,一个好的运动员除了拥有好的身体素质,然后才是后天不间断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然而在当下强有力的理论与先进科技的支持下,训练的手段与方法都在不断的创新,在训练的过程中,无论是教练员还是运动员都要与时俱进,善于学习和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训练方法与手段。这其中就包含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后。一般情况下注重比较多的是训练前专业热身与训练中的体能与技术环节,训练后的恢复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一部分,往往容易被很多教练员与运动员忽视。运动员训练后的恢复情况直接影响着当次训练效果,以及下次训练时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一般训练后运动员的放松,以及运动后营养的补给都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都需要科学安排。只有不断的更新自身的训练理念与方法才能使专业技能更进一步提高。
2、客观因素方面
2.1、场馆因素方面
在跳远比赛中,助跑步点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与场地因素也有关系。众所周知,田径场馆有室内室外两种,室外又主要是开放式或者半开放式。对于室内场地比赛而言,比赛环境相对封闭,队员对周围的事物会比较敏感,容易调度队员的情绪增加其兴奋性,所以队员应该需要根据当时的自身状态,合理调整一下助跑布点,并多次进行练习。在室内场地比赛助跑步点一般不会受到风的影响,这和在室外比赛有一定的差别,所以在室外场地比赛的时候需要考虑风的影响,根据风速的方向和大小对助跑距离进行适当的调整。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每年都会有很多比赛,这些比赛大多在不同的地方举行,这里要什么的是,每个比赛的运动场地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里的差异性具体是指跳远助跑道的弹性,我们平时看到的场地主要有蓝色跟红色两种,不同的颜色使用的材料也不尽相同,所以在材质方面也会有很大差别。当运动员在不同场地比赛的时候就能明显地感觉出跑道的弹性不一样,脚底就会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所以在不同的助跑道上助跑的距离也会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比赛前要尽可能的多去适应场地,尽可能的多次进行练习。这样有利于队员了解场地的属性并适应场地,从而提高助跑的成功率和实效性。
2.2、比赛对手方面的因素
为什么要把对手当作是比赛时影响自己的因素,因为在比赛场上队员比赛压力一大半来自于对手。在比赛前每个运动员一般会了解对手的实力大致处在什么样的水平,但是真正到了赛场名次不会根据赛前预计的实力那样排列出来,名次是通过比赛比出来的。在比赛过程中。队员一般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出现,第一种自身水平较高,有争夺冠军的实力,但是在比赛过程中突然出现几个与自己实力相当的对手,这时候运动员往往会无形的出现一种紧张的状态,特别是在对手成绩超过自己后,这种紧张状态往往会加剧;第二种是自身实力处在一般水平,基本没有争夺前三的实力,这时候很多队员都缺乏比赛信心,特别是在对手实力很强并发挥很好的时候,不能更好的调动比赛的兴奋性;第三种是自身实力处在较落后的位置,特别是在试跳后发现其成绩有一定的差距,形成一定的心理上的落差,对比赛的关注度有一定的影响。综上情形,往往都会因为对手原因从而影响自己技术动作的发挥,特别是在助跑的节奏与精确性。每一名运动员的成长都需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体会各种形式的心理变化,只有经历多了,队员的比赛经验就会增多,比赛心理就会越成熟,技术才能发挥越稳定。
2.3、气候环境因素
俗话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觉得这句话也适合跳远比赛,成败有可能真的是上天决定的,当然这里所说的天,并不能真正决定我们的成败,成败的关键因素还是在于我们自己本身。如果有比赛,一般情况下比赛时间地点一旦确定几乎不可能会临时更改,所以在比赛期间比赛的环境可能与我们训练时大不一样,我们都知道地有南北,天有雨晴,正是因为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可能会对比赛带来一定的影响。比如南方运动员很难适应北方天气的寒冷,北方运动员适应不了南方天气的潮湿。正是客观因素的不确定性,在比赛期间如果气候变化过大,这往往会对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产生很大影响。如身体准备活动很难做充分,准备活动消耗的体能过多等等。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其运动员技术的发挥与稳定。特别是对要求节奏稳,精度高的跳远项目来说影响会更大。在比赛期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同样的气候条件下,遇到不一样的天气,特别是遇到突下大雨,这种情况本人深有体会,所带的队员也遇到过同样的情况。由于天气的突然变化,队员一时很难适应,必然会对助跑的节奏和速度造成影响,导致上板出现很大的误差最后试跳失败。
3、结论与建议
(1)首先跳远是对速度力量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好的成绩必须要有强大的身体素质作为基础,系统的、科学的、持续的、有强度的进行训练,不断提高其各方面身体素质,才能对跳远成绩产生积极影响,朝着更高的水平进步;
(2)在训练过程中,应该是全方位的训练,不仅局限于身体本身,还应该加强心理方面的训练。使其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这方面可以在训练中多设置一些障碍性因素,(如一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对运动员思想上的引导,使其成为一个能正确去面对比赛自我调节的运动员;
(3)跳远助跑步点的精确性,取决于运动员的身体和技术的稳定性,所以在日常训练中要根据不同的环境做出有针对性的训练,使运动员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并能驾驭各种环境因素对比赛造成的影响,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更充分的发挥出水平教练员在训练的过程中,除了运用现有的方法与手段,同时还应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吸收新的技术理念和训练方法,把新的方法与手段应用在实践中去,同时又要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的带出成绩带出高水平运动员;
(4)总之,一个技术环节不是单独存在,而是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而整体又包含了很多方面,每个方面又有不同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所以在跳远步点的精确性环节上也是如此,训练必须是全方位的,无论训练前后都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的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去训练,这样才能达到技术的高度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