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研究

2020-12-31吴汉东郭雪松于小磊张冬怡李敬双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产学研校企大学

于 洋,吴汉东,王 会,郭雪松,于小磊,刘 崑,张 振,张冬怡,李敬双

(锦州医科大学,辽宁 锦州 121001)

作为区域经济培养人才、提供服务的地方高校,主要承担着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任务[1]。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更需要大量技术型人才,作为一种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产教融合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2]。为寻求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根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性质和特点,加强产学研结合,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与生产企业共同培养人才,提高人才适应社会与岗位需求的能力,对于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3]。

1 产学研合作教育基本内涵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一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新形式,即学校和企业联合,有计划地把学校的教育与企业工作岗位相结合起来的一种教育方式,以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综合能力强的学生为重点,利用高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方式,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4]。产学研结合阶段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各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不断得到应用和发展[5]。

2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6]。

大学能够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与生产过程联合起来,是科技知识与社会生产的结合点,使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大学利用人才和科研密集等优势,大力开展社会服务,与企业横向联合,能够不断加快潜在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7]。

大学可以利用自身的人才和科研优势,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促进企业发展,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大学与企业的合作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体制改革,实现教育为生产劳动服务,同时也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缓解教学和科研经费不足的问题。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来说,产学合作有利于科技知识的扩散和转移,能够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 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

3.1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

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成果产出虽然较大,但是实际能够满足企业成果转化要求的却不多。大学的科技成果需要转化虽已成为共识,但实际情况却是科技成果转化与其科技资源存量以及社会现实需求并不相称。来自大学的科研成果和专利虽然非常多,但真正有用的、能在市场上形成有竞争力产品的却比较少[8]。

3.2 大学和产业界的目标与价值诉求不同

大学和企业的科研目标存在着鲜明的差异性,企业参与产学合作是以营利为目的的,追求的是市场价值,评价企业科技创新的标准就是市场价值。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风险、可行性和可能获得的利润。大学参与产学合作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学校对科研成果的评价以“项目、经费、论文、获奖”为标准,极少考虑科研成果在市场中的应用价值,也就是说,大学的科研活动追求的是技术价值,关心的是技术等级。大学和企业的科研目标没有融合点,科研活动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了校企之间的合作意识不强[9]。

3.3 资金来源不足

企业开发或者引进高新技术不仅要承担巨大的风险,而且需要高额的投入。科研人员无法从政府获得充足的成果转化所需要的资金;合作企业在投放资金时又非常谨慎,高技术企业的高额研发投入和成果转化投入也一直是困扰许多高技术企业发展的难题;我国的风险投资机制不够完善,这导致了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都不足以成为大学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资金支持者,开展产学合作活动受到了资金来源问题的制约[8]。

3.4 产权和利益分配的矛盾

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对已经形成的科研成果或多或少会提出一定的修改和建设性意见,大学对自己的知识产权又持有权威态度,技术的协调和衔接问题有待商榷。在产学合作的利益分配上,大学主要考虑的是既要收回研发成本,也要在成果转化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比例的利润。企业方面则主要考虑投资的风险,在多长时间内能获利以及投入和产出比[10]。

4 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4.1 明确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

大学教育是社会需求导向的专业教育,高校要通过行业企业调研和职业岗位分析,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分析,进而制定各专业的职业能力标准[11]。应用型大学所培养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地方食品企业就业,人才培养应该立足于地方区域特点,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专业核心能力时应结合地方食品企业的需要和食品产业整体的发展需求,同时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就业情况。需要高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完成食品企业行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以及食品行业人才培养的规格。

4.2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专业与课程

校企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入分析企业对毕业生应当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科学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共同论证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建设方案,进一步健全本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实现专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我调节。根据企业提供的人才需求信息,围绕所服务的产业链和学校发展建设目标,对新专业加强建设,对老专业改造完善。

校企合作共同优化课程体系,推动优质核心课程建设。食品加工、检测、流通等过程中出现的复杂问题,常常需要多学科、多领域的人才通过卓有成效的合作才能解决,所以,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所培养的学生除了具有专业能力之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通识类知识来完善学生的能力结构,提升学生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及为人处世的社会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自身能力素质[12]。

4.3 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

高校把企业引入校园,学校提供场地和人员,企业在校园内部开展部分业务,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既有利于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实践的针对性,又能提高企业知名度,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学校十分重视校内实践实训中心建设,不断完善办学条件,优化设备,已建成校内“乳品、肉品、农产品加工”三条生产线,形成产学研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学生具备“双证书”,为今后就业、创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4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实践创新平台建设和共享,与行业的相关企业联合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与企业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目前,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与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锦州益多乐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制定了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共建了“卓越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培养方案和评价指标等。学生定期到企业实习实践,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将所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企业的实习有机结合起来。其中,学校校外实践基地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被辽宁省教育厅授予大学生创新创业校外实习基地;实验教学中心获批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学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全面推进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5 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学校坚持“专兼结合,长短皆宜”的原则,制定专门政策,采取多种有效途径,聘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或指导学生进行各类工程实践。近年来,学院破格聘用有工程实践经验的企业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27人,让学生能够直接体会到企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企业的工作模式。同时,学校在工科教师的评聘环节中强化在企业工程实践经历的要求。工科教师由讲师晋升副教授、副教授晋升教授,需有12个月以上企业工程实践经历。强调了教师队伍中的企业背景和经历,增加了企业教师的比例,为工程教育改革引进了更多的企业元素和要求,也由此带来了培养理念、培养方式、培养类型乃至课程设置等一系列变化[13]。

4.6 实施“订单式”培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采取“订单式”培养方式,企业和高校结成战略联盟,利用企业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高校依据企业实际人才需求状况,为企业“订单式”培养人才。在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求学校和用人单位密切合作,根据企业要求和学生自愿原则,鼓励学生参与到企业定向培养中,同时要求高校的课程设计和教学计划与订单培养模式保持一致,让学生根据不同兴趣选择课程。现已与天津全津食品有限公司、盘锦宋大房食品有限公司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

4.7 “3+1”顶岗式模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定位于应用型,更加侧重学生技能的掌握,与此同时也要求教学模式相应改革,“3+1”模式是很多院校纷纷选择的改革方向[14]。“3”是指学生在校学习3年理论知识,以课堂教学为主;“1”是指学生第四年在校外食品企业实习,以提高实践技能为主。在该模式下,学生利用3年在校时间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利用最后一年进行实训,做到学以致用,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掌握了操作技能,为以后更好地进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产学研校企大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留白”是个大学问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大学》
基于“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针织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