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的数字音乐及动漫传播
2020-12-31朱涵
朱 涵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000)
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将土楼称作“中国最特别的民居”。 该建筑以适合大家族群居,具有突出的防御功能而闻名于世界。中国目前已被确认的客家土楼建筑超过3000座,主要分布在中国福建、江西和广东的三省交界之处。
1 客家土楼营造技艺简介
客家土楼产生于唐宋时期,在明清两代发展成熟。现存最古老的土楼是永定县湖雷乡下寨村的“馥馨楼”,该建筑始建于唐朝,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 客家土楼与客家人的迁徙流动、历史文化息息相关。客家先民自公元317年到19世纪70年代,总共经历过5次大规模的迁徙,逐步从中原迁至东南边陲。 客家人为避免战乱之苦,颠沛数代,最终以闽西为家。客家土楼将防火、防盗、防流寇、贮藏、饲养、晾晒等各种生产、生活设施构筑于一体,为本族人的繁衍生息提供了安全的场所。随着明代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闽地烟行兴起,商贾富户增多,土楼建筑也日益精致。最初的“一字型”土楼规模扩大,逐渐形成“五凤楼”式的突出等级形制,造型精致华贵的土楼建筑。总体而言,历史上的客家土楼一直在防御功能与生活功能中寻找最佳平衡点,以适应客家族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近代以来,客家土楼生活功能的重要程度已经远超防御功能,甚至还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特点,形成别具一格的建筑美学特征。
2 客家土楼技艺的新媒体传播
2.1 客家土楼技艺数字音乐传播
以客家土楼为创作核心的交响诗篇——《土楼回响》荣获首届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器乐作品金奖。 该曲系中国著名的青年作曲家刘湲作曲,著名指挥家郑小瑛指挥。《土楼回响》反映了客家人生存、发展、奋斗的故事。全曲共分成5个乐章:第一乐章《劳动号子》、第二乐章《海上之舟》、第三乐章《土楼夜雨》、第四乐章《硕斧开天》、第五乐章《客家之歌》。这五个乐章组成了一部壮烈史诗,作曲家用客家山歌作为基调,并在其中加入土色土香的音乐表演形式,比如客家老人深远苍凉的歌声,以及用树叶吹奏的小调,这些成为作品中最别具一格的篇章。交响音诗主要通过现场音乐会演奏和线上音乐流媒体收听的方式进行传播。目前《土楼回响》已经在数字化音乐的代表性平台虾米音乐中上线,虽然听众评论寥寥,但是评论都是对《土楼回响》这部作品的肯定,如赞扬音乐体现了“客家盛情”和“浩然之气”。但是《土楼回响》在作为数字音乐传播载体,其引起的关注度仍然偏低。该音乐专辑甚至因为没有足够数量的评论人数而没有评分。
除了交响音诗以外,有关土楼的数字歌曲在音乐流媒体中也颇为常见,如《心中的土楼》《土楼阿哥》《土楼人家》等。这些歌曲以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唱法为主,融合了客家的方言、小调、对唱等多种形式,以轻快的节奏,富有感染力的歌词而生动地展现出客家土楼文化的独特风情。
2.2 客家土楼技艺动漫传播
有关客家土楼的数字影音作品极少,但是近年来最受追捧的国产动漫之一——《大鱼•海棠》就以客家土楼作为创作的核心元素之一。《大鱼•海棠》是一部结合了2D和3D技术动漫作品,影片的创意来自于中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庄子的著作《逍遥游》,主要讲述了掌管海棠花生长的少女椿为报恩而努力复活人类男孩“鲲”的灵魂,在本是天神的湫帮助下与彼此纠缠的命运斗争的故事。影片于2016年7月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该影片运用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画面极具美感,被誉为具有东方韵味和神秘感的电影。该电影的豆瓣评分为6.6分,在国外影评网站IMDD上的评分则为7.3分,而在番茄网上新鲜度高达88%。《人民网》评论该影片的故事设置、蕴含的世界观都充满中国气象。
《大鱼•海棠》主人公生活的地方就是客家土楼,其原型是福建省永定县的承启楼和南靖县田螺坑土楼群。为了艺术效果,影片将世泽楼与承启楼两栋一方一圆的建筑合二为一,形成一线天的景象。在方与圆的结合与变化之中,透出中国古代天圆地方的哲学认知与方圆结合的处世智慧。而客家土楼之所以能够成为影片中孕育“鲲鹏”的宝地,与其特有的神秘色彩有着密切的关系。客家人所建造的与世隔绝的土楼让人有着“遗世独立”和“世外桃源”的遐想,影片起于逍遥游,终于逍遥游,而客家的子弟亦生于此地,归于此地。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任何一个能够创造种族世界幻象的建筑物,一个与人类生命特征相关联的‘场所’,看起来都是必然有生机的,像一个活的形式。 客家土楼作为与客家人的生命息息相关的场所,必然被赋予人的生机,在动漫中,这种生机更体现在土楼对族人的保护与族人对其天然的信仰的互动之中。
客家土楼的数字音乐和动漫传播是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传播的典范,土楼的形与韵通过跃动的音符和唯美的画面传达给受众,带来非同凡响的视听体验。数字化传播手段不仅为非遗的保存与传承提供了新的介质,更为重要的是在新的传播形式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年轻受众的生活,因而得以吸引更多年轻受众,为自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