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动物疫病发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2020-12-31代军刚王存利王平娟

兽医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陇县奶山羊布鲁氏菌

代军刚 王存利 王平娟

(1.陕西陇县固关镇畜牧兽医站,陕西陇县 721200;2.陕西陇县东南镇畜牧兽医站,陕西陇县 721200)

1 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共调查养殖场户,其中牛95个场户,存栏5425头,发病236头,死亡59头,死亡率1.1%;奶山羊129个场户,分存栏20427只,发病2532只,死亡469只,死亡率2.3%;猪28个场户,存栏4892头,发病974头,死亡88头,死亡率1.8%;鸡116个场户,存栏51365羽,发病9258羽,死亡2003羽,死亡率3.9%。

2 发病状况

2.1 临床症状

通过调查显示,牛主要以感冒、拉稀为主要症状,山区多发焦虫病;奶山羊发病主要以发热、咳嗽、流鼻等呼吸道症状为主,其次还有停食、拉稀、口炎等消化道疾病和流产等症状,成年羊经过及时治疗后,很快好转,治愈率高,新生羔羊救治不及时,因消化机能障碍和腹泻导致的肺炎和痢疾,死亡率较高;生猪发病主要集中在规模场,主要以腹泻和发热为主要症状,因饲养管理不善而引起多病毒混合感染;鸡发病主要集中在散户,主要因呼吸道、痢疾、神经症状为主,多发病于雏鸡和产蛋前的小鸡。

2.2 实验室抗体检测及疫病监测情况

去年,县兽医实验室采集血样检测了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抗体,全县平均抗体水平为73.1%、猪0型口蹄疫和猪瘟不达标,是规模猪场发病的一大隐患。通过奶山羊规模场布鲁氏菌病监测净化情况看,我县奶山羊规模场布病感染涉及区域广,部分场感染率较高,人感染6例,防控形势异常严峻。通过肉牛、肉羊布鲁氏菌病基线调查看,我县肉牛和肉羊感染率均在1%以下,点状发生。

2.3 发病种类

牛主要以焦虫病、肝片吸虫等寄生虫并为主;羊主要以羔羊痢疾、副结核、布鲁氏菌病等为主;生猪以仔猪腹泻、多病毒混合感染为主;鸡主要以鸡白痢、球虫病为主。

3 发病原因分析

3.1 冬季北方气候寒冷,由于管理不善,保暖措施不到位,易发流行性感冒和上呼吸道疾病,继发引起肺炎,因救治不及时引起死亡。

3.2 奶牛、母羊于干奶期和妊娠后期、围产期,为了满足胎儿的迅速发育,普遍采取适当补饲,由于天气寒冷,缺乏运动,会出现妊娠期间过度肥胖症和缺钙,易引发妊娠毒血症、阴道脱出、难产、瘫痪等,这些由于难产导致体质虚弱,保暖措施不到位,抗病能力差,会出现一系列症状,母牛、母羊患病直接影响乳汁的分泌,导致犊牛、羔羊出生成活率降低。

3.3 新生牛犊、羔羊饲养管理技术粗放简单,保暖措施不到位、人工辅助哺乳及时,由于体温低,低血糖症以及吃初乳不当或太迟,母源抗体没有产生,引起羔羊疾病和死亡率增加。

3.4 饲养管理不当是引发疾病的主要原因。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频繁变更饲喂次数和饲喂量,这些由于饲养方法不当致使畜禽发病。另外,因饲料营养不足,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蛋白质等使羊只体况下降,抗病能力减弱;某些由于微量元素过多,营养过剩,引起自体中毒。

3.5 消毒措施不到位,由于环境污染,易引发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多数规模场日常定期消毒制度坚持不够,粪便清理不及时,畜禽生活环境恶劣,给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和寄生虫滋生创造了条件。

3.6 免疫不到位,由于圈舍长期病毒存在,是规模猪场发病的主要原因。

4 防控措施

4.1 加强饲养管理,推行规范化养殖技术和群体健康管理技术。按照畜禽个体大小、生产目的和生产目标,适时合理分群,根据各自的生理特点,采取不同是营养标准和饲喂方法精细化管理。

4.2 加强环境控制,定期开展环境管控。冬春季节,外界气候变化快,昼夜温差大,加之运动不足,抗病能力普遍较差。由于粪便清理不及时,通风不良,缺乏阳光,阴暗潮湿,舍内氨气过重,易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因此要定期开展环境清理,适时控制环境尤为重要。

4.3 建立防疫工作制度,做好疫病综合防控措施落实。严格按照国家规定,建立防疫工作制度、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记录及养殖档案,制度上墙公示,做到定岗定员,责任明确,并建立严格的免疫、消毒、粪污处理等工作程序,专人负责按照程序落实好各项防疫工作措施,并详细记录,随时查阅,及时补救。

4.4 建立健康巡查登记管理机制,早期发现疾病。强化动物防疫条件整改,合理布局、规范建场;依法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禁止行为,有效降低引入风险;落实农业部《乳用动物健康管理办法》,奶山羊要定期开展布鲁氏菌病监测和强制免疫工作,降低疫病风险;按照圈舍和羊只编号,建立健康巡查登记制度,坚持每天对羊群进行健康巡查,一旦发现群体精神沉郁、不食、呼吸困难等症状的,要高度重视,详细检查分析,严防传染病的发生,发现个体发病的,应及时转入隔离圈舍及时治疗。

4.5 准确诊断,合理用药。对健康巡查发现的患病畜禽隔离后,依次进行精神与姿势、皮肤与被毛、眼结膜、体表淋巴结、腹围、采食与饮水、反刍与嗳气、口腔、上呼吸道、排粪与粪便、排尿与尿液、测定体温、检查脉搏与呼吸次数,全面掌握临床症状,并进行饲养管理状况调查,综合分析病因,准确建立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排除病因,合理用药,对症治疗。

猜你喜欢

陇县奶山羊布鲁氏菌
陕西省陇县:远程教育成就“养鸡大王”致富梦
基于线粒体DNA D-loop 区序列分析中国及新西兰奶山羊遗传进化关系
泥中打过“滚儿”更识乡村“味儿”——陇县“怀才”青年得遇广阔天地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奶山羊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3)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活性分析
陇县原子头M56金代大定二十四年买地券校释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世界及我国奶山羊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关中地区规模化奶山羊养殖场机器挤奶现状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