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020-12-31罗前举

兽医导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产蛋率雏鸡蛋鸡

罗前举

(宿迁市宿城区埠子镇畜牧兽医站,江苏宿迁 223831)

加强蛋鸡饲养管理,对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产蛋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是提高蛋鸡养殖效益的关键,所以在蛋鸡养殖过程当中,必须要充分重视蛋鸡饲养管理技术的应用。下文结合实践,从蛋鸡育雏期管理、蛋鸡育成期的管理以及产蛋鸡管理等几个方面对蛋鸡饲养管理技术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1 育雏期的卫生和消毒

雏鸡饲养管理,对雏鸡的成活率与整齐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更关系到母鸡的生产性能,因此,必须要充分重视雏鸡的饲养管理。

1.1 雏鸡舍的消毒

进雏之前必须要对鸡舍严格的冲洗、消毒,首先可以将育雏过程中的各类用具,拿到室外通过阳光暴晒进行消毒,同时彻底清扫鸡舍。清洗鸡舍地面时,可以利用2%的火碱溶液进行冲洗,并利用汽油喷灯对铁质地网、隔网以及墙壁等进行喷烧,利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对雏鸡饲养的网具、天花板以及墙壁进行喷雾消毒。并按照高锰酸钾(15g)、福尔马林(30ml)/m2进行熏蒸消毒,时间为72h,之后通风换气。

1.2 搞好育雏室的环境卫生

对雏鸡的各种饮食用具每日彻底清洗,并及时的清扫粪便,工作人员进入鸡舍,应当穿戴防护服,并严格的进行消毒。

1.3 接种疫苗

根据相关免疫程序要求,科学合理地展开免疫工作,对法氏囊、鸡新城疫等相关传染病及时的进行免疫接种。

1.4 保证雏鸡生长的营养需求

确保雏鸡自由采食,提供充足的食槽,并及时添加饲料,让雏鸡及时取食,促进其生长。在雏鸡不断生长过程当中,需要对鸡群及时疏散,合理控制养殖密度,为雏鸡生长提供良好的空间。

1.5 合理的光照制度

合理的光照条件利于雏鸡的性成熟,育雏期前3d,故按照时间应当控制在 23~24h,利于雏鸡出壳,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并认食与饮水,之后不断递减光照时间。

2 蛋鸡育成期的管理要点

2.1 做好转群前后的工作

检查鸡舍,并彻底清洗,做好消毒,采用笼养方式进行养殖过程当中,需要合理的调节水槽、料潮。针对育雏舍开展带鸡消毒,同时将生长较弱的以及病、残鸡筛选出来进行转群。采用地面平养鸡舍,应当将垫料首先铺好,转群过程当中,对鸡群数量及时清点,并分开管理强弱鸡。弱雏按照原来的饲料进行饲养,当其生长至相应标准之后,在对饲料进行调整。

2.2 限制饲养与控制体重

由于鸡的品种不同,在体中要求方面也存在不同的标准,如果鸡的体重较大,体内沉积较多的脂肪,会对其产蛋性能造成很大影响,同时,相应的消耗也会不断扩增,需要较大的投喂量,所以需要采取限制饲养的方式,对其采食量进行有效控制,但不能影响到鸡的健康生长。

2.3 合理的光照制度

鸡龄在1~3日每天光照时间为23h,1h黑暗;4日龄以上的鸡在养殖过程中需要与此批鸡群20周龄时,与当地自然光照条件充分结合,每七天进行渐减。鸡舍中应当交叉排列两台灯泡儿,发现破损的灯泡及时进行更换,并对灯泡进行定期擦拭,保持其亮度。

2.4 其他管理措施

2.4.1 适宜的密度:在平养过程中,育成鸡按照10只m2进行设置,如果采用笼养方式,则根据270~280cm2设置每只鸡的笼位。合适的空间利于育成鸡的生长。

2.4.2 均匀地投入喂料,避免鸡的采食量出现不同。

2.4.3 对鸡舍经常检查,发现鸡粪及时清理并打扫,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2.4.4 根据免疫程序科学,合理的进行免疫接种,避免鸡出现疫病,对其健康造成威胁。

3 产蛋鸡的管理要点

3.1 初产期(产蛋率在 85%以下)

当蛋鸡产蛋率达到5%时,将青年料进行转换,为其投喂产蛋料,喂养14天左右,当达到30%时停止。换料过程当中及时进行补光,为了避免应激出现,可用应激速补饮水,秋冬季节合理的应用清温败毒散拌料,降低传染病的发生。达到50%产蛋率时,利用药物预防蛋鸡输卵管炎症。

3.2 高峰期(蛋率在 85%以上)

此阶段是饲养蛋鸡效益最高的时期,必须做到促高产,延长高产期,降低死淘率。此期应注意减少各种应激,饲料要稳定,不打驱虫针,不断料、水,防停电,光照时间、强度不能改变,严冬防止饮水结冰,给其以稳定舒适的生活环境。要注意适时通风换气,严防贼风。

3.3 产蛋后期(蛋率在 85%以下至淘汰)

此阶段产蛋率下降,采食量不变,鸡只易肥而导致脂肪肝,可以限制喂量或换低档蛋鸡料,但注意补钙,最好是贝壳粉。光照可延长1h即17h/d。以获得最大的效益。整个饲养过程要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不可漏掉任何一种免疫过程。

猜你喜欢

产蛋率雏鸡蛋鸡
蛋鸡多产蛋要过三道关
提高蛋鹅产蛋率的饲养与管理方法
春季蛋鸡养殖三防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优选雏鸡四法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提高蛋鸡产蛋率妙招
蛋鸡和肉鸡
蛋鸡和肉鸡
浅谈蛋鸡产蛋率骤然下降原因和防治措施及饲养管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