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理事会的管理特点及对CAP课程的启示
2020-12-31张志红周雨青
张志红 周雨青 董 科
(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1 大学理事会概述[1]
成立于1900年的美国大学理事会是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性的教育组织。它的核心使命在于帮助学生提高被大学录取的概率,并为学生成功过渡到大学做好学习、测试、经济等方面的准备,以扩大美国高等教育的覆盖范围。
大学理事会为高中生提供3个著名项目,分别为SAT考试、PSAT/NMSQT考试和AP课程。SAT考试(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考试,与ACT考试(American College Testing)并称为美国高考。PSAT (Preliminary Scholastic Aptitude Test)/NMSQT(National Merit Scholarship Qualifying Test)考试,即SAT考试预考,用于预估学生的SAT考试分值和申请全美优秀学生奖学金资格。AP(Advanced Placement)课程衔接大、中教育,为高中生提供更具挑战性的课程学习。三大项目的考试均作为美国大学录取的重要参考标准,它们在扩大美国大学覆盖范围和促进大、中教育衔接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在全球也颇负盛名。当然,三大著名项目的成功与大学理事会成熟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密切相关。
大学理事会由董事会(The Board of Trustees)、全国议会(National Assemblies)、区域议会(Regional Assemblies)、托管委员会(Trustee Committees)、学术顾问委员会(Academic Advisory Committees)等多个机构统筹管理。董事会是大学理事会的理事领导机构,是其法定代表和最高决策机构。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为大学理事会提供其专业领域问题和活动的指导,并就政策和治理进行投票,参与大学理事会的管理建设。托管委员会涉及大学理事会的执行、财务、资源、成员关系、提名、治理等各项管理事务,是董事会做出专业的法律和政策决定的重要支撑,能保障三大项目落实中的会员关系、人力资源、财务报销、投资等各类非学术性管理问题。学术顾问委员会专注于整合学科评价与教学计划,培养学生高质量的学科核心技能,使大学理事会的项目更具专业性、科学性,更有效地指导大学理事会的总体评估和战略。
2 大学理事会的管理特点
大学理事会的各管理机构的设置均衡、职责分明,管理体系合理完备。基于大学理事会各管理机构的设置和权责分析,可将大学理事会的管理总结为以下几个特点。
2.1 民主严谨与灵活互通的人才管理
大学理事会的董事会、全国议会、区域议会的管理人才主要是通过理事会的广大会员民主选举产生的,主要包括学术、财务和入学咨询三方面管理人才。被选举的各机构管理人才来自大学理事会的会员,代表大学理事会及其合作高中、大学的共同利益,切合大学理事会服务大、中衔接的核心使命。并且,大学理事会各机构管理人才的任期有限。一般来说,董事会主席和副主席的任期为两年,其他委托人的任期通常为四年。这能防止管理人才出现职业倦怠,也能广泛地汇集更多人的智慧和力量,保证大学理事会持续充满活力。
此外,大学理事会尤为注重机构内外管理人员的交流和互通。每个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其领域的相关问题和活动,不断积累理论基础和总结实践经验,完善大学理事会的管理,更好地落实大学理事会各项目计划。同时,管理机构之间也相互联系配合,如全国议会、区域议会的主席为董事会的成员、学术顾问委员会向全国议会的学术委员会提出学术标准、专业计划等方面建议等。从整体角度来看,这表明大学理事会注重管理机构的协调化管理,各管理机构职责虽明确有别,但强调整体的协同一致性,利于大学理事会各项目的高效实施和完善。
2.2 空间有效与专业深度的管理机构设置
大学理事会采用会员制,会员包括两年和四年制的学院、大学、中学、学区、高等教育系统和其他非营利性的机构。大学理事会在美国共设有6个区域议会,基本覆盖各州学区。全国议会和每个区域议会均分别设有学术议会(Academic Assembly)、财务援助议会(CSS/Financial Assistance Assembly)和咨询与入学议会(Counseling and Admission Assembly)3个议会,每个会员机构需为全国议会和所属区域的3个议会分别指定一个代表,每个议会由其产生的评议会(Council)负责日常理事管理。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可就专业领域的问题和活动对大学理事会的董事会进行指导和建议,也可对其决策等进行投票。这表明,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拥有充分的学术自由自主权,能为大学理事会营造开放的专业发展氛围,利于调动大学理事会会员机构的积极性,为大学理事会提供更全面和实际性的指导和建议。这种管理机构的设置保障了大学理事会会员机构的有效参与和广泛管理,实现了大学理事会对会员机构“空间上”的统筹化管理。
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的学术议会审议有关高中生高质量学习的问题和活动,通过阐述课程及教学标准,致力于为所有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此外,该议会还涉及评估、学校治理结构和持续专业发展等相关问题。财务援助议会为大学理事会提供有关大学入学经济方面的政策、实践和标准的指导,旨在帮助处于中、高等教育过渡期的学生及其家庭做好经济准备,以应付高等教育的费用;此外,财务援助议会还努力支持资助机构公平有效地管理学生资助计划。咨询和入学议会审议有关大学成功机会的问题和活动,实现学生及其家长持续的教育选择,为处于过渡期的学生进入大学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的3个议会能为高中生做好学习、经济和各方面信息咨询等的专业性准备,且区域议会的3个议会更具地域特色,能为所属区域学生及其家庭提供更为适宜的大、中衔接服务。
2.3 学术化与实践科学性的课程研究管理
大学理事会另一亮眼的管理机构为学术顾问委员会,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由大学理事会所有课程项目的优秀代表组成,且依据学科分为多个学术顾问委员会。每一个学术顾问委员会有4个基本职责,分别为:①确定并讨论该学科的核心能力,实践表明,该核心能力对大学预备和学生发展至关重要;②确定通过课程、评估和专业发展培养这些核心能力的方法;③确定教授、学习和测量核心能力的综合方法,这些综合方法也应反映在大学理事会的相关各项目计划中;④确定该核心能力在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以便向学术委员会评议会报告,并指导大学理事会内部的总体评估和战略。
学术顾问委员会的设立是大学理事会第一次专注于整合教学计划与学科评价的结果。这表明,大学理事会重视从教学计划到学科评价的过程探索,其职责具备科研性特点,讲究理论专业性和实践有效性的统一。这能促进大学理事会高质量、高标准的课程体系的形成,保证课程目标、核心能力和教学标准等课程和教学资源更具专业性、科学性,从而对学生的大学预备和发展发挥实效的作用。同时,该委员会还会向全国议会和区域议会的学术议会提供有关课程标准、教育公平等方面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以使其科研成果能渗透到各管理机构之中,为大学理事会的各管理机构做好学术方面的专业支撑,推动其科研成果更好地落到实处。
2.4 规范化与高权威的制度管理
美国大学理事会是依据其制定的章程(Bylaws)对各管理机构的职能及开展的活动进行规定和安排的,章程对大学理事会的性质和目的、管理制度、会员资质、议会、会员代表、选举和投票等各方面均做了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管理体系,如章程的性质和目的的第二条规定,大学理事会是一个非营利的教育组织,应根据纽约州大学董事会和纽约州教育部授予的章程运行。
此外,大学理事会的会员学校、全国议会、区域议会以及各委员会的成员均可提议修改大学理事会的章程,但这类提案必须要在大学理事会的会员年会上提出,并由全体会员投票决定是否修改章程。这表明,大学理事会章程具有规范化和高权威的特点,代表着大学理事会最广大会员的观点,有利于大学理事会各项管理事务的高效运行。
2.5 开放性与丰富性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网络化管理是现代学校、企业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网站查询是现代最快捷有效的一种了解途径。大学理事会设有的官网功能强大,网络信息资源也十分丰富,为各方面的访问者提供了充分的资源信息。除大学理事会的具体介绍外,大学理事会的网站上还为学生、家长和教师提供各类课程项目的学术标准、课程目标、核心技能和考试等的详细资源;同时,大学理事会还为教师在线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平台,如AP教师在线共同体,突破时空的界限,实现教师的培训和交流合作[2]。另外,大学理事会还定期发布调研报告及年会报告等,方便相关科研人员的关注和获取。
总之,通过大学理事会官网上的信息查询,各类访问者基本可以全面地掌握大学理事会的各方面信息。这有利于大学理事会与广大的学生、家长、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之间的潜在交流与合作,同时即达的网络信息资源分享也能推动大学理事会项目的高效实施[3]。
3 大学理事会管理给予CAP课程的启示
中国教育学会于1979年成立,业已形成覆盖基础教育阶段所有学科和教育工作领域的专业组织体系,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全国性教育学术团体[4],与美国大学理事会最为相似。中国教育学会亦有教育评价研讨会议、教育沙龙、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和CAP课程等31个项目,其中,CAP课程借鉴于美国大学理事会的AP课程,旨在促进我国大、中教育的衔接[5]。因此,本文对大学理事会管理的启示主要落脚在中国教育学会的CAP课程项目的管理上。
3.1 设立代表三方共同利益的CAP课程管理机构,构筑CAP课程管理的共建平台
与美国大学理事会不同,中国教育学会虽也采用会员制管理,但其会员机构是各省市的教育学会,且各省市的教育学会人员组成虽可能来自中学、大学,却不是代表CAP课程的会员中学和大学。高中、大学是以CAP课程会员学校的形式单独参与进来的。在CAP课程管理中,高中选派的代表一般是以“学习、接受”的方式参与CAP课程的建设,无太多管理职能,大学则以选派专家进行交流、指导的方式参与CAP课程的建设。大学和高中之间缺乏密切交流的平台。
CAP课程是大、中教育衔接课程,是为优秀的高中生提供的大学课程。因此,该课程应兼具高中和大学课程特色。中国教育学会应立足大、中教育衔接视角,为3个CAP课程利益相关者(即高中、大学和中国教育学会)提供广泛深入交流的平台。对此,可设立代表大学、高中和中国教育学会三方利益的共同管理机构,保证高中、大学之间持续的密切联系,共建代表三方观点的CAP课程管理体系。该管理机构应审议有关CAP课程的问题和活动,完善CAP课程的学术管理。另外,该管理机构也可参考大学理事会的全国议会分设的3个议会,为处于过渡期的高中生提供更全面的大、中教育衔接服务。
3.2 着重参与高中的CAP课程管理,完善CAP课程质量评估体系
近年来,中国教育学会积极推进CAP课程项目的实施。截至目前,CAP课程共设有7门,其会员高中也已近120所,覆盖全国28个省市,且已举办了第十次CAP课程考试[6]。这表明,我国CAP课程项目已拥有一定规模和发展速度,但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在高中的CAP课程管理方面,如加重教师和学生教学压力、参与高中缺乏建设热情等。参与高中是CAP课程的实践者和落实者,也是CAP课程实践效果最直接的体验者,因此教育学会应重视参与高中在CAP课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对此,可给予参与高中一定的CAP课程管理权,重视参与高中对CAP课程的自主建设及实践的经验总结和提议。因此,中国教育学会可为各参与高中提供固定的建设和研讨渠道,同时可参考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区域议会,兼顾各省市CAP课程协调发展思想。需注意的是,建设和研讨的着眼点应落实在提高CAP课程的质量上,中国教育学会也应据此反馈不断完善CAP课程的质量评估体系,以不断积累和更新,促进CAP课程更健康的发展。
3.3 加强CAP课程的科研性管理,坚持“动态建设、科学适用”的原则[7]
现行的CAP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和教材等学术标准大多是由大学专家制定完成的,且均处于初期理论建设阶段,而其与CAP课程的实践也存在较大的落差。这些CAP课程标准虽符合我国大学课程标准,但在是否能有效实现大、中衔接方面缺乏有效的研究证明。CAP课程的实质是衔接大、中教育,促进学生更充分的发展。所以,CAP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和教材等学术标准方面应突出大、中教育衔接的重要思想,且在CAP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能始终践行这一思想。
因此,我国CAP课程应加强对学术标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整合的科研性管理,使CAP课程目标、教学计划和教材等更具科学性和专业性。对此,可参考美国大学理事会的学术顾问委员会,该委员会从确定学科核心能力,到实践和评价方法,再到确定学科能力的重要意义等,解决一系列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学术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中、美教育环境千差万别,其学术标准体系并不能照搬AP课程现用。我们应在自我CAP课程学术标准的科研完善中,不断建设属于CAP课程的学术标准体系,保证CAP课程资源的科学适宜。[8]
3.4 提升高校对CAP课程认可度的管理,解决CAP课程的“入口”或目标问题
高校对CAP课程的认可是目前中国教育学会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若未得到妥善解决,CAP课程将无法广泛推广实行。一般而言,除特殊方式外,我国大学录取的唯一标准为高考成绩,而美国大学录取则需参考多方面,AP课程成绩则为其中的重要标准之一。这表明,我国高校接受CAP课程比美国艰难得多,且不能简单套用美国的模式。因此,在我国高校范围内,如何将CAP课程成绩与大学的相关优惠政策相联系是当务之急。
对此,中国教育学会应提升高校对CAP课程的认可度管理。可尝试与各高校建立密切联系,邀请各校代表参与有关CAP课程的相关会议和项目等,甚至担任相关职务,以激起高校对CAP课程的参与热情,促进高校对CAP课程的了解以及提高高校对CAP课程的认可度。同时,中国教育学会也可在CAP课程网站上介绍合作的高校,为学生的大学及专业填报等提供一些有效的信息参考。
4 结语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美国大学理事会与中国教育学会体制截然不同,管理对象背景差异也十分明显,但其面对的管理职能却有着千丝万缕相似性。我们坚信,一个具有成熟与成功的经验史,定会对一个成长中的新生事物给予最直接的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