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活动在幼小衔接中的新运用
2020-12-31孙俊梅
文 孙俊梅
为了帮助幼儿从身心发展、行为习惯等方面做好入学前的准备,我园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下文简称《指南》)精神,通过调查统计,让幼儿了解自己和其他同伴即将要上的小学名称,激发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让幼儿开始憧憬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同时,我们将统计结果通过图形展示出来,带领幼儿初步感受统计的乐趣。
一、活动来源
进入大班下学期,幼儿们即将踏上新的成长旅程,他们对小学生活充满了向往。一天午饭过后,幼儿们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悠悠对漫漫说:“我下学期要去中山路小学,你呢?”“我在实验小学,我们再问问别的小朋友吧!”于是,那天中午幼儿们就这个话题交流了很久。一旁的我悄悄听着他们的对话,发现了他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将会去什么样的小学?
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幼儿经常会在交流中生成他们自己的讨论主题,兴趣也会由此蔓延开来。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小学生是人生的一大转折。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他们对未来充满了好奇与向往。既然幼儿们对这个话题兴致盎然,我们决定追随幼儿的兴趣,助推他们对小学进行积极探索,进行社会性适应活动,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够健康、快乐地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二、解决问题
(一)制作统计表
进入教室后,幼儿们还是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并要求教师帮助他们记录下全班幼儿的小学名称。在记录过程中,我们发现只有小部分幼儿不清楚自己将上哪所小学。于是,我们请幼儿回家进行调查,第二天再开展“我要上的小学”统计活动。幼儿们兴趣高涨,第二天一早就围着新的墙饰,拿出小道具进行统计。很快,关于幼儿们的小学的统计表新鲜出炉了。
教师将统计表的照片投放到大屏幕上,幼儿们看到统计表后更加兴奋。阳阳说:“我和乐乐都在红旗小学!”明明、依依和果果三个小朋友抱在一起说:“我们都在中山路小学,太好了!”成成遗憾地说:“只有我一个人在城北小学,真倒霉啊!”
(二)展示数据图
看到此情此景,我灵机一动,一次分类统计活动应运而生。我在电脑上用制表功能将数据通过柱状图、饼状图形象地展现出来。幼儿们看见我用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就出现不同的数据图,不禁发出惊叹,还有的幼儿跃跃欲试,亲自体验了一下是如何操作的。幼儿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于是我鼓励幼儿们回家统计一下自己的玩具、图书以及感兴趣物品的数量,初步体验统计数据的乐趣。幼儿们的经验是在操作中获得的,我启发幼儿们再次思考除了运用电脑和数字表格进行统计,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统计。有的幼儿提出用积木来统计,积木垒高了就像柱状图。通过实际操作,幼儿们发现实物数据图表可以进行分类与统计,这触发了幼儿们的多角度思维。
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如今的幼儿来说并不遥远,生活中各种数据几乎随处可见,当幼儿们看到电脑中呈现出五彩斑斓的图示时,内心激动万分。《指南》在科学领域的教育建议中也要求我们引导幼儿关注科技产品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我们通过统计活动这一具体案例让幼儿动手感受与体验,从中体悟数据分析和大数据的魅力。
“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生活向小学生活的过渡阶段,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转折期。在《指南》中找到目标点来支撑我们的活动,让我们更有底气去实施这样的探索性课程。在这样的活动中,我们通过行动研究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课程目标弹性化、课程内容生活化、实施手段灵活化等教育策略,感受到专业化成长的快乐与成功。同时,这个过程也让幼儿不断丰富和发展出了新经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生成新的探索活动。教师也更加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各种学习品质,发展各项学习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在这种自主学习探索下,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这样的活动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