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环管”在煤矿供电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0-12-31白仁喜
白仁喜
(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陕西 榆林 719302)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量大幅提升,采煤工艺不断改进。随着国内产能落后的小型煤矿逐步淘汰,大、中型煤炭生产企业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方向发展[1-3]。各类设备的运行都与电紧密相关,因此矿井供电安全管理在现代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4-6]。大中型煤炭企业往往存在生产产量重、任务紧等现象,供电系统具有范围广、距离远、设备多等特点,导致矿井供电安全管理具有很大难度。为此,重点通过“人机环管”的管理方法分析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相应的管控措施,以期保证矿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可靠的运行。
1 “人机环管”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普遍问题
1.1 “人机环管”管理体系的建立
2014年,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7],编制了Q/SH 1002 1000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企业标准。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风险预控为核心,以PDCA管理为模式,体现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特点,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达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安全。
1.2 “人机环管”分析供电中的普遍问题
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分为3个方面。①煤矿属于艰苦行业,具有条件差、安全风险、环境恶劣等特点,员工整体教育素质偏低;对于现代化矿井,采用大量自动化、智能化先进设备,员工对安装、调试、检修、维护、操作规程等技能不能熟练掌握,造成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不安全行为,增加了供电工作的安全风险;②作业人员的思想状态不安全,如家庭原因、饮酒、睡眠不足、精神恍惚等因素导致在作业过程中发生不安全行为;③管理人员未能认真履行自身的职责或存在违章指挥。
机的不安全状态:煤矿供电设备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分为3个方面。①入场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即入场设备存在不安全隐患,比如说采用煤矿禁止使用的产品、入场设备存在不完好状态、入场设备选型不合理等;②运行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即运行设备存在不完好或失爆等现象;③安装、回撤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即设备在安装、回撤过程中因碰撞、人为破坏等因素引起的不安全状态。
环境的不安全因素:煤矿供电设备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有软环境影响因素和硬环境影响因素。①软环境影响因素是指煤矿井下设备安装空间局限性较大,部分区域顶板淋水严重,供电设备与线路在安装过程中与光缆线路、通信线路等其他线路交织在一起,增加了供电安全管理的难度;②煤矿作为一个特殊的行业,井下环境恶劣,煤尘多、潮湿、有爆炸性气体等硬环境影响因素,这也要求煤矿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稳定[8-11]。
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供电安全管理的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管理的组织机构未设置或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管理混乱,未能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级次;②管理人员职责不明确或权责不对等,造成管理级次混乱或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③管理制度未制定或编制的不切合实际;④制度的执行不到位或考核、督查机制未形成,导致制度的落实不到位;“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对于煤矿企业供电管理更是至关重要。
2 “人机环管”在供电中的具体应用
2.1 “人”的管理
煤矿供电管理的过程避免不了人的参与,因此煤矿供电安全管理的过程中,人的管理占了很重要的位置。怎样减少或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成为煤矿供电安全管理的研究重点。
提升企业人员准入标准:随着现代化矿井的建设,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大面积使用和应用,对高学历、高技能的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煤矿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人员的招聘过程中就应该提升准入标准,严格管控人员的招聘标准,保证入企员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可以在后期专项培训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为企业节约人力资源成本,为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控主观不安全行为:建立班前会“望、闻、问、切”4步法。“望”就是观察,直接通过外部特征查看员工情绪、工作积极性、工作态度等判断员工状态是否正常,即把握员工情绪状态。“闻”就是感受,通过换位思考、切实把握员工对企业管理的标准、规范、制度、工作等是否满意,有无抵触。“问”就是交流,通过和员工的直接交流,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尽力消除对工作不利的抱怨、消极、烦躁、紧张等情绪。“切”就是评估,通过整体和员工的接触,从而评估得出结论,判断员工是否具备参加工作的条件,若不具备参加工作的条件,应坚决不允许其参加工作,避免员工因精神状态问题造成个人、他人、单位或设备等产生安全问题。
管控非主观作业人员、管理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除了因主观员工精神面貌造成不安全行为外,还存在因个人不履行岗位职责、业务技能差、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情况,同样可造成不安全行为的发生。因此在针对供电管理必须严格执行岗证相匹配的原则,非专职电工不得操作电气设备。对于专职电工,应定期组织业务技能考试,时时督促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安排和指挥上做到权责对等,避免造成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等安全隐患发生。
2.2 “机”的管理
入场设备的管理:入场设备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对选型、采购、验收、领用等环节的把控。具体表现为,设备的选型大小是否合适、是否选用国家禁用设备、设备使用场地等是否符合条件;设备采购是否按照选型来采购、采购设备质量是否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厂家是否具有国家相应资质、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等。设备的验收应按照选型技术要求、国家或行业标准严格验收,杜绝出现不符合条件的设备入场。设备的领用过程也是设备的二次选型,必须考虑设备的使用环境、技术要求、设备的状态查验等因素,保证设备符合使用条件并完好备用。
运行设备的管理:运行设备不安全状态的管控主要通过对设备的不完好状态和失爆状态的管控,尽力减少和杜绝设备的不完好和失爆的状态,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安装、回撤设备的管理:做好设备使用和回撤的长期规化,避免因计划不周全而造成设备的频繁安装和回撤。在安装和回撤期间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避免因操作失误和操作不当造成人员或设备发生安全隐患。
2.3 “环”的管理
软环境因素的管控:煤矿供电设备、供电线路等安装、使用应根据国家、行业的标准制定安装标准和规范,且严格执行。尽力避免选择空间受限严重,顶板淋水严重部分区域,或造成供电设备与线路在安装过程中与光缆线路、通信线路等其他线路交织在一起,增加供电安全管理难度的情况。
硬环境的管控:井下环境具有恶劣,煤尘多、潮湿、有爆炸性气体等硬环境影响因素,故设备选型应采用煤矿Ⅰ类防爆设备且严密性符合要求,严禁选用不符合要求的产品,保证煤矿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稳定。
2.4 “管”的管理
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职责的划分:煤矿供电安全管理应建设合理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的级次及各级管理的岗位职责,做到管理者的权责对等,保证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管理制度的编制:管理制度是对一定的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设置的规范,是实施一定的管理行为的依据,可保证管理的延续性同时也是管理的基础保障。合理的管理制度可以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管理制度的编制应充分结合现场实际和国家、行业标准,为制度的执行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管理制度的落实: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是企业管理的实践者。制度是文件,是命令;执行是落实,是实践;制度是执行的基础,执行是制度的实践,没有制度就没有执行;没有执行,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所以,要想在管理制度的编制、宣贯完成后必须通过督查、考核保证制度落实到位。
3 结语
综上,通过“人机环管”的管理方法分析煤矿供电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提出针对性的措施,保证煤矿供电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同时,分析过程也充分体现了“人机环管”管理方法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