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师道》:吸“精华”取“真经”
2020-12-31黄彩燕
黄彩燕
最近,笔者阅读了姚卫伟的专著——《师道》,该书生动地描述了16 位教育大师的人生经历和生命品格。他们集学问好和人格美于一体,通过“小我”实现“大我”,在中国百年教育史上留下了精彩辉煌的一笔。我读完此书受益匪浅,感慨良多。
汲取大师之精华,萃集“三样”于一身
遇见大师,致敬师道。阅读大师的生命品格,学习大师的教育思想,我从中提取了3个关键字:“爱”“真”“智”。
“爱”是教育前提。有爱,才有教育。书写“爱满天下”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爱是教育的生命,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教育的春风化雨。爱需要教师平等地看待学生,智慧艺术地教育学生,让学生获得最大的发展。
“真”是教育原则。主张“求是”的科学家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有自己较真的原则,他说:“科学家的态度应该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可见无论研究、教育还是做人,都要讲究“真”。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用“真”作为教育之本,教好书、育好人。
“智”是教育智慧。北京大学前校长蔡元培采用“兼容并包”,智慧地召集了天下英才;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胡适有“容”“忍”智慧,在各种纷争中始终保持理性、宽容和温和,这让他的一生达到清明高远的境界。教师只有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和教育智慧,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套智慧方法,才能以智慧引领学生,提升学生的智慧和生命质量。
既要“仰望星空”,更须“脚踏实地”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正如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理想要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想。同时,实现理想要脚踏实地,否则就是空中楼阁。著名教育家马相伯追求他的理想——用教育唤醒国人。他用一生的行动实践,倾其知识教学,倾其家产兴学,倾其精力爱国,一心为教育。教育家梁启超始终忧国忧民,一直怀有改造中国社会、改变中国落后的“大教育”理想,在新式教育、国学教育、家庭教育和大众传播教育上均有开创性的贡献,他开启民智,唤醒民众。教育家李吉林热爱儿童、热爱学生,怀有“一切为了儿童发展”的理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情境教育的实验和研究中。“人民教育家”于漪曾指出:“教师心中要有一盏明灯,那就是理想信念。”理想是指路灯,指引教师踏实教书、精心育人,教师在教育的路上要感悟教育真谛,坚守教育初心,不断地充实学识,掌握教育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