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语文优化过程性教学评价的有效策略
2020-12-31甘肃省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石映玺
甘肃省定西工贸中等专业学校 石映玺
中专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而随着社会对技能型、实践型人才需求的逐渐增加,中专学校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改革局面,享受着优良的政策制度与扶持计划。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现实:选择中专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是在中考中失利的学生。在这一前提下,如果中专语文教师继续采用考试评价来诊断学生的语文学习行为,那么势必会严重伤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并不能及时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与激励作用。因此,中专语文教师要及时优化过程性评价,即根据中专生的语文学习行为进行即时评价,以便帮助学生及时判断学习问题,客观面对评价结论,从而自觉完善学习计划。如此,则可促使中专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自信,更易于促使学生形成情感认同,使其积极参与到语文实践活动之中,从而切实改善本学科的教学效益。
一、通过赏识评价肯定学生的能力
赏识评价是从赏识教育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概念,而赏识教育的关注点在于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光点、特长优势等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让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有着某种优势或天赋,从而进一步彰显学生的个性魅力。因此,赏识评价也要将学生的闪光点作为评价对象,而这也必然会对中专生产生鼓舞作用。为此,中专语文教师要通过赏识评价去肯定学生的能力优势,便于学生坚定自信。但是,在实施赏识评价的具体过程中,中专语文教师一定要做到实事求是,不可一味赞美学生,更要避免使用溢美之词,以免让学生变得骄傲自满,使得学生难以准确判断自身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现有水平与个人发展潜能,无法促使学生实现长远发展。当然,赏识评价还需适量进行,因为一旦中专生对赏识评价产生了审美疲劳,将难以由此受到启发与激励,无法发挥过程性教学评价本身的激励与导学作用。
就如在《合欢树》一课教学中,笔者就随机抽取了一个学生进行课文朗读,而这就让笔者发现了一个“宝藏”。这个学生的朗读能力十分优秀,能够及时代入自己的感情,根据课文内容调整自己的语气、语调与语速,塑造能力很强,简单地通过朗读为大家呈现了《合欢树》的文本画面,也切实渲染了一定的阅读情境。对此,笔者当时立刻就赏识了该学生的朗读能力,鼓励其自主分享朗读经验,从中发现这个学生的语感很好,而且情感十分丰富。于是,笔者就经常让该学生朗读课文,切实展现了他的语言塑造能力,而这也给他带来了极大的自信,使其开始期待、喜欢语文课。在笔者的赏识肯定下,这个学生便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情感,也使其客观分析了自己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优势、特长,使其真正端正了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语文知识。
另外,除了中专生所展现出来的语言能力之外,笔者也会及时赏识学生的学习能力,肯定学生的语言建构行为。依然以《合欢树》阅读教学为例,本班学生在阅读课上全面展现了自身的自主阅读水平,不仅独立完成了概括文本内容、梳理文本线索等阅读任务,还积极与同伴共享了阅读经验,以集体形式鉴赏了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通过改写活动进一步深化了阅读理解。如此,笔者便切实赏识了本班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肯定了学生所选择的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方法,希望学生可以继续努力,始终保持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此促使学生重塑自信,燃起语文学习热情。
二、通过激励评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
不得不承认的是,中专生的学习能力、语文能力与理解能力都处于低水平发展状态,而这就意味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经常出错。同时,中专生在受挫经历的打击下会经常产生厌学弃学的念头。在这时,中专语文教师便要及时通过激励性教学手段去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内心深处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渴望,重新给学生注入勇气,以便不断优化中专生的语文学习状态,使其形成坚定的学习毅力。必须要面对的一个客观问题是,中专生普遍缺乏学习毅力,一旦遇到困难、挫折,或者受到批评否定,那么他们很可能会逃避现实,拒绝参与语文学习活动。这是因为中专生存在一定的自卑心理,所以才会选择以逃避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对于这一点,中专语文教师则要坚持用恒心、耐心与爱心去感化、熏陶中专生,选择恰当的方式去激励学生,让学生重获自信、重燃热情,由此促使学生重振旗鼓,使其自主完成语文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则可发挥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导学作用。
就如在《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梳理了文言文基础知识,鼓励本班学生自主利用文言文知识去翻译、解读文本内容,梳理林黛玉进贾府的过程,以及这一片段所出现的人物、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这就可以促使本班学生自主实现阅读探究,但是并非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及时完成探究任务。比如有几个学生因为文学素养不足而难以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且在朗读时磕磕绊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备受打击,也隐隐产生了弃学念头。对此,笔者一直鼓励学生、激励学生,告诉学生要坚持,耐心地引导学生朗读、翻译课文,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了学习进步,改善了学生的学习行为。借助这一案例,笔者就适当组织了评价语言,肯定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选择坚持的良好表现,也希望学生能够始终铭记这一次学习活动,能够以不怕苦、不怕难的精神状态去学语文、用语文,用坚强的态度去迎接生活的磨砺。如此,学生则可受到鼓舞与激励,长此以往,则可促使中专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更易于促使学生实现学习成长。
三、通过客观批评帮助学生调整行为
教育心理学已经证明,在鲜花、掌声中长大的学生会更加自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便要一味地赞美学生。客观来说,不真实的赞美与表扬会让中专生迷失自我,产生骄傲、自满、自负等不良意识与情绪。因此,客观、准确的批评教育也是实施过程性教学评价的主要方法。而且,在中专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势必会接收来自各方的批评与否定,没有人的成长是一帆风顺总是伴随着鲜花与掌声的,所以中专生应该以平常心去面对批评与否定,能做出理性判断,从中吸取教训,由此调整自身的成长方向。为此,中专语文教师便要适当使用批评教育,但是要保证批评的真实性与客观性,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引导学生及时意识到自我不足与亟待改正的问题。
就如在《边城》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引导本班学生分析翠翠与傩送的人物性格,同时补充了课文的文化背景知识。其中,本班有一个学生在探究课文主旨时十分自我,无法接受他人建议,而且还会强迫他人同意自己的主张,但是这个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并不准确。对此,笔者告诉学生,虽然阅读是个性化的思维活动,每个人都可以自主解释,但是前提是要了解文本的文化背景,而且也要懂得虚心接受他人的观点。一开始,这个学生并不服气,于是笔者就对比了本班学生的阅读观点,指出了每一个观点的片面性、创新性,让这个学生清晰地意识到了个人思维是单向的、片面的,并由此承认了个人错误。之后笔者监督这位学生改善了阅读交流态度,使其懂得聆听他人观点。
四、设计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指标
教学评价指标是中专语文教师针对教学效益进行价值评判的依据与标准,而过程性教学评价活动之所以备受关注,根本原因便是中专语文教师需要通过过程性评价去分析学生的知识储备变化、语言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发展、审美情趣优化、文化意识形成等多方面的健康发展,由此反思学科教学活动是否全面发挥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教育特点,是否真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因此,为了切实保障过程性教学评价的多重反思价值,中专语文教师就应该积极设计多维度的教学评价指标,综合观察中专生的语文学习行为,促使其真正进步。
一般情况下,为了顺利组织过程性教学评价活动,笔者会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培养与提升”“审美情趣与创造”“文化鉴赏与传承”四个角度来标注具体的评价内容。“语言建构与运用”维度的教学评价指标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学习行为所设置的评价内容,需客观追踪中专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同时也要考虑中专生获取语言素材所选择的学习策略及其效益,客观分析中专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培养与提升”则是针对中专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批判性思维、辩证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实践性思维、反思性思维等多种思维品质进行价值判断,且要解放学生、尊重学生,消除师生交流信息不对称问题,真实反馈学生的思维品质特点;“审美情趣与创造”维度的教学评价指标则是针对中专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审美能力所设计的评价板块,需客观分析学生的审美情趣,反思语文课程活动是否能让学生产生美的感受,分析学生是否享受语文学习机会;“文化鉴赏与传承”教学评价标准则需客观分析中专生通过语文学习所形成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意识,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信念,使其自觉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一旦无法达到这一理想效果,笔者便会反思问题成因,结合学情反馈去思考语文学科教学的不足之处,以便及时修正与完善,逐步优化语文课程的教育质量。
总而言之,在中专语文教学中优化过程性评价可以很好地改善学生的精神状态与学习问题,便于学生及时实现学习进步,使其重燃学习热情。因此,中专语文教师要客观面对学生的学习行为,以过程性教学评价帮助中专生坚定学习自信、学习毅力与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