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0-12-30张健虎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张健虎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取、语文素养的培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的现状及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将这些影响因素结合起来,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教学目标发生了极大的转变,由以往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此,这就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的教学工程,其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涉及诸多因素。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各种教学因素的整合与协调,并通过相应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仍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阅读活动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学生只有通过自主阅读、思考,才能获得个性化的阅读感悟,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认为学生年龄小,无法真正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这样教师的观点或多或少都会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干涉、影响,使学生的自主阅读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僵化

在以往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为提高教学的进度,只是通过单一的课堂讲解方式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灌输,而不注重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教学模式显示出了明显的教学不足,严重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三)教师对学生阅读行为的指导缺乏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参与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引导作用发挥得充分、科学,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形成閱读能力,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一部分教师还未很好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结构的调整,不注重自身指导作用的发挥,而是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强加于学生,使学生无法在有效的阅读活动中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培养,影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一)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实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教学理念是教师在教学活动秉承的理论基础,对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积极地进行新型教学理念的学习与贯彻,在先进教学理念的指引下,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首先,教师应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贯彻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作为最根本的教学目标,并围绕其进行多元化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参与这些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获得语文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能实现自身素质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应对“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贯彻。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体地位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得到了凸显。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对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给予充分的尊重,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内容、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安排,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中获得更为有效的培养,获得更加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科学地制订明确的教学目标,以此为基础,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教学因素,教学目标制订得科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就会得到提升。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制订明确、科学的教学目标在进行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学目标应具有一定的教育性,应与教学内容进行紧密的结合,只有在这种教学目标下,学生才能实现课堂学习的任务,获得相应的语文知识学习。另一方面,教学目标还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知能力不同,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发展需求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目标制订的过程中,就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制订具有针对性、差异性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如在教学《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进行自主阅读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制订明确的阅读教学目标,如,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文中生字的学习、对文章进行熟读或背诵、结合教学内容了解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等,这些教学目标明确、具有可行性,为学生的自主阅读提供了阅读、学习的方向,促进了学生更为有效的阅读学习效果。

(三)积极地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型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在丰富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形式的同时,也强化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地进行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完善,实现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首先,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语文是一门具有实用性的教学课程,很多知识点都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以及体验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及其具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具有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以此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小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较差,对于文章不能实现深层次的理解,这就常常导致阅读教学的层面肤浅、有效性不足。因此,教师应通过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文章的自主阅读、独立感悟,并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合作、探讨,实现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分享与深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课堂评价的合理运用,促进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有效性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