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接受: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
2020-12-30柯晓芳
柯晓芳
【关键词】学生接受;语文课堂教学;真实性;悦纳性;生成性
在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将知识、方法、价值观等教授给学生,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尽力为此而努力着。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的语文课堂总是热热闹闹的,各种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信息技术也在语文课堂中轮番上场。但这样的语文课堂是否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呢?笔者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接受。在语文课堂中,何谓学生接受,笔者认为:学生接受就是学生在接触到文本时他们的预期接受和在深入解读本文后,他们的认知接受,这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是否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真实性、悦纳性、生成性,才是语文课堂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的评价标准。作为教师,我们会习惯性地认为,只要把时间留足给学生探究讨论参与了,我们就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了,这样的语文课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了,因此,我们会不自觉地忽略学生的期待。其实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固然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但是他们一样对这个世界抱有思考,每个学生对于新奇的或有深度的或有疑问的文本,都是很期待的,他们愿意去关注、去质疑,这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命题:教学中要如何关注学生接受。
一、关注学生接受,首先要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真实性
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真实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的起点。一堂课,无论学生的参与度多高,学生的讨论多激烈,如果这堂课的起点是在教师的预设问答中而并非真正关注学生的预期和认知,这样的语文课堂至少不能算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
以《皇帝的新装》为例,这是一篇传统课文,我在上课前也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在开始上课的时候,突然有个学生嘀咕了一句:“我才不会那么傻呢,为什么要说真话?万一被抓去了呢?万一被砍头了呢?”周围附和的学生竟然很多,我问了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是在场的孩子,会说真话的有几个?”最后统计,选择不说真话的孩子竟然达到三分之二,而且理由颇为多样。如果按照我事先的备课,这堂课应该也可以上得很不错,可这样的教学并非真正尊重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这样的课堂没有关注到学生的预期接受,这样的课堂缺少了一份真实和自然。因此,那一瞬间,我推翻了我先前所有的设想,继续追问:“你们不讲真话的原因可以在文本中找出依据吗?”笔者认为,课堂的真实必須建构在学生对文本的充分解读上,而非脱离文本漫无边际的“旁征博引”,随着教学的推进,学生对课文的解读和分析却“神奇”地逐渐呈现出两种分歧,在这样的课堂情境中,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反而自然而然理解了讲“真”话的可贵,用真实的课堂开启学生对“真”的探索,在学生心中埋下“真”的种子,为了学生终身成长的授课,才是语文教学的起点。
二、关注学生接受,其次要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悦纳性
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悦纳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入。对于同一文本的解读,教师和学生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也有不同时代不同年龄造成的代沟,如果学生的接受都是来自教师的引导暗示或强行灌输,缺少学生内心的共鸣和认同,这样的语文课堂还是有遗憾的。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从入选教材就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但时代在变化,00后的学生对这篇散文的时代背景是陌生的,这种陌生造成了他们对文本的隔阂,同时,新一代的父亲对孩子的宠爱与旧时的父爱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当我上课时说这篇散文感动了很多人包括教师,有个学生撇撇嘴说:“这有什么好感动的,我爸爸对我的爱比文中的父爱深多了。”我继续问:“除了这位同学,有被文中的父爱感动的吗?”我授课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级一个学生举手,一个班级三个学生举手,剩下的选择摇头或者沉默,这样的课堂是真实的,因为作为教师的我们也是在多年后,在为人母为人父的时候才真正读懂了沉默的父爱,因此,我让有感动的学生对打动他们的细节进行细细赏析,渐渐地,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课堂结束的时候,当他们再次朗读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背影时,他们的情感是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也许和他们的预期接受是不同的,但是他们的认知接受不是被灌注的,而是深入体悟得来的,是发自内心的理解和感动,真正落实了本课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
三、关注学生接受,再次要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生成性
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生成性,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延续。学生接受不是始终不变的,恰恰相反,只有学生的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有了深层次的演进,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更有价值的。我们听过很多的公开课,学生的接受和认知始终在一个水平面,似乎从课堂的开始就预设到了课堂的结束,学生的回答看似很精彩,却从没有跳出课堂预设的范畴,没有生成性的语文课堂始终是缺乏生命力的。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堂语文课,这堂课上的是八年级上第4单元的《永久的生命》,这是一篇哲理散文,哲理散文想上好是非常不容易的,而且这篇文章探讨的是关于生命的存在形式和意义,在上课之前,我真心无法估量学生的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是处于何种状态,因此,我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完全交由学生,让他们提疑问、谈看法,可以合作、可以探究、也可以争辩,刚开始都是从疑问开始的,我不试图做出解答,当疑问累积到一定程度就开始有了合作探究,也就慢慢衍生出相互的质疑和争辩,他们的争辩或援引文本,或来自他们浅显的哲学认知,或来自他们对生命意义的初步思考,正如我在这堂课结束后的教学反思中所写:他们关于生命意义的探讨,有的或许还比较天真,有的或许还比较稚嫩,有的却已悄悄触及思考的核心,在孩子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青春时期,让他们学会思考探索生命的价值弥足珍贵。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一堂课要关注的是方方面面,但无论从何种角度,我们始终要坚持,课是为了学生而上,为了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们只有关注学生预期接受和认知接受的真实性、悦纳性和生成性,才能真正将语文课堂引向深度和广度,让语文课不再是一节又一节断点式的组合,而是有学生情感思想紧密相连不断深化的延续性组合,才能做到:教学的起点是学生,教学的终点是学生的终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