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农村中小学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对策

2020-12-30申峰

天津教育·上 2020年12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高质量信息化

申峰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现状;策略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发现,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受制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专职化的不足,发展落后,农村学生学习生活单调、知识结构残缺,其全面发展受到严重影响。以菏泽为例,受到经济因素的制约,以及历史和人文意识形态局限性的影响,菏泽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持续有效地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发展的不足,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但是人们对农村教育方面的重视度不够。经济相对发达的城市有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充分支持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但在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缺乏足够的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难度很大,这严重阻碍了中国教育全面前进的步伐,严重阻碍了缩小城乡差距的进程。因此,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

二、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

(一)师资队伍素质不高

由于生活环境差、晋升空间少、缺乏吸引力,每年进入农村教育的新鲜血液匮乏,甚至多年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教师也不愿意在农村地区任教,教师老龄化和人才流失严重,中小学专职、专任教师比较少,代课教师普遍存在。这导致农村地区师资素质整体偏差,对于新技术接受程度差,教育方法陈旧,影响了学生的培养。校领导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水平也跟不上新时代对学校教育的新要求。

(二)农村学校管理困难

农村的小学生基本都居住在学校附近,因此小学也基本都是走读制学校;而到了中学,由于学校数量少,农村学生基本都是住校,这导致农村学校情况复杂,管理困难。农村学校周边环境混乱,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的不良影响,甚至有些不法分子将犯罪的目标瞄准在校学生。农村学生又相对缺乏法律知识和识别能力,容易在好奇心理的驱使下走上“歪门邪道”。

(三)学生辍学率高

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影响,教育成本成倍增长,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加之农村传统愚昧思想作怪,部分学生家长中“读书无用论”又有所回潮。他们主观认为,孩子不读书可以早挣钱,多读书多花钱、晚挣钱,不愿供养孩子上学。国家教育部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校适龄儿童的入学率逐年下降,中小学生的辍学率逐年上升,许多本该坐在教室里听课的少年却过早地进入社会。

三、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的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质量发展成为教育的关键词。想要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抓住关键点。只有在这些关键点上进行突破,才能以点带面,加快农村教育追赶的步伐。

(一)加大农村地区教育经费的投入

教育想要缩小差距,必须依赖政府教育经费的合理分配。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优化教育经费结构,健全教育财政投入机制。只有在充足的经费支撑下,农村教育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二)推进教师队伍的建设

学生的培养是跟教师素养密切相关的,因此要想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培育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首先需要推进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政府部门要与高校制订合理的师资培养计划,鼓励师范学校学生扎根农村教育,为农村地区注入新鲜血液,有效缓解目前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的现状。对农村教师要加强培养,可以从职业认同和专业技能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提高农村教师对自身职业的认同感。农村生活环境、教育环境差,条件艰苦,教师很容易打退堂鼓,需要通过培训让教师意识到工作的意义,缩小城乡差距,帮助农村学生走出去,推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进程。此外,需要建立适当的工作激励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动力。二是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新时代的教育人才,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升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式。

(三)完善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发展

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简陋,甚至在菏泽的一些农村小学还没有用上多媒体设备;同时部分地区存在设施闲置的现象。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新增基础教学相关设备,不断丰富城乡课程教学资源,提升教学资源禀赋,并且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实施设备检查工作,督促设施得到充分利用。

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利用信息化為教育服务;利用信息化的学籍系统方便学校管理,控辍保学、消除大班额等;充分利用系统中的优秀资源,为农村学生带来优质的课程。2015年以来,菏泽市各县联合办学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建设发展试点,为农村的学生实现了校园网全覆盖。今年年初,很多农村教师学会了用手机视频进行教学。今后农村地区要进一步贯彻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推进文化教育信息化建设,为农村学生创造基本条件,拥抱世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继续坚持对教师信息化课堂技巧的指导。此外,可以尝试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探索地域化、校本化课程,提升农村教育的依归性和适从性。

(四)转变家长教育思想

一个人一生中需要经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在中小学阶段,若能深化家校共育的理念,将会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推动作用。政府需要积极宣传,帮助农村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认识到读书的意义,扶贫扶志;全面掌握家校共育的科学方法与理念,合理地利用优质的学校教育资源,积极地与教师沟通。农村教育环境的改善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只有家长真正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才能打好教育基础。

四、结语

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教育水平,需要学校、家庭、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应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有勇于突破和不断创新的勇气,将软硬件与推广结合起来,使教育质量和效益最大化,以实现农村中小学文化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高质量信息化
对“高质量发展”的四个追问
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RCEP对山东省高质量对外开放的影响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