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行为矫正技术在智障学生教学中的应用

2020-12-30陈为镜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培智学生干预

陈为镜

摘要:给我一打强健而没有缺陷的孩子,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可以担保,在这十几个孩子之中,随便挑选一个孩子,我都可以将之训练成为我选定的任何一种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业首领,甚至是乞丐或者小偷,无论他的天资、嗜好、倾向、才能、职业以及种族。虽然这段话抹杀了个体先天素质的作用,但是它很好地体现了个体行为具有可塑性,并通过一定的技术对之进行训练的观点。大量研究证明,采用行为矫正技术是可以让个体行为发生改变的。那么,我們就有可能通过设计有效的教育策略和干预技术来改变智障儿童的行为问题。

关键词:培智学生;行为矫正技术;干预;行为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59

所谓情绪与行为问题,是指有别于正常的情绪和行为。但如何界定情绪与行为的正常与否非常困难。不同的研究者或专业人员由于研究目的和使用测量工具的不同,其判定的标准不尽相同。情绪与行为障碍在特殊教育领域中是争议较多的一个领域。情绪与行为障碍儿童的障碍表现比较复杂,需要教育训练、医学治疗以及心理治疗等多方面的配合。因此,要鉴定评估一个儿童的情绪与行为是否正常,取决于用什么标准。

所谓问题行为的功能,简单来说,就是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行为技术矫正中所提到的功能评估就是通过收集、分析行为资料了解行为功能的过程。这是一个系统的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描述问题行为、辨别环境中的因素、提出行为功能的假设、验证假设。这一过程的重要目的就是要了解行为背后的真正目的,从而提高行为干预计划的效率和效果。本文通过课堂教学中和学校日常相处中发现了解智障儿童行为问题,对智障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智障儿童行为问题干预的目的

培养良好的行为和社会适应能力。行为矫正技术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改变个体行为问题、培养良好行为的有效教育手段。1937年美国智力残疾人协会提出,判定一个儿童是否智力存在障碍时,不但要使用智商指标,而且要使用社会适应能力指标,社会适应能力成为特殊儿童鉴定的重要指标。

二、行为矫正的实施过程,达到一定的干预矫正作用

1.行为筛选

行为筛选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问题行为识别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干预者需要将智障儿童让其他人或者本人所烦恼的问题转化为可以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并对这些行为进行详细的分析,以确定行为矫正的目标。

2.确定行为干预目标

行为干预的目标针对两类行为,不需要的行为和需要的行为。行为矫正不仅仅是处理不需要的行为,而且也需要培养符合当事人发展需要的良好行为。对于需要的行为,也要进一步确定该目标行为是加强、发展还是拓展。

3.确定行为干预的方法和具体步骤

根据所确定的行为目标、评估结果以及个体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行为矫正技术来达到预定的目标。所采用的行为矫正技术不同,所设计的行为矫正步骤、具体实施方案以及所需要注意的问题也会有所不同。

4.制定行为矫正的实验设计方案

在行为矫正的过程中,干预者需要采用一定的方法确定行为干预措施是否使个体的行为发生了变化,即确定行为干预措施这一自变量与行为变化这一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关系。这就需要干预者制定一个实验设计方案,对智障儿童进行监测,以评估行为矫正措施的有效性。

5.实行行为矫正计划

当行为矫正计划制订好之后,就可以根据预定的计划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干预者要做好行为的监测工作,并在必要的时候及时调整干预措施。

三、行为矫正技术在智障儿童教学中的应用方法探析

1.观察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观察智障学生的表现,了解心理活动特点。可以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在活动中频繁互动,教师观察。也可以在课间进行观察,还可以对学生在自然生活环境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然后记录。

2.示范模仿疗法

在与智障学生的相处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时候智障学生的不良行为问题都是来自于模仿。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树立一个榜样,提供一个观察学习的对象,从而促使智障学生的行为发生改变。在示范模仿疗法中,榜样是需要教师经过周密的设计与安排,榜样所呈现的动作通常是智障学生需要学习的新的技能。

3.代币制

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智障学生表现出的行为问题,有时候可以使用代币这一行为矫正策略。代币制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对学生的良好行为有更好的客观的辨别。一旦智障学生表现出良好的目标行为,就发放代币,设置代币的数量兑换某一种强化物。

4.行为契约

行为契约指的是这样一份特殊的合同,这份合同对特定的行为完成与特定奖励物的获得、发放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约定。对于有多样行为问题的智障学生来说,我们可以执行行为契约,同时对多个行为进行约定,通常运用不同的程序和原则对个行为进行干预。

5.隔离

隔离又称为强化暂停。具体来说,是指当智障学生表现出某种不良行为时,及时撤销除其正在享用的正强化物以阻止或消除某种不良行为的出现,或者把个体转移到正强化物较少的情境中。例如,在课堂中,教师正在组织学生做游戏,但是小王不断地伸手去打前面同学的背部,教师让小王出列,不允许他继续玩游戏,直到游戏结束。结果,小王在以后游戏时去拍同学的次数就少了。

四、结论

智障儿童有其特有的生理、心理特征,也容易产生很多不良的行为问题。“教师的宽容应该以发展性为限度,换言之,只有那些能够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意义的言行才能给予容忍,而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则应该排除在宽容之外”。行为矫正技术的原理看似简单却常常被人误用,父母或者教师若能创造性地进行应用,于家庭,于学校,于社会,实在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贾燕玲.智力障碍儿童不良行为的矫正方法研究[J].华夏教师,2019(19):19-20.

[2]马卫晶.培智学校教师对智力障碍学生课堂行为应对方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3]王梦瑶.智障儿童康复方案的设计[D].武汉体育学院,2016.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325000)

猜你喜欢

培智学生干预
浅论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特教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性
培智学生暴力行为及预防措施
论培智学生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浅论特殊教育学校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的运用
如何使弱智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