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新宋词,醉意语文

2020-12-30张翼

小学生作文辅导·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村居宋词创作

张翼

【摘 要】 宋词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是一块美丽的瑰宝。对于如何精细地去解读宋词,进行高质量的语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教师应当深入研究教材,采取新的教学方法,为宋词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例,从读一读、说一说、品一品、比一比四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宋词教学,带领学生沉醉在诗意的语文课堂中。

【关键词】 小学语文;宋词;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出发去欣赏诗词作品,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进而有效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宋词是陶冶学生审美情操的重要文体,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方法,采用新的教学方式,带领学生深入地解读宋词、走进宋词,感受宋词中蕴含的古香古味。

一、读一读,体会韵味

宋词是具有特殊音乐属性的文体,不仅节奏鲜明,而且声律优美,如果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有感情地吟诵宋词,并且在音乐的烘托下去理解作者借助作品想要抒发的感情,那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一定是十分理想的。所以在小学语文宋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朗读教学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去感受宋词的音韵美。

在教学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时候,教师先要为学生播放名家朗读的配乐视频,让学生感知作品的情感基调。接着,提醒学生:“读通、读正确宋词并不难,但是,读词跟读诗一样,如果能稍加停顿,读出节奏来,读出味道来,就更好了。”为学生出示节奏图和平仄图,让学生在朗读时要讲究节奏和平仄。并随意抽取几名学生按照朗读提示进行练读。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这首词在布局上有什么不同。学生发现这首词分为上下两片。教师引导:“下面让女同学读上片,男同学读下片好不好呀?”学生朗读后,教师继续引导:“同学们,俗话说‘词中有画,画中有词,阅读中,你们的眼前出现了哪些画面呢?”让学生说出自己联想到的画面,比如草屋的茅檐、清澈的小溪、碧绿的青草、满头白发的老人等。

通过诵读宋词能够激发学生对宋词的学习动机,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宋词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并且教师也可以利用吟唱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知宋词的韵律之美,还可以配上相关的视频动画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他们能够很快地融入诗人的角色中去,能够设身处地地去体会作者当时的创作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二、说一说,知人论世

孟子曰:“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要对文本进行合理的诠释,就要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所以教师在教学宋词时,应当为学生详细地解说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生活经历,可以采取讲故事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听课兴趣。让学生在理解文本创作背景的基础上去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

学生诵读完词作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这么美好的一首词是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呢?”学生陷入沉思。教师继续引导 :“那让老师来为你們讲个故事吧。很久很久以前,宋代有位大词人叫辛弃疾,他不仅是个文人,而且还是个保卫家国、抗战沙场的将士。对于自己的国家,他有着深深的热爱,并坚决不能容忍其他部落欺凌自己热爱的国家。在抗金卫国运动中,辛弃疾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从43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在信州,也就是今天的江西上饶,闲居了多达二十年之久。这时他的心情十分低落,因为他保家卫国的理想破灭了,在隐居中,他只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对农村生活的关注中,有一天,他闲来无事,刚好看到了眼前的这幅村居景象,于是写下了这首词。”学生听完了教师的讲解,便了解了该作品创作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经历。

知人论世是穿透某一时代的一个起点和一面镜子,当教师在课堂上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详细的解说时,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也进一步拉近了,并且他们还会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审美期待,在实际学习宋词的过程中,对作品内容也会理解得更加深入、透彻,实现对词作的全方位把握。

三、品一品,赏析意境

意境美最能够体现宋词的特点,但也是学生学习中最难以理解的部分。因为小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还占据主导地位,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够成熟,所以对宋词的理解很容易停留在表层阶段。为此教师要带领学生以品析的方式,抓住作品中的关键词句,从整体上来理解整首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借助宋词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比如带领学生赏析词的下阕——“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这段话采用的是白描手法,直接描写出了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由于小学生年纪尚小,很难读懂这种白描手法的韵味,所以教师可以抓住关键字词为学生解析作者的创作手法。如:“文中老夫妇的大儿子年龄最大,所以是家中的主要劳力,他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比较小,所以只能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年纪最小,不懂世事,在溪头卧剥莲蓬。这里同学们请思考下,作者为什么要用‘卧这个字呢?为什么不用‘坐‘躺‘趴这些字眼呢?”学生经过思考得知,用“卧”字比用另外几个字要更加文雅一些。并且“卧”这个字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形容得恰到好处。到这里,全词的意境也就出来了,教师小结:“作者通过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把农村一片生机勃勃、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给我们带来一种诗情画意、清新悦目的感觉,从这里,大家是不是也对这种闲适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呀?”

实际上,宋词教学要比诗歌教学难度更高一些,宋词的篇幅比唐诗要长,而且涉及的意象也比较多,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能够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解。在分析词眼时,需要结合作品的语言特点,用最精简、最通俗的语言将宋词的画面美呈现到学生眼前,让学生能够做到边听边想象、边听边思考,仿如身临其境一般,将书本上那些静态的文字转化成动态的画面,自然而然地就能够领会到词人的思想感情。

四、比一比,拓宽视野

在宋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拘泥于文本就词论词,而应该通过对比分析的方式为学生拓展同一历史时期的相关作品,又或是同一作家所创作的不同作品,这样才能够对作品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从而开阔学生的思维空间,使课堂教学达到更高的境界。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养成对比分析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比如在教学完辛弃疾的宋词《清平乐·村居》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其与之前学习过的高鼎的古诗《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进行对比。一首是宋词,一首是清代古诗,二者虽然标题都是“村居”,而且描写的都是农村的生活光景,但是在创作背景、写作手法、思想感情方面又有哪些异同呢?将这一对比分析任务设置为学生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自主搜集资料比较异同,锻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比分析的教学手段是对宋词课堂的拓展,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拓展学生知识视野的重要途径。不过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就针对教学内容做好充足的准备,仔细研读作品,收集相关资料,寻找与其相似的作品,在课堂上也要针对学生的反应情况抛出灵活应变的教学对策。

总而言之,宋词语言优美、行文洒脱、多情隽逸,是极具美感的文学形式。教学宋词的过程,也是对学生的审美文化视野进行拓展的过程。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要只将宋词作为一般的古文篇目去教,更要带领学生品味其中蕴含的语言美、意境美和情感美,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于伟丽.小学语文课堂古诗词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11):102-103.

[2]姚海燕.让诗意栖居在语文课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4(08):46-47.

猜你喜欢

村居宋词创作
村居
半小时漫画宋词
半小时漫画宋词之雅俗共赏柳永
Jazz
村居
村居
宋词
刘羽亮??《宋词数首》
许瀚文??《村居》
创作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