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评价工作

2020-12-30陈菲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体育教学新课程

课题项目:本文系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普通类重点立项课题《新课标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模块教学评价现状与策略研究》(编号为19PTZD020)成果

摘要:新课标指导下,有效开展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工作,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目标感,在清晰的目标指引之下,学生能够从模块教学中有更多的收获,教师需要结合模块教学的具体需要,将高中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评价工作进一步优化,将不同的评价方式进行创新组合,提高评价对于模块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新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教学评价;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119

新课标对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这门课程的开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主要集中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围绕学生为主体的核心理念进行教学的组织和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提出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而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如果能够更好地在评价工作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就可以让模块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满足高中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不同需求,在《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导下,很多学校开展了模块教学,但由于多重因素影响,学校在实践过程中存在形式化的问题。所以,笔者认为我们要克服形式主义,要真正为学生的理念树立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做出切实的引导和培育。要用明确的综合性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评价工作,促进模块教学的顺利实施,并且取得预期的成效。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教学评价的完善工作。

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块教学及相应评价工作的现状分析

在高中体育健康这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对上级课程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做到准确并深刻领悟,并且在体育课程改革工作中,有效地落实这些思想和理念。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化工作。模块化教学的提出,是基于对学生学习需要的尊重。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身体机能日趋完善,而且学业负担繁重,也让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所以,結合体育锻炼树立健康的体育锻炼意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技能,对于他们高效完成学业,顺利升入大学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模块化教学尊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需求的个性化差异,所以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给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模块学习的选择,这对学生是一种尊重,学生能够在提升自身身心素质的同时,更大程度地做自己想做的事。对于教学模式的变化,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评价工作的细则制定,那么,教学改革工作就是不完整的,所以,围绕模块化教学的具体要求,要针对每一个模块制定详细的评价标准,通过标准的制定指导教师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模块化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学校目前的教学改革工作中,评价工作一定要重视起来,并且要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明确经验传递的内容和方向,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调查了解学生对于体育模块的学习需求,并且结合对以往教学中问题的纠正进行模块及评价标准的设计

体育与健康这门学科不仅包括学生对于体育动作技能的掌握要求,而且也包括学生对于有关体育健康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因此,这门学科是理论结合实践并重的学科,尤其特别强调理论指导实践,实践进一步的修正理论。以往,学校开展体育教学时,体育与健康知识大都是体育教师利用天气不好的时间进行理论教学,系统性较弱;而体能测试一般是为了针对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在开学一两个月强化训练一下,而平时的选修课只有专项的体育素质练习,中长跑、引体向上和仰卧起坐等体能练习并不贯穿教学始终;以前武术是选修项目,因考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就变成必修的内容了。这样的变化是一种促进模块化教学及评价工作不断优化的正常表现。所以,在实施教学改革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密切结合教育部门对于体育健康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来开展教学设计和具体的实施工作,并且让学生从提高自身素质以及升学需要的角度,强化对于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正确认识,让他们在学科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高中体育与健康模块化教学评价要注重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无论是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评价体系都会起到很强的指导作用。而我们在制定具体的模块化教学评价标准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体现出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自觉性的引导和激发,要起到鼓励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鼓励学生建立较强的成就动机等综合性的引导作用。高中体育与健康学科的模块化教学要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理念,要通过活动模块的设计,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并且结合体验,进一步强化他们对于体育学科的思想认同和情感上的接纳。所以,评价的具体制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些要求要通过具体的而并非抽象的语言来进行描述。例如,如何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动性呢?在评价的时候要具体靠学生外在的表现来进行评定。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不同等级的任务目标完成的同时追求更高的成就。通过学生不同量化等级的行为表现以及具体的体育考试成绩来进行综合性评价。所以,评价标准的制定要具体可以操作,要能够外化成行为,从而进行客观的量化。可想而知,评价标准的制定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并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通过不断地修订,让这样的评价标准更加具体科学精准,能够更好地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参加体育与健康学习的作用。

总而言之,模块化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评价工作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因此,作为校级领导和普通体育教师,都要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之下,进一步做好模块教学的优化分组,并且与之配套,形成明确可以操作的评价标准体系,让学生可以在评价的规则指引下,高效地参与到模块化教学中,并且从模块教学中寻找更适合自己的训练内容,提高身体素质,提高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陈菲(1991.10—)汉族,江西九江人,教师,研究方向: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

(作者单位: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一中332900)

猜你喜欢

体育教学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职高体育教学中的“教学做合一”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