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效果的探究

2020-12-30董梅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

董梅

摘要: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本文通过对元素化合物的内在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几方面阐述了提高元素化合物教学效果的探究,目的在于思考更有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学习方式,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系;教学设计;联系社会和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3-0070

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笔者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方面的思考。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来揭示知识内在的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并以典型的物质学习这一类物质的性质等特点。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一要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形成知识网。二要做到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入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学生在直观教学实验的基础上,可以很好地理解硝酸參与的反应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难看出,这样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此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与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即各个物质之间的反应与转化。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他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他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

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即物质间的反应。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在教学中采用下面的教学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另外,在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要有理论基础和直观精心设计的实验,还要强调学生的听课习惯和及时记忆相关物质的性质和方程式。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教学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O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应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丁樱.基于认知发展理论构建“物质的量”单元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2016(5):5-8.doi:10.13884/j.1003-3807hxjy.2014100141.

[2]朱妍蓉.以问题为中心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8:1-75.

[3]惠海涛.探究式教学的逻辑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18-19.

[4]曹洪昌.化学教学最优化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832000)

猜你喜欢

元素化合物教学设计
以系统思维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全国新课标高考元素化合物复习策略
关于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