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及改善措施
2020-12-30李建平
李建平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水平的飞跃,对于企业财务管理同样如此。进入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风险挑战与考验。因此,如何防控大数据时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风险,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分析了大数据时代为财务信息化带来的风险,并结合实践经验,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信息化;风险控制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与发展,提高了企业财务管理实效,降低了财务管理成本,为财务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企业财务管理在获得大数据所带来的便利基础上,也面临着诸多难以避免的风险因素,比如法律法规缺失、安全性不足、共享水平低下等,制约着财务信息化的整体发展进程[1]。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风险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并通过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予以化解,为企业财务信息化发展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本文就此展开了论述。
一、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一)财务信息化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迫切需要
传统企业财务管理大都采用手工记账模式,通过纯粹的人工劳动完成财务数据的整合与处理,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下,数据处理失误频现,阻碍着财务管理的实效性。通过财务信息化技术的有效运用,可立足智能化、网络化等技术方法,精准高效地完成企业财务管理任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成本支出,也充分保障了财务数据处理的精准度。
(二)财务信息化对优化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可有效发挥网络平台、云计算等技术优势,全面分析企业财务状况,使企业财务各项指标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依据。通过企业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可随时随地完成报账、审计、查询等基础性财务工作,提高了企业资金的
运转效率[2]。
(三)财务信息化是企业提升经济效益的必要手段
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发展,释放了更多的人工劳动资源,可向企业内部其他类别岗位进行有效调配,减轻了财务管理人员工作压力,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成本。同时,通过信息化技术,可在企业内部实现财务信息共享,实现对财务管理的全方位监管,及时通过财务信息调整优化企业经营思路,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便利条件,有助于获取更高经济效益。
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信息化的风险因素
(一)财务会计数据获取问题
在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安全有效地获取财务会计数据是财务信息化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要素。首先,财务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财务数据的来源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安全系数严重不足。在第三方系统平台大力推广的今天,多方客户均可轻易获取平台财务信息,尤其是后台管理人员,在提供数据维护服务的同时,财务数据一览无余,威胁着财务信息数据的隐私与安全[3]。其次,在数据处理过程中,系统平台会自动记录数据处理的过程、需求、结果等信息,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局限性。
(二)网络问题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信息化对网络架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而言,理想的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过程,有赖于性能稳定、功能健全的网络架构作支撑,满足企业财务在数据分析、传递与存储等方面的层次化需求。随着企业财务管理过程的多样化,财务信息数据呈指数化上升趋势,时常出现网络平台数据传递效率降低,网络卡顿等问题,加之网络平台的自我修复、数据恢复等功能相对欠缺,制约着财务数据处理的流畅性。
(三)财务信息发布问题
企业财务信息化运作的过程,离不开人为因素的干涉。在财务信息发布过程中,过多的人为主观因素涉入,会造成财务信息的严重偏差。部分企业内部自控能力不足,为了片面追求财务数据的理想化,主观上对某些经济指标进行调整、修改,降低了财务报表的可信度,使得财务信息公布的真实性存疑,信息失真问题频现,甚至游走于法律规定的空白地带,不利于实现最为理想的财务信息化管理效果。
三、大数据时代背景下财务信息化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提高财务信息化管理认知,加强财务综合人才教育培训
首先,摒弃传统陈旧保守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认知,树立现代化的财务管理理念,推动财务管理方式创新,在财务管理活动中深入融入财务信息化技术。立足当前财务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探索建立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满足日益增强的财务管理需求。其次,要强化对财务管理的全过程管控,拓展财务管理范围,注重事前预算管控以及对实施过程的有效掌控。通过宣传学习大数据时代财务信息化实施中常见的风险问题,强化财务风险安全防范意识,及时预警潜在风险,避免系统性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整合与分析效率
财务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是在不同信息系统之间进行数据整合与分析,因此要探索建立财务信息共享系统,从全局角度统筹协调财务信息数据的处理,实现不同管理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互享。对于所有具备财务信息数据需求的部门,搭建整体性、统一性、规范性的信息共享平台,畅通财务信息数据共享渠道。比如,可将财务系统与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相整合,实现信息共享,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中维护相关数据时,通过互联互通互享功能,将数据同步更新到财务管理系统,降低财务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统计方面的工作任务,优化财务管理效果。
(三)创新管理方法,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
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发展,为财务管理转型升级带来了便利条件,推动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价值型转变,因此要创新财务管理方法,加快财务信息化建设进程。可在现有财务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丰富软件系统功能,将核账、借款、收支、对账、现金管理等基本财务管理工作纳入财务管理系统中,实现信息技术的自动化控制。可聘请专业结构或人员深化系统功能开发,提供更多功能系统接口,实现不同模块之间的高度兼容性。
(四)加强财务信息化的内控监督与病毒防护
首先,为有效防止病毒入侵及黑客攻击,要以严格的系统访问流程为基础,配备内控与病毒防护软件,并定期备份系统数据,避免因安全防护不到位而造成的数据丢失、篡改、盗用。可采用当前相对先进的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强化财务系统的安全性能,比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身份认证技术。
其次,不断调整优化财务内控管理体系,为大数据时代财务信息化的推进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要将授权审批和责任追究制度融入到内控管理体系之中,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对于发现的财务管理违规操作行为,造成严重不良后果或负面影响的,要及时惩戒,追究责任,保证内控管理制度体系得到公平公正执行。
再次,优化内部审计监管体系,通过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应用,整合日常审计与专项审计的不同侧重点,第一时间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处理,防止安全隐患蔓延扩散,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为企业财务信息化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整体效果,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必要参考。要立足企业经营管理实際,充分掌控财务信息化实施中的风险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及应对措施,从多角度与方面规避风险因素可能造成的潜在隐患,为获取理想的财务信息化效果提供坚实保障。财
参考文献:
[1]胡源,张亚军.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信息化在大数据时期的发展和应用[J].天津科技,2018 (04):52-53.
[2]陈燕敏.互联网+时代如何优化预算管理来推动国企创新发展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 (24):195+197.
[3]梁毕明,郭婧.新时代特征下公司财务问题研究——中国会计学会财务管理专业委员会2018学术年会述评[J].会计研究,2018 (07):94-96.
[4]程平,王健俊.基于CDIO的“互联网+会计”财务智能化应用能力培养——以重庆理工大学MPAcc教育为例[J].财会月刊,2019 (12):23-31.
[5]董国霞.关于大数据时代下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9 (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