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古希腊》
2020-12-30
王冬妮 著
中信出版集团
2020.5
58.00元
公元前3100年—前1600年的克里特文明和公元前1600年—前1100年的迈锡尼文明,共同开启了古希腊的高光时刻。自此,文明步履不停。本书采用跳脱诙谐、酸爽热辣的语言,时常引发灵魂一问的串讲,还有对历史发展和社会体制的深度思考,一部有着侠义情怀的古希腊史徐徐展开。
永远的战神
阿喀琉斯与普里摩的一席对话让《伊利亚特》的勇士文化瞬间彻底土崩瓦解。军人在战场上勇往直前的前提,就是把对手幻想成一个邪恶又陌生的异类。但当阿喀琉斯看到普里摩的满头白发,才意识到,这个仇人不过是一位心心念念地盼着儿子能回家的父亲,与自己的高堂无异,差别是普里摩却再也见不到英姿飒爽的赫克托尔。阿喀琉斯最终能与曾恨之入骨的人感同身受,这与他自身的愤怒、热血和深情是分不开的。只有前面痛彻心扉的仇恨,才有后面难能可贵的宽恕。总有一些学者和读者觉得阿喀琉斯脾气太差,不懂进退,才导致那么多人丧命。但我始终认为,他人性中的缺陷和偏执是蚌体内的沙砾,通过痛苦的探索和反思,才换来珍珠般的升华。
阿喀琉斯的赤子之心与中国文化里岳飞、辛弃疾这类人的性情极为相似,因此他身上也流露出中国古代士大夫壮志难酬的沧桑和悲凉。虽然《伊利亚特》里英雄辈出,可从头到尾只有他一人对古希腊武士精神产生了质疑,并借此触摸到游戏规则背后的虚无和荒谬。也正因如此,他注定无法被旁人理解。如叔本华所说,“人生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寂寞,要么平庸”。
但阿喀琉斯倔强的性格未必受到欢迎:肯定有人嫌他情商太低,不懂妥协,还一意孤行,远不如足智多谋、四两拨千斤的奥德。然而阿喀琉斯的才赋需要用慧眼识辨。他并非计谋高深、心思缜密,但有时只有倔强、死脑筋的人才能不依不饶地追查到权力问题的所在,比如特洛伊战争是如何抹杀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共同性,将他们划成两个非我族类的对立阵营,这个两极的意识形态又如何提升了孟农德不配位的权柄。其实阿喀琉斯带来的思考一直离我们很近:如何促进和平、代解仇恨,如何监督权力、保障公平;如何让人与人之间坦诚相待,族群与族群之间互相理解。在我看来,在这些根本问题被解决之前,人工智能、大数据、融资营销等都只不过是为这偏颇的世道披上了一件华丽的外衣,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文明人内在的缺失和狭隘。
可如今,聰明的人都在研究如何寻获一条最方便、最快捷的成功之路。对于社会上的弊端,他们心知肚明,但若要他们去反抗,那是万万不能的。只需趋利避害,就可以坐拥财富和地位,为什么还要去犯傻呢?更何况这类人私下都很善良,除了白天给既得利益者卖命外,下了班会收养小动物,接济一下我这种落魄的朋友,对餐馆服务员、保洁阿姨、滴滴司机嘘寒问暖。虽然很爽地吃了他们的大餐,我还是要耿直地说一句,靠一人的小德小善,终难“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只有共同努力改变社会才是王道。如果多些像阿喀琉斯这样的“傻人”,大家不遗余力地推动对制度的反思,或许将不会再有众多慈善对象,而是大众皆可“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
阿喀琉斯的幸运之处是他一直活在半现实半神化的古希腊神话里,所以马克思会说:“古希腊人才是真正的孩童。”相比之下,中国的精英文化很早就褪去了神灵和鬼怪的元素,从而丧失了天马行空的幻想空间。纵观古代的君子,虽说可以寄情山水,相望江湖,但实际上却难逃家族和朝廷所带来的层层约束,因此无数风流人物就被城府和权谋磨平了棱角,从而透露出一种中国特有的沧桑和迟暮之感。
荷马同时也刷新了人们对英雄这个概念的认知。一般人可能认为英雄代表崇高无私和完美无缺,那是受了基督教和集体主义的影响。反观阿喀琉斯,虽人格缺陷明显——他脾气暴躁,难以相处,还是一个爱哭鬼,被孟农欺负了要哭,帕特洛死了他哭个不停,碰到普里摩又大哭一场——但他之所以被视为盖世英雄,是因为他一系列不寻常的决定:放弃漫长安逸的一生,与全世界为敌,原谅不可原谅的敌人之父。阿喀琉斯有偏差,有失落,却不断在思索和成长。人生在世,这不就是最英雄的活法吗?因此,古希腊排名第一的英雄永远是快足如飞、爱哭爱怒、热血沸腾的阿喀琉斯,绝无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