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体验“全过程民主”
2020-12-30王心雨
王心雨
“下一项,表决《上海市促进家庭农场发展条例》……”11月27日下午,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已渐进尾声,旁听席上的几位市民却仍旧聚精会神,凝神注视着会场,时不时在本子上做着笔记。这其中有9位来自市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的市民,首次作为旁听者走进常委会会议厅,亲身体验“全过程民主”。
参与:有经验的加持,也有外力的结合
来自静安区江宁路街道办事处的朱学加落座后,便迫不及待翻开手中的《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看到“第四十二条互助性养老服务”时,他露出笑容:“这个条款是我们立法点提出的,它被采纳是对我们工作的充分肯定,对我们之后开展工作也是一种激励。”一条简单条款形成的背后是长时间的探索和实踐,“我们街道处在中心城区,老龄化程度十分严重,因此很早前就开始尝试互助养老,经过多次的磨合、修改,渐渐形成了现在‘小老人帮助‘老老人的可持续循环互助模式”。
江宁路街道通过实践获取经验,曹阳新村街道则借助外力。“二十三条紧急救援服务、四十七条推动医养结合,还有……我们提出的十条建议基本都被采纳了。”曹杨新村街道办事处的周阮文翻开《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草案)》(修改稿)一一展示。被问及命中率高的原因,周阮文分享了“组织专业团队”这一法宝:“我们组织了顾问团队、专家团队和律师团队,在每个信息采集点征询时都采用一名律师加一名法学院学生的配置,来帮助老百姓理解法条内容,也将建议转换成法言法语。”经过7次座谈会的“头脑风暴”,一条条建议先海选,再精炼,最后由专家团队形成有分量的建议,再由律师团队改写成书面的法律语言提交给市人大常委会,高命中率的背后是各环节紧密结合、通力合作的成果。
感受:将“全过程民主”进行到底
作为基层干部,徐汇区田林街道办事处负责人孙巍宁的日常工作十分“接地气”,他时常奔走在各个街道信息采集点,这次来到常委会会议现场,他坦言:“之前只是参与了立法的其中一环,今天现场旁听了审议以及最后的表决,做到了全过程参与,加深了对全过程民主的理解,也激发了做好立法联系点工作的热情和责任感。”周阮文也有同样的感受,他比喻:“我就像个连接器,平时在基层接地气,今天来常委会接天线,把基层的呼声带向市里,也将市里的信息反馈给老百姓。”
会议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朱学加仍显得意犹未尽:“今天我做了详细的会议记录,回去以后,不仅向提出建议的市民反馈,还要做普法和宣传,让老百姓更有获得感。”
建议:不定时投放如何教,餐厨垃圾乱倒怎么管?
会议第二项议程是对贯彻实施《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情况的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立法联系点的代表们都十分关注。“委员们准备充分、问题针对性强”是大家的共同感受:“之前我们关注的菜场垃圾处置、网购的过度包装等问题都提了,相关委办局也没有敷衍塞责,都一一进行了回应。”
分类工作进行得越来越细致,有些死角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路边小餐饮的餐厨垃圾油脂含量高,不能倒入湿垃圾,需要进行收费回收,但部分店铺为了省钱,会偷偷将垃圾倒掉,对环境造成污染。”朱学加在走访中发现,低价值可回收物的回收问题也不容忽视,“废玻璃、废泡沫属于可回收物,但其自身价值太低,工作人员时常面临收上来却处理不出去的窘境”。
不定时投放则是周阮文最经常碰到的难题,垃圾厢房关闭后,晚到的居民提着垃圾出来没地方扔,就会扔在路边,“我们称之为‘炸药包,很令人头疼,基层工作人员曾花费大量时间蹲守、劝导,仍然收效甚微”。他希望相关部门能继续加强监督,严格执法,让居民培养起定时投放垃圾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