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降成本”

2020-12-30李乐琳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3期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摘 要: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在2015年推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三去一降一补”成为改革的主要政策。“降成本”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降低劳动力成本,降低能源成本。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增加整个行业内的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进产品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创造良性竞争环境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3-0062-02

经济发展是有一定规律和周期的,我国的经济增速从改革开放后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在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在此高度之上仍然保持高速度的经济增长是很困难的。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从改革之初的两位数下滑到2011年9.6%,再到2018年6.6%,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降到中高速甚至更低,这都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经历的阶段。为保持经济稳定,政府在需求侧进行干预调整,尝试扭转经济下行的状况,但是并未取得理想效果。需求不足市场失灵,政府主导采取一系列措施刺激需求的传统凯恩斯主义不再适用,要打破僵局,必须进行结构性改革。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又提出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即“三去一降一补”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抓手。“降成本”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降成本”的主要内容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收入减去成本形成企业效益,企业只有存在活力与盈利,社会经济才有强盛不衰的发展动能。降低成本就是为了提高效率,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企业在市场中与其他企业竞争时,成本将会成为竞争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三去一降一补”政策中基本都包含了“降成本”。“去产能”是淘汰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企业,也是在帮助企业降低能源成本;“去库存”是在帮助企业降低生产成本,企业过高的库存量会占用大量资本,也就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会使企业资本周转速度变得缓慢,企业创造的剩余价值就会减少,企业获利就会减少;“去杠杆”是在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由此可知,“降成本”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着力点。

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一是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增加利润。二是可以帮助企业进行更好的资源配备,用最少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的利润。三是在整个市场环境下,企业降低成本可以有效地降低产品的价格,在企业利润收益不受影响的情况下,消费者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效用。四是在面临市场经济波动不稳定时,低成本企业可以更好地降低市场风险经济不稳定的影响。

“降成本”总体来说,要从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起下手。一是企业内部要自主降低成本,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寻求技术创新、淘汰过剩产能、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换言之,企业在削减成本的同时,要确保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力。二是从企业外部来说,国家应该实行帮助企业降低成本的政策,例如降低税率,对特定企业给予一定补贴,继续金融机构体系改革,推进建设园区产业集群等措施,从外部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

二、现状

(一)企业税费负担明显下降

2016年5月开始的“营改增”是政府出台减税政策的开始,此后出台的一系列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对减税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促进作用。2018年,减税降费措施全年减负约1.3万亿元。2019年6月全国税收收入同比下降6%,18个税种中有6个税种收入增速为负。有调查数据显示,2016—2018年企业纳税总额占综合成本费用之比,其三年均值为2.48%。可见,政府一系列减税措施已经渐显成效。

(二)中小科创型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

我国企业的融资方式大概分为两类,一类是银行贷款,另一类就是民间借贷。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企业更容易通过多种途径得到较低利率的融资,融资成本也会相应下降。对于中小型科创型企业特别是科创型企业,本身固定资产较少,流动资产占比较高,在申请银行贷款时因为缺乏抵押物而面临很多困难,如果通过民间借贷方式成本又太高,因此陷入两难境地。

针对中小型企业融资问题,国家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例如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强化对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业企业的金融服务等等。除了利率影响之外,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中还有一大部分是中间环节例如担保费、评估费、公证费等费用构成的。因此,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是简单地降利率,而是要深化整个金融机构体系的改革,从而降低企业融资的综合成本。

(三)劳动力成本上升

随着我国人口步入老龄化,人口红利优势逐步降低,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也在逐步丧失。调查研究表明,不同区域人均工资均呈上升趋势。

劳动力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刘易斯拐点的到来。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达到瓶颈状态。在过去几十年,中国依靠着人口红利的作用,低廉的人工成本造就了世界工厂的称号。但随着现在人口红利的减少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必然攀升,无法再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来促进經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也逐渐转变为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劳动力市场供给出现短缺,企业不得不提高工资以吸引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最低工资等政策性原因也导致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上升。

(四)科创型企业研发支出上升,研发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研发支出持续上升,目前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过去几年研发支出增速逐渐减缓并且慢慢稳定了下来,目前在10%左右。2018年,我国的研发支出接近2万亿元。

虽然我国研发支出持续上升,但是目前我国企业研发创新的质量并不高,大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相对薄弱,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很多关键材料、关键技术上还是需要从其他发达国家进口,而一旦这些进口渠道中断,我国有很多企业将面临生存问题。一些科创型的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往往倾向于那些在较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收益的研发项目,不愿意进行较难的或者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活动。

(五)能源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上升

我国现在产业结构还是以第二产业制造业为主,而制造业很多都为高耗能产业,高耗能产业面临的两大问题就是能源成本和环境保护成本。

由于传统能源具有不可再生性,能源价格不断上升,企业别无选择只能承担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压力。如果企业不能有效的缓解能源成本的压力或者将上升的能源成本转嫁出去,企业将陷入绝境,尤其是高耗能企业。而对于高耗能企业另一个问题就是环境保护成本。目前,全球面临多重的生态环境危机。“不要金山银山,只要绿水青山。”我国在环境整治上面也是下了非常大的功夫,这无疑也增加了企业的环境保护成本。

三、建议

(一)关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建议

1.减少企业融资中间环节。虽然现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不高,但是到企业手里的资金价格却很高,这就是因为企业融资要经过资产评估、信托等等环节,到达企业手中的价格自然会高很多,而且在中间环节还存在一些如担保机构给企业提供担保业务时保证金过高的问题,所以要减少中间环节以及减少中间环节的一些不必要的费用。

2.丰富正规的金融融资渠道,健全融资企业评判标准。现在企业的融资渠道大多分为两种,一是银行贷款,二是民间借贷。银行贷款通过中间种种环节,拿到手的融资成本是比较高的,而民间借贷的成本则更高。但融资渠道不仅只有这两种,如还有股权融资、债券等等,但这些融资渠道现在都还不是特别完善,制度也不健全。国家要积极建设场外市场、债券市场,加强企业进入资本、债券市场的便利性,从而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第二就是要健全对企业的评判标准。像一些科创型企业在融资时不考虑其专利技术等问题,以资产负债率来判断企业的偿还能力是不全面的,因为科创型企业本身就具有流动资产占比高、隐性资产高的特点,用传统的评判标准是不合适的,应重新制定或完善评判融资企业偿还能力的标准。

(二)关于降低劳动力成本的建议

1.科学进行定员定额管理。一是要进行定员管理。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是要求一味地裁减人员,而是要注重人员管理,通过裁减人员来提高劳动力的效率。要进行定员管理就是要提高效率,在一定的人力资本下实现最优配置,获取最大产出。二是要进行定额管理。定额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管理,确定了总体计划,有利于企业做好人力、财物、机器等的分配工作,也有利于企业提高工作效率和劳动效率,使得企业在有限的资本下,得到最大化的利润。

2.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追求科技进步。劳动力自身的身体素质、技能素质等等都会影响劳动力质量,进而影响企业的劳动力成本。在企业创新改革中,人力资本也是占非常重要的地位的,科技进步依赖于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提高企业中劳动力自身的素质,可以在某种方面上帮助企业达到降低劳动力成本的要求。

3.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我们可以从产业升级产业链角度来降低劳动力成本。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链水平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中一大重要问题。面对不断提高的劳动力成本,企业只有依托现有资源,不断追求技术创新制度的优化,从而从整体上降低劳动力成本。从整个行业来说,企业自身寻求科技创新技术进步,也有利于整个行业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不断变得更加高端,有利于转变行业的发展动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提高科技研发质量,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的建议

1.推行产学研合作模式。产学研合作是使得学术界与产业界建立起多种联系和合作关系的一个模式,一个最典型的发展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的例子就是硅谷。硅谷聚集了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如世界著名的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等,以及美国的高级军事技术研究机构等,这些高校或者研究机构在得到一定的科研成果后,与企业合作,可以将这些科研理论成果运用到企业的技术创新中,为硅谷的科技创新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高等院校进行科研活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高等院校进行科研活动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同时企业可以吸收这些科研成果,为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也可以大大减轻企业的研发成本和企业的研发压力以及风险。

2.打造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某一行业领域中具有竞争合作关系的大量相关企业、产业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集聚的经济现象。产业园区等就是一个初级的产业集群,类似的相关企业聚集在一起,一是可以增大规模,通过共同使用公共设施等,充分实现规模效应;二是减少分散布局所需的额外投资,利用地理优势,可以节省物流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总成本。

大量具有竞争关系的企业集聚在一个地理区域,会带动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企业集聚在一起也可以增加整个行业内的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进产品信息和技术的传播,创造良性竞争环境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关于降低能源成本的建议

降低能源成本,一是需要企业进行严格的能源消耗管理,节能节电,控制能源消耗。企业要严格去除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国家要制定严格的针对能源消耗的管理条例,加强对工业企业的耗能检测与考核。二是寻求新能源、清洁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也就是要寻求科技进步、技术創新。

参考文献:

[1]  曾宪奎.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J].当代经济管理,2019,(4).

[2]  刘尚希,等.降成本:2019年的调查与分析[J].财政研究,2019,(15).

[责任编辑 文 峰]

收稿日期:2020-03-26

作者简介:李乐琳(1999-),女,四川眉山人,学生,从事经济学研究(指导教师:范思)。

猜你喜欢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质量发展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尔的影响
学习习近平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扎实推进淮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