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铸造发展史(第二卷)》
2020-12-30
中国铸造协会 组编 本卷主编 田长浒
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2020.1
285.00元(平装) 315.00元(精装)
田长浒
四川大学教授,冶金铸造史资深专家,“全国铸造行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中国金属技术史和铸造史研究方面卓有建树。著作包括《中国金属技术史》《中国铸造技术史?古代卷》《中国机械史?冶金卷》等。
本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铸造发展史”系列丛书的第二卷,获2019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其内容对应我国铸造历史发展的近代时期,详细描绘了我国近代铸造的产生背景和曲折历程,深刻剖析了我国近代社会铸造业由盛转衰进而落伍的原因,首次提出铸造持续发展的前途在于规律化、规格化、规模化这一科学论断。在大力搜集各个地区近代铸造业资料的基础上,精心梳理了地方的近代铸造史,并以专题形式介绍了整体落后大背景下我国近代铸造业发展中闪光点。
中国近代铸造落伍的原因分析
在“青铜时代”,绝大部分农业生产工具由石器制成,青铜并未大量用于生产。进入“铁器时代”,农具、工具大量地采用了铁制品。以耕田来说,西汉用牛耕和铁犁相结合而取代了“刀耕火种”,一人一牛,每天可耕种7亩地。西汉时,农业劳动力耕种土地基本上和西周差不多,但产量却翻了番。战国初期,一个农民可养活5个人。到了战国晚期,则“中农食七人”(《荀子》),即一个农民可养活7个人。到汉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西汉人口达5959万人(《汉书·地理志》),以人均口粮500斤计,则粮食年产量达300亿斤。“强汉盛唐”之所以“强”和“盛”是由于有坚实的农业基础,而打下这个坚实基础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铁制农具和工具。可锻铸铁的农具和工具又是铁制的先进工具,对提高当时社会生产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南北朝以后,这项技术在中国逐渐失传,原因之一是没有从本质上、原理上认识可锻铸铁团状石墨的结晶。西方在较晚的年代从微观上认识了可锻铸铁,1670年,英国人鲁伯特获得专利,之后法国人、美国人相继在理论上、工艺上研究成功,可锻铸铁走上大生产的道路。中国在20世纪中期又从西方引进了这项技术。
中国古代“技术科学”的特点是十分着重于生产实践和直接经验,注重工艺方法、工艺过程和实际操作的效益,而较少地对它们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规律性探索,没有以原理、定律的形式来表达自然知识和把定量关系上升到理性阶段。这虽然比较有效地,也很直接地推动了当时的生产力,却不能取得科学理论的重大进展和某些突破。当然,古代实用的“技术科学”对推动当时社会生产力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促进了技术进步,也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资料,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探索的新课题。但是,古代的“技术科学”重经验而轻分析,重效益而轻探索,中国古代的“技术科学”长期处在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在长达约两千年的“青铜时代”和后继长约两千年的“铁器时代”,人们都只能从宏观上观察并使用青铜和铸铁。观察到青铜的成分变化,并发现其性能的变化,进而总结出不同用途的“六齐”;人们也逐渐了解到硬度均很低的铜和锡,配制成青铜合金以后,其强度和硬度均有了大幅度提高;人们还发现硬脆的白口铸铁经退火柔化处理后变得强度高、韧性好,适合做农具和工具。这些都对当时的社会生产力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人们无法从微观上来概括宏观的规律性,从而上升到原理、定律。这个特点就决定了中国古代的技术教育也长期处于低水平。中国古代出现了大量有特殊才能的工匠,如吴越著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其铸剑水平曾被赞叹为“陆斩犀兕,水截蛟龙”;汉代丁缓善制作的铜制九层博山香炉被誉为一绝;明代张鸣岐善制铜手炉,炉中炭虽炽甚,而炉体不过热,时称“张炉”。在金属加工领域,中国古代培养出了成百上千技艺精湛的工艺家,却没有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深入理论的工程师、科学家。古代教育家(如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的思想强调全面发展,特别是求知与求能的辩证统一,以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些教合理论一直影响后世。隋唐开科取士,以后“八股”盛行,使中国教育经历了曲折道路。中国数千年文明史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的教育家和教育理论,却没有出现著名的工程技术教育专家和技术教育理论。中国上下几千年,虽有千千万万无以伦比的精美工程技术产物,却少有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实际技术的工程技术专著。到了现代,20世纪中期以来,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要求工程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
中国古代传统的农、醫、天、算和生产技术五大领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农、医、天、算四大学科和生产技术是紧密相连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是,既带有某些神秘色彩的唯心主义成分,又带有明显的实用性。在“青铜时代”前期,由于很多技术的推广、使用,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与农业生产有密切关系的医、天、算等也有了相应的发展,但这些都还只是经验的积累时期,仅属于感性认识阶段,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不能达到理性认识阶段,与此同时,具有朴素辩证思想的“阴阳”“五行”“八卦”等学说兴起而发展起来,它对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多的影响。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形成的明显特点是“技术科学”的实用性。“技术科学”是以技术客体为认识目标,以人工、自然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规律性的技术理论,给出工程技术有效的工艺方法,以指导生产。中国古代所形成的“技术科学”虽不完整,但都是一种实用科学,是还没有与技术分化的知识形态,以实用性为特征。古代“技术科学”和包含一定主观臆断成分在内的自然哲学共同组成了古代自然科学体系,在相当漫长的年代里,实用的“技术科学”对当时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铸造一直相伴而行。铸造既是一个独立的行业,也可以和相近的行业结合成一个“组合体”,比如,冶铸中的“铸”作为冶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其他热加工工艺组合起来——铸锻、铸焊。中国古代铸造有许多文献资料、精美铸件,本应随着时代的步伐同步前进,但历史告诉我们:中国的铸造业不是呈直线形上升的,而是呈波浪形的,起起伏伏,直到“近代社会”,呈现出拐点,降到了低谷。为了究明其原因,探讨其动向,本章试图从多重视野来分析论证。
在本章尚未分析论证之前,应该讨论分析古代社会与近代社会有哪些不同之处。应该解释“什么是近代社会?”“近代社会有哪些特征?”“西方和中国近代社会有什么不同?”。
西方(主要是欧洲)的历史学者认为,“近代社会”主要指资本主义世界史的“近代社会”的历史时期,其起始点一般认为是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而终止点为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840年到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前,为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第二阶段是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到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帝国主义形成时期。近代社会是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一个中间过渡阶段,各个国家有各自的特点,有不同的时间段,当然也有各自的特征。
在世界众多的国家中,有完整的“古代—近代—现代”这样三段式的国家并不多,中国可以说是有相当完整历史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社会转型有着独特的原因。那么促进社会转型的动力是什么?关于答案,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许多学者认为,只有生产力的进步才是社会生产的真正动力,所以近代社会有其自身的内涵。从西方学者的观点来说,近代社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政治上国家体制发生改变,如以国家权力取代君主权力。
第二,经济上由自然经济转变为商品经济。
第三,法治上由君主特权转变为国家至上。
第四,人权上权力由君主转向人民,而人民的地位由服务于君主的臣民转变成为享有人权的公民。
反观中国历史进程,其没有西方国家(以欧洲为主)的那些运动与活动等一系列标志性的内容,在与西方相同的时间内,既没有“改朝”,也没有“换代”。进入20世纪初,中国仍然是封建统治,直至辛亥革命成功,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才被推翻。雖然有一系列的变化,封建社会的阴影依然若明若暗地笼罩在中华大地上(如袁世凯称帝、伪满洲皇帝等)。之后,中国共产党推翻了旧中国,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从此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历史学的角度,“近代社会”的切入点是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从完全的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这个时间点前后,中国的国家性质就发生了变化。
以上就是本卷的时代背景,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才开始讨论“中国有辉煌的古代文明却在近代发展缓慢”的原因与根源,并就此提出一些论点,以期引起“学术讨论”,使这些新的论点能够进一步深化,从而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