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抗生素是首选药
2020-12-30
猩红热是一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由A群溶血性链球菌引起。这种细菌会产生一种毒素,可引起鲜艳的猩红色皮疹,因此这种疾病被形象地称为猩红热。
易感人群 :
猩红热和链球菌咽喉炎一样,儿童比成人更常见,最常见于5~15岁的孩子。
全年可发病,冬春季多见。
主要症状:
身上出现猩红色的皮疹,同时有发热、咽痛的表现,舌头通常呈鲜红色,上有小突起,被形象地称为“草莓舌”。
病程:
猩红热病情轻重可因人体反应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多表现为轻症。
典型的临床症状分为4个时期:
1.潜伏期 一般为2~5天,这一时期细菌在鼻咽部繁殖,多数人无症状,但已具有传染性。
2.前驱期 为1天左右,表现为突然畏寒、咽痛、发热,体温达38~40℃,出现草莓舌。
3.出疹期 大多在发病24~48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为红色细小皮疹,皮肤看起来像砂纸一样。皮疹通常开始于颈部和腋窝,然后擴散至全身。疹子没有痒感。
4.恢复期 发病一周左右开始出现皮肤脱屑,皮肤脱屑症状可能会持续几周,因人而异。猩红热的皮疹消退后,一般不留疤痕。
传染途径:
以飞沫传染为主。
检查手段:
快速链球菌检测。
治疗:
● 抗生素是对因治疗的首选。应用抗生素的目的除了迅速消灭病原菌外,还能预防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并发症,比如急性风湿热。
●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首选,比如阿莫西林;如果对青霉素过敏,可选择其他抗生素,比如头孢类抗生素,或者克林霉素。
● 一旦开始服用医生开具的抗生素,就一定要遵医嘱按疗程服用,比如用阿莫西林来治疗猩红热,需要服用10天,不能因为烧退了、疹子退了,就提前停用抗生素。
● 针对发热、咽痛,可以选择儿童剂型的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居家护理:
● 患猩红热的孩子需要居家隔离,直到病情好转,不再发热。
● 足量抗生素治疗24小时后,一般不再具有传染性。
● 其他人接触患病孩子时要戴口罩。
● 房间要勤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 孩子的餐具、玩具等均应消毒。
预防:
目前没有预防猩红热的疫苗,预防上以生活预防为主,如勤洗手、做好隔离等 。